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的余音还在飘荡,炸酱面的香气和锅巴虾仁的混合气流盘旋在林家老房子的每一个角落。
林太太还在收拾碗筷,林老板端着茶杯坐镇电视正前方,脸上挂着懒洋洋的笑,林呱呱则一边吸着剩下的面条一边刷着手机,嘴里时不时发出“嗯哼”或“哎呀”之类的低声感叹。
“妈,今晚我带大家去楼下拉个群!”
林团子忽然一拍桌子,差点把林老板刚续上的茶晃出来半杯。
“拉什么群?”
林太太停下手里的碗筷,眉毛一挑。
“邻居群!
现在所有小区都流行,活动可多了!”
林团子眼里冒着兴奋的光,“今晚有个什么‘社区读书会’,咱家出击,保证新鲜好玩。”
她的声音像刚出锅的小笼包,一戳就冒气。
林老板凉凉瞥了她一眼:“你这是要在本楼道再制造点‘团子的名场面’?”
林团子立刻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不不,这次我是来团结大家,咱林家要有点存在感嘛!”
林呱呱放下筷子,搓了搓手:“上回你去业委会说要搞‘环保志愿者’,结果人家楼长差点让你清理垃圾站。
你确定这是‘社交活动’?”
林豆豆一首没发声,慢条斯理地喝着盐汽水,突然悠悠补刀:“团结是好的,可别把别人团结进你的小实验里。”
林团子根本没被击退,自信满满拽起林呱呱的手臂:“哥,今晚你必须去,设计师不是最会社交的吗?
豆豆姐,你也要来,万一大家聊到书,你能稳住场面。”
林豆豆淡淡答道:“我只负责在群里潜水。”
林太太微微叹气,放下手里的锅铲:“你们折腾吧,别闹出新闻。”
林老板大手一挥:“佛系老爹就当小区观察员,看看你们怎么把邻居搅浑水。”
晚饭过后,林团子像酝酿大事件一样,给每个人分配了任务——林呱呱负责负责“氛围搞笑”,林豆豆负责“文字支援”,林老板负责“打酱油微笑”,林太太则被安排“美食诱饵”。
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军楼下社区活动室。
活动室里己经聚集了不少邻居。
林团子眼疾手快,带头扑到主持桌旁,自来熟地跟志愿者打着招呼,还顺手把家里的酱牛肉和泡菜递了过去。
“大家尝尝,我妈做的,团结美食!”
老宋头盯着泡菜筒看了两秒,啧啧两下:“你们家这闺女,见天儿新鲜事,一会儿别又闹哪出啊!”
林呱呱见状,立刻开场:“别怕,我们家团子是顶级社交小火锅,保证不辣嘴。”
林团子的脸上写着无畏,操着皮皮的语气冲大伙说:“今儿咱们办读书会呗。
谁有推荐的书?
我先来——《奇葩说辩论录》!”
场面尴尬三秒,邻居们面面相觑,仿佛读书会变成了脱口秀大会。
林豆豆却举起手机打字,在社区群里发了一句:“今晚推荐的书很有话题感,适合家庭成员大胆参与。”
这句话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有个阿姨立刻举手:“那我推荐《养生之道》!
我讲讲怎么用柠檬泡水抗抑郁!”
林老板此刻缓缓开口:“京爷我说一句,这柠檬泡水,不如咱炸酱面来的实在。”
社区群瞬间消息爆表,阿姨们争相发起“面条与柠檬PK大赛”。
林太太见状,首接把泡菜递到对方盘里:“只要一家人坐一起,吃什么都比自己一个人健康。”
活动间隙,有位戴眼镜的中年邻居悄悄问林团子:“你是真喜欢折腾,还是给家里缓和气氛?”
团子眨眨眼,开玩笑地说:“因为我怕长大了,家里人只各玩各的,聚不成一锅汤。”
正说着,活动曲线出现了拐点。
团子临时抽签要上台做读书会发言。
她慷慨激昂地讲了两分钟《奇葩说》和家庭大团圆,结果不小心口误——把楼下张阿姨家的猫说成了“狗”,引发一阵爆笑,连老宋头都差点被面条呛着。
此时林呱呱见机插话,不慌不忙补刀:“长得呆萌,猫狗难辨,团子你天生自带动物学家属性。”
场面漂移成一场“家有宠物大猜谜”,团子索性请全场邻居带着家里的宠物周末来一次楼道聚会。
林太太无奈扶额,嘴角还是藏不住笑意,“团子,回家你给我把社区群发的‘养生段子’删了。”
林团子狡黠一笑,趁着大家兴致勃勃,将现场气氛推向***。
时针滑向八点,邻居们各自散去,活动室残留着林团子的余音。
林老板拉着团子的肩膀,嘀咕了一句:“你啊,社交大作战——今儿算没败。”
林呱呱首接点评:“团子,社交达人不是说你能让全场尴尬到笑,就是成功。”
林豆豆戴着耳机,低声道:“社区群今晚估计要炸两轮。”
一家人往回走,楼道里静悄悄的。
团子悄悄笑出声,却突然正经起来:“咱家挺好的,吵吵闹闹,有点新鲜感,也有点家人的暖。”
林太太叹了口气,搂了团子一下:“怪咖多了,家的味道也更浓。”
林老板用京片子吹了个调调:“一家子折腾得欢,省得岁月太安静。”
楼顶的风吹进小区,林团子握紧手机,瞄了眼社区群——新的通知弹了出来,下周六,宠物聚会正式定档。
她转头,看见一家人并肩走在灯下。
夜色下的楼道,怪咖一家,热闹而温暖,每一步都踩出了家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