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卷谜影夜色渐深,窗外的梧桐树影在清冷月光下斑驳陆离。
林烁皱着眉,摊开那卷泛黄的古卷,手指在密密麻麻的篆字间缓慢滑动。
苏遥坐在他身侧,双眸紧盯着字迹,呼吸屏住,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你看这段……”苏遥指着其中一行,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颤抖,“‘岁在癸巳,东域有星坠,星火掠城,云龙泣血。
’癸巳年……正好是今年。”
林烁点头,眉宇间的阴影更浓。
癸巳年,东域星坠。
两个月前,东江城上空罕见陨石坠落,火光蔓延数里,目击者无数。
那场流星雨,城中不少人还记忆犹新。
彼时的新闻标题正是“东江上空陨石雨”,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切早在千年前的古卷中便有记载。
“这不止是巧合。”
林烁的声音沙哑。
苏遥轻轻点头,手里攥着的笔微微颤抖。
她自小跟随父亲研究古籍,见多了传说与现实的错位,但这次,古卷中的预言与现实事件的吻合程度,远超她以往所见。
“还有这里,”林烁继续往下读,“‘星火之后,云龙悲鸣,赤色之水自天垂落,命运之环初现裂痕。
’”苏遥的眼神变得凝重:“‘赤色之水’,那是……上周江水变红的事?”
林烁点头:“上周凌晨,东江河段突然泛红,环保部门调查后归因于藻类爆发,可这实在太巧了。
‘云龙’,东江城的别称就是‘云龙城’。”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紧张。
古卷中记载的“命运之环”,他们尚未完全理解,但那些诡异的吻合,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苏遥轻声说:“你不觉得,这像是某种警告吗?
古卷里说,‘命运之环初现裂痕’,难道……是指我们所处的时代会发生什么无法逆转的变故?”
林烁沉默片刻,目光在烛光下闪烁。
他回忆起古卷被发现的情景。
那是在一座废弃道观的地下一层,卷轴被尘封在漆黑的石匣中。
外层还有复杂的封印,若不是他和苏遥偶然间破译了机关,这段预言或许还会在黑暗中沉睡百年。
“我们必须弄清楚‘命运之环’到底是什么。”
林烁坚定地说。
苏遥翻开桌上的笔记本,把古卷的每一句话都逐行誊写,再一一对应现实中发生的事件。
“这里提到‘三日内,赤鸦鸣,环将裂,凡人梦醒,天机可窥’。”
苏遥指着最新翻译的一行,语气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与不安。
“‘赤鸦’,会不会是指红鸦?
最近城区里出现了不少罕见的红嘴鸦。”
林烁点头:“如果按照这个推算,所谓的‘环将裂’,就在三日之后。”
两人陷入长久的沉默。
外面的风吹动树叶,发出细微的响声。
林烁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声音带着一丝颤音:“苏遥,如果这些预言都是真的……我们是不是也被卷进‘命运之环’里了?”
苏遥侧头看他,眼中浮现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也许,从我们打开古卷那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就己经开始转动。”
林烁忽然想起古卷封印上的那句铭文:“窥环者,必受其累。”
他后背一阵发凉。
“我们要不要告诉别人?”
林烁低声问。
苏遥摇头:“没人会相信的。
而且,如果真如古卷所说,‘天机可窥者,必惹天谴’,我们贸然泄露,恐怕会招来更大的麻烦。”
林烁沉默良久,终于点头。
屋内的烛光摇曳,映照着两张因思索而显得苍白的面庞。
苏遥翻看着古卷,指尖无意间触到一处隐秘的夹层,那里似乎有些微微的凸起。
她小心地拨开,竟发现里面藏着一片薄如蝉翼的金箔,上面用细如发丝的文字写着:“环有裂,天有变,破局者,须以血为印。”
苏遥屏住呼吸,将金箔递给林烁。
林烁接过,仔细辨认着那几行小字,脸色愈发凝重:“看来,破解命运之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苏遥苦笑一声:“或许我们己经没有退路了。”
林烁望着窗外夜色,心头浮现出一连串未解的谜题:古卷的作者是谁?
为什么千年前便能预言现今的灾难?
“命运之环”究竟是什么?
而破局者,又会是谁?
忽然,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林烁和苏遥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警惕。
苏遥压低声音道:“会不会是……”林烁点头示意她小心,从抽屉里摸出一把匕首,悄悄靠近门口。
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林烁,是我,韩远!”
林烁松了口气,打开门,韩远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脸色比外面夜色还要苍白。
“你们……你们看到新闻了吗?”
韩远的声音发颤,“刚才市中心广场,有人拍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光环!”
苏遥和林烁几乎是同时起身,心跳加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光环?”
苏遥反复确认。
韩远拼命点头,把手机递到他们面前。
屏幕上,是一段模糊的视频:夜空中,一道巨大的银色光环缓缓旋转,周围云层翻涌,宛如神迹。
林烁的手指一阵冰凉,脑海中“命运之环”的字样挥之不去。
“天机己现。”
苏遥喃喃自语,声音几不可闻。
三人围坐在灯下,古卷摊在桌面,金箔在烛光下泛着幽幽冷光。
命运的齿轮己悄然启动,而环上的裂痕,也许己经无法弥合。
窗外的夜色愈加幽深,仿佛潜藏着无数未知的谜团。
林烁下意识地握紧了金箔,心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命运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