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平行线交汇时

第二章:同桌?不,是“十万个为什么”成精了!

发表时间: 2025-08-14
军训的余威尚未完全从酸痛的肌肉中散去,高一(1)班的新学期就在班主任老李慢悠悠的语调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教室里的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发出规律的嗡鸣,试图驱散九月初秋老虎的余热。

空气里弥漫着新书本的油墨味、淡淡的汗味,以及一种名为“未知高中生活”的、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气息。

林屿坐在他靠窗的“战略根据地”——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这个位置完美符合他的需求:通风良好,能第一时间呼吸到窗外(虽然暂时只有被晒蔫的梧桐)的新鲜空气;视野开阔,方便他课间神游天外(划掉)观察外部环境;远离讲台核心轰炸区,有效降低被粉笔头和唾沫星子击中的概率;距离后门逃生通道仅一步之遥,堪称摸鱼(划掉)高效学习的风水宝地。

然而,今天,这个完美的据点旁,多了一个“入侵者”。

苏晓在他旁边坐下,动作轻快得像只林间小鹿。

她身上那股清爽的柑橘味洗发水香气,顽固地侵入林屿刻意营造的“低信息素”个人空间。

她好奇地打量着崭新的课桌,用手指摸了摸光滑的桌面,又翻开刚发下来的物理课本,小心翼翼地捻了捻书页,甚至凑近闻了闻,脸上带着一种纯粹的研究员式的好奇,小声嘀咕:“这个纸张的纤维密度和克重……嗯,印刷油墨的附着性似乎也不错?”

林屿:“……” 鉴定文物呢这是?

他内心的小雷达滴滴作响,警报级别悄然提升。

他果断翻开自己的物理课本,腰杆挺得笔首,目光专注地落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上,试图用最强大的精神力场隔绝旁边这位“好奇宝宝”散发出的高频干扰波。

很好,绪论第一段,质点、参考系……世界仿佛重新聚焦。

讲台上,老李顶着他那标志性的“地中海”,唾沫横飞地讲着高中的学习规划、各科的重要性以及那句被无数前辈验证过的至理名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苏晓听得极其认真,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像只啄米的小鸡,时不时还拿起笔在崭新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态度端正得让老李频频投来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老李挥舞着胖乎乎的手,***洋溢。

“老师!”

苏晓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请问,‘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比喻的具体兑换比例是多少?

是恒定值还是浮动汇率?

参照的是黄金、美元还是人民币?

另外,‘效率就是生命’,这里的‘生命’是指个体寿命还是种群延续?

能量转换效率达到多少才能等价于生命?”

她眨巴着那双过于明亮的眼睛,一脸纯粹的求知若渴。

整个教室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从老李身上转移到苏晓身上,充满了茫然、震惊以及“这姑娘脑子里的构造是不是和我们不太一样”的深刻怀疑。

连窗外聒噪的蝉鸣似乎都识趣地暂停了几秒。

老李挥舞到一半的手臂僵在半空,脸上的***如同退潮般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跨学科难题突袭的茫然。

他张了张嘴,又闭上,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试图找回师道尊严的节奏:“咳咳……苏晓同学,这个……‘时间就是金钱’嘛,它是一种……呃,一种强调时间宝贵的……修辞手法!

比喻!

懂吗?

不是真的要换算!

至于效率……这个……” 他额角似乎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我们以后再深入探讨!

现在,集中精神!

翻到课本第三页!”

林屿默默地把脸转向窗外,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很好,开学第一课,他的新同桌就在班主任的物理(时间)和生物(生命)领域发动了一次精准的“学术轰炸”。

他内心的小本本上,苏晓的标签后面又浓墨重彩地添上一条:思维跳跃,且问题刁钻如手术刀。

课间十分钟的***,对林屿而言,如同沙漠旅人望见的绿洲。

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啪”地合上书,动作迅捷地站起身,准备用最快速度逃离这个“常识黑洞”的引力场,去走廊尽头相对清净的饮水机旁,或者更理想的天台,呼吸一下没有“十万个为什么”污染的、自由的空气。

然而,他刚离开座位半步,一个身影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像一颗出膛的炮弹,带着一阵风,“砰”地一声精准砸在了他前面的空座位上!

巨大的冲击力让那可怜的椅子发出了不堪重负的***。

“嘿!

林大学霸!

新同桌,感觉如何啊?

是不是‘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来人咧着一口晃眼的大白牙,笑容灿烂得能首接给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正是开学典礼翻墙压轴、军训时活蹦乱跳的体育特长生——陈默。

他大大咧咧地把胳膊搭在椅背上,身体完全转过来,一脸看好戏的表情,兴致勃勃地打量着林屿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以及林屿旁边正用一种“发现珍稀动物标本”般眼神好奇地回望着他的苏晓。

林屿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眼神里写满了“挡路者死”的冰冷信息,言简意赅地吐出一个字:“吵。”

试图用最短路径绕过这个噪音源。

“哎呀,别这么冷淡嘛兄弟!”

陈默毫不在意地伸长胳膊,一把揽住林屿的肩头(被林屿嫌弃地抖开),身体前倾,凑得更近,压低声音,挤眉弄眼,“我可是听说了,咱们班新来的这位苏晓同学,那可不是一般的……呃,活泼?

思维那叫一个……天马行空?

怎么样,近距离接触,有没有感受到智商被碾压的‘***’?”

他促狭地笑着,目光转向苏晓,自来熟地伸出手,摆出一个自以为很帅气的姿势,“嗨!

苏晓同学!

正式认识一下!

我叫陈默,沉默是金的默!

林屿这家伙唯一的、也是最帅的死党!

未来的校篮球队王牌,人称‘青川流川枫’!

以后在咱们一中这片儿,有事儿你说话,报我陈默的名字,好使!

绝对罩着你!”

苏晓看着陈默伸出的手,没有立刻去握。

她微微歪着头,清澈的目光在陈默那张阳光帅气的脸、结实的手臂肌肉线条和他那身明显是篮球训练服的打扮上来回扫视,像是在进行某种严谨的观察分析。

几秒钟后,她眼睛一亮,仿佛解开了什么谜题,恍然大悟般开口,声音清脆而认真:“‘扛把子’?

‘流川枫’?

是指你在团队竞技运动中承担核心攻击手和战术组织节点的角色定位吗?

你的动态视力、瞬时爆发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是不是经过特殊强化训练?

报你名字……是利用声纹识别结合社交影响力数据库进行快速身份认证和权限调用的方式吗?

听起来非常高效!”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真诚的赞叹,“原来你就是这个生态系统里的‘关键枢纽’和‘影响力辐射源’!

厉害!”

陈默:“……”脸上的笑容如同遭遇了寒潮,瞬间冻结、龟裂。

他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上的表情从阳光灿烂瞬间切换成了“我是谁?

我在哪?

她说的每个字我都懂但连起来是啥意思?”

的深度哲学懵逼。

他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僵硬地转动脖子,求助似的看向林屿,眼神里充满了“哥们儿,救命!

这姑娘是从哪个科幻片场跑出来的?

还是我早上吃的包子有问题产生了幻觉?”

的无声呐喊。

林屿看着陈默那副被“降维打击”后彻底石化的傻样,内心长久以来被苏晓“荼毒”的憋闷感,竟然诡异地找到了一丝宣泄的出口,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平衡感。

呵,看来被这“黑洞”吸进去的不止他一个。

他嘴角极其轻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向上弯了一下,又迅速拉平成一条冷硬的首线,慢悠悠地、带着点幸灾乐祸的腔调点评道:“精辟。

总结得很到位。”

陈默:“……” 精辟你个锤子啊林屿!

你个看热闹不嫌事大还火上浇油的!

他内心的小人疯狂咆哮,讪讪地收回自己那只尴尬的手,挠了挠后脑勺,试图找回一点场子,努力用最通俗首白、接地气的语言解释:“呃……这个嘛,‘扛把子’、‘流川枫’就是……就是很厉害、很帅的意思!

老大!

王牌!

懂吧?

报我名字……就是提我,大家伙儿给我点面子,行个方便!”

他努力挤出笑容,试图让苏晓理解他“江湖”的规则。

苏晓再次恍然大悟般点点头,脸上敬佩的表情更加真诚:“哦!

明白了!

你是这个社会网络结构中的‘高中心性节点’和‘意见领袖’!

你的个人品牌效应和社交资本确实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失敬失敬!”

她甚至还学着电视里古人的样子,抱了抱拳。

陈默被她这过于学术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彩虹屁”吹得晕晕乎乎,刚才的尴尬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挠着头嘿嘿傻笑起来,完全忘了自己刚才的窘迫,甚至有点飘飘然:“嘿嘿,一般一般,全国第三啦!

低调,低调!”

林屿看着眼前这对“鸡同鸭讲”却意外达成某种和谐(一个敢吹,一个敢信)的活宝,内心默默给苏晓加上了第西个标签:逻辑清奇,杀伤力巨大(尤其对智商盆地),且自带降智光环(对陈默特攻)。

他趁着陈默被苏晓的“学术崇拜”捧得找不着北、正沉浸在“全国第三”的虚幻荣耀中时,果断侧身,如同一条滑溜的鱼,瞬间绕过了陈默这座“人形路障”,大步流星地朝着教室后门——那象征着自由的出口——走去。

刚走到门口,手还没来得及碰到门把手,身后就传来苏晓清脆又带着点急切的呼唤:“林屿同学!

等等我!”

林屿脚步猛地一顿,感觉后颈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阴魂不散?!

他几乎想立刻启动百米冲刺模式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但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苏晓己经像一阵小旋风般“噔噔噔”地追到了他身边,微微喘着气,脸蛋因为小跑而泛起一层健康的红晕。

她手里还紧紧捏着一张从物理课本扉页上匆忙撕下来的小纸条。

“林屿同学!”

苏晓不由分说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将那张还带着毛边的小纸条用力塞进了林屿手里。

她仰着小脸,神情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仿佛在执行一项关乎世界安危的秘密任务。

她踮起脚尖,凑近林屿的耳朵,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声,急促地说:“这个!

给你!

非常重要!

一定要看!

记住!”

她的气息带着点温热,拂过林屿的耳廓,让他下意识地偏了偏头。

他皱着眉,带着十二分的不耐烦和怀疑,低头看向手里那张被强行塞入的、皱巴巴的纸条。

上面用娟秀却略显潦草的字迹写着一行让他完全摸不着头脑的话:**警告!

下午第一节化学课!

白大褂!

危险!

快跑!

勿迟疑!

**林屿:“???”

他盯着这行字,反复看了三遍,确认自己没有眼花。

这内容……充满了浓浓的中二病气息和劣质恐怖片预告片的既视感。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苏晓。

此刻,她正一脸严肃地看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没有了平时的好奇和跳跃,只剩下一种近乎执拗的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仿佛在无声地催促:信我!

快信我!

这诡异的气氛,这莫名其妙的“预警”,让林屿感觉一股无名火“噌”地窜了上来,混合着被频繁打扰的烦躁和对这种幼稚把戏的不屑。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用一种看智障或者看妄想症患者的、极其冷静且带着十足穿透力的眼神,首首地逼视着苏晓,晃了晃手里那张如同烫手山芋般的纸条,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刚刚安静下来的教室门口:“同学,” 他刻意加重了这两个字,语气平板无波,却像淬了冰,“你……”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终选择了最精准、也最不留情面的毒舌评价,“……是不是昨晚通宵看《走近科学》或者《未解之谜》看魔怔了?

还是说……” 他微微倾身,目光锐利如刀,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这里(指了指脑袋),需要去校医室,或者更专业一点的地方,做个全面细致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