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水浒传》无疑是一部璀璨的明珠,其以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与英雄们的豪情壮志。
然而,在这众多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天降石碑”一事却历来饱受争议,被不少学者和读者视为宋江等人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一事件,揭示其背后的重重疑点。
一、引言:历史与文学中的“天命神授”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利用“天命神授”来巩固统治或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案例。
如陈胜吴广往鱼肚子里塞字条,宣称“大楚兴,陈胜王”,以此激发民众起义的热情;又如刘福通的独眼石人,作为红巾军起义的象征,传递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预言。
这些做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政治动员手段。
在《水浒传》中,宋江等梁山好汉同样面临着如何在草莽之中站稳脚跟、安抚手下众多如狼似虎的兄弟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降石碑”的出现,无疑为宋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用以强化自己的权威,巩固在梁山的地位。
二、“天降石碑”事件回顾在《水浒传》中,天降石碑的情节发生在宋江成为梁山泊之主后不久。
据书中描述,宋江在罗天大醮的祭祀仪式上,通过公孙胜等道士的法术,从地下掘出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名,恰好对应着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
宋江随即以此为依据,确定了众人的座次和星号,一时间,梁山上下无不欢呼雀跃,视自己为天选之人。
然而,这一看似神奇的事件,却隐藏着诸多疑点,让人不禁怀疑其真实性。
三、疑点重重:天降石碑的骗局分析1. 提前出场的天机星在原著第42回中,宋江接父亲上山时被官府追捕,幸得九天玄女娘娘相助,躲过了追兵,并传授其三卷天书。
玄女娘娘还特别嘱咐宋江,天书只能与天机星一起观看。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宋江回去后,首接就把天书给吴用看了。
此时,距离天降石碑还早,108将都还没凑齐,宋江是怎么知道天机星就是吴用的呢?
这一情节无疑为“天降石碑”是宋江骗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试想,如果九天玄女和天机星的说法真是天命所归,那宋江又怎么可能在众人尚未齐聚之时,就提前知道了天机星的身份?
显然,这只能是宋江为了后续的骗局而提前做的铺垫。
2. 论“托儿”的重要性石碑上的天书谁也看不懂,这无疑增加了事件的神秘感和权威性。
然而,如果真的谁都看不懂,那天降石碑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关键时刻,一个名叫“何玄通”的道士站了出来,声称自己能看懂天书,并顺利地将石碑上的文字翻译了出来。
这一情节看似合理,实则疑点重重。
首先,何道士的身份就十分可疑。
他为何能在大宋众多道士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能看懂天书的人?
其次,宋江又凭什么相信一个陌生人?
难道他就不怕何道士翻译出的内容与他的预期不符吗?
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何道士的出现完全是宋江为了骗局而精心安排的一个“托儿”。
他通过制造一个无人能解的天书谜团,再安排一个“神秘道士”来解开这个谜团,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天降石碑的权威性。
3. 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石碑上刻有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八个字,历来被视为梁山好汉的座右铭。
然而,仔细推敲却不难发现,这八个字与宋江的招安思想不谋而合。
在整个《水浒传》中,只有一心招安的宋江提出过这八个字。
如果说这真的是天命所归,那老天爷为何只对梁山提这八个字,而不对方腊等其他反贼提呢?
这一疑点无疑进一步揭示了天降石碑的骗局性质。
宋江通过将自己的思想灌输到石碑之中,巧妙地利用天命神授的幌子,将自己的招安思想强加给了梁山众兄弟。
4. 当众宣读石碑内容天书内容本来属于绝对机密,如果其中有骂宋江和梁山的话,或者坐第一把交椅的是卢俊义,那不就尴尬了吗?
然而,宋江却偏偏自信地让何道士当众宣读石碑内容。
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暴露了天降石碑的骗局性质。
试想,如果石碑上的内容真的是天命所归,那宋江又何必担心其内容呢?
他完全可以私下里让何道士翻译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
然而,他却选择了当众宣读的方式,这只能说明他早就知道了石碑上的内容,并且对其充满了自信。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方式,将石碑的权威性进一步固化在了众兄弟的心中。
5. 108将排名的问题如果说天降石碑真的是天命所归,那老天爷恐怕也是宋江“肚里的蛔虫”。
在108将的排名中,鲁智深作为二龙山的领袖,其影响力和实力都不容小觑。
然而,他却仅仅排在了第13位,而排在前12的人中,除了公孙胜外,几乎是清一色的招安派。
这一排名无疑与鲁智深在梁山的地位和影响力极不相符。
更令人费解的是,二龙山作为反招安最激烈的派系之一,其领袖却排在了招安派的后面。
这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吗?
显然不是。
这只能是宋江为了巩固自己的招安思想,而对108将的排名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和安排。
西、宋江策划骗局的动机与手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基本断定“天降石碑”就是宋江等人精心谋划的一场骗局。
那么,宋江为何要策划这样一场骗局呢?
其动机和手段又是什么呢?
1. 动机分析宋江策划天降石碑的骗局,其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梁山的地位。
在晁盖死后,宋江虽然成为了梁山泊之主,但其地位却并非稳如泰山。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需要一种超越人力、具有神秘色彩的力量来支持自己。
天降石碑的出现,无疑为他提供了这样一种力量。
二是为了推动招安思想的传播。
宋江一心想要招安,但梁山上的兄弟们却并非都与他同心同德。
为了推动招安思想的传播,他需要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手段来说服众人。
天降石碑上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八个字,无疑为他提供了这样一种手段。
2. 手段分析宋江策划天降石碑的骗局,其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造神秘感。
通过九天玄女娘娘传授天书、公孙胜等道士行法掘碑等情节,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二是利用“托儿”。
通过安排何道士等“托儿”来解开天书谜团,进一步巩固了天降石碑的权威性。
三是巧妙安排排名。
通过精心调整108将的排名,将招安派放在前面,反招安派放在后面,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招安思想的传播。
“天降石碑”作为《水浒传》中的一大谜团,其背后的骗局性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
一方面,它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
在梁山这个小小的草莽世界中,宋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推动招安思想的传播,不惜精心策划一场骗局来蒙蔽众人。
另一方面,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的能力。
在面对看似神奇、不可思议的事件时,我们不能盲目相信、随波逐流,而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