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锦川毕竟是读过很多小说的文艺青年,大学的专业又是汉语言文学,休息的这几日,从小竹的嘴里七七八八己经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大致。
她问东问西,惹的小竹疑惑连连,总说小川姐姐被撞到脑袋后奇奇怪怪的,还私下里跟小青说,要不要偷偷去亭边烧点香火供奉鬼神,以为小川是撞邪了。
小青小竹住在西厢房的第二间,韩锦川住在西厢房的末一间,另一张床空着,说是侯夫人的妹妹偶尔下山来,随身侍女会暂住在这个房间里。
初七一整天,院子中忙里忙外,不断有食盒衣物放到马车上,韩锦川被告知第二日要随小姐去紫烟观上香,顺便看望姨母。
她不像别的穿越者那般着急忙慌的寻找回去的方法,既来之,则安之,总要努力适应,想办法生存下去。
侯府小姐梁浅宜待她们极好,韩锦川这个小丫鬟不光不用受气,反而不必为三餐发愁,想着在这侯府里暂时落脚是没问题的。
等她摸清了路数,再想办法赚点银子,将来出去社会走走,也算是见识。
初八这日一大早,小青小竹扶着小姐上了马车,韩锦川紧跟着也坐了上去,侯府的马车自然是宽敞的,陪着小姐说说话,权当是解闷儿。
小姐关切地问她,身子好利索了没,韩锦川回道己经好很多了,又谢过小姐这几日差小青送过来的药膏,小姐才放下心来。
韩锦川想着这个小姐倒是心善极了,不免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
马车旁边跟着两个粗使嬷嬷,后边跟着十几个家仆,前往紫烟观的路程并不远,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听小竹说,侯夫人的亲妹妹,也就是小姐的姨母,自幼体弱多病,因是父母老来得女,家中兄姐与她年岁差的颇大,百般珍爱,却总是生病。
勉强养到十一岁时,有一云游西方的道人说,这位姨母若得三清庇护,肯定无需汤药且病除,于是家中便寻了紫烟观,送她来清修。
本以为清修几年,下山再议亲,可这位姨母性格内向寡淡,并无成亲之意,身体强健了不少,家里也心疼她,便不再逼着她出道观,带发修行至今,己然二十二岁了。
紫烟观在半山腰间,周围种了一片竹林,有侍女来迎,她认得小川,亲切的跟她招呼,小川只能微笑点头。
小姐一路往观中走,一路问询姨母近来可好,侍女一一回应。
进入厅中,韩锦川见到一位身穿素衣的女子,面容姣好,虽是道观素衣,也难掩清丽。
这便是小姐的姨母姜嫣,虽己经过了议亲的年纪,在这个世界成为“剩女”了,但韩锦川并不觉她老,只是稍比小姐成熟有风韵些。
毕竟韩锦川穿越前,己经二十五岁了,姜姨母比她还小几岁呢。
小姐梁浅宜见到姨母十分欢喜,又嗔怪姨母不肯下山,母亲时时挂念姨母等等,姜嫣只道自己习惯了山中的日子,侍奉三清,使人心静。
韩锦川和小青小竹把带来的食盒一一拿进厅中,小竹活泼,笑着说道:“姜娘子,这些都是小姐亲自挑选的果子,恐山上清苦,多带些茶食您尝尝”。
姜嫣拍着梁浅宜的手,温和的笑,赞她有心了,还说小竹这孩子越大越活泼,嘴也甜的很。
小竹乖巧的说,她和小青年幼时多亏姜娘子取名,想着每个月来看望娘子,心里也是欢喜的。
韩锦川这才明白过来,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离心无远近,常在玉京悬。
好一个超尘脱俗的女子。
小竹说过,是姜姨母在侯府暂住时,见她和小青玉雪可爱,便为她俩取了名字,之后她们才到了小姐身边伺候。
想来这位姨母,虽然看着清冷,却是很心善的。
她不禁想起追过的一部剧,里面有个恶毒姨母,天上下雨她都得捞几碗回家煮茶吃,不是到处打秋风,就是嘴上阴阳怪气,大约不是所有姨母都是那样的。
想来自己运气还不错,所遇之人都是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