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蜀汉我用现代科技一统华夏

第2章 朝堂定国策,固防兴蜀锦

发表时间: 2025-10-06
建兴十二年,秋,成都。

丞相诸葛亮的灵柩在姜维、杨仪及文武百官的护送下,缓缓驶入成都城门。

街道两旁,百姓垂泪跪拜,哭声与哀乐交织,弥漫着这座蜀汉都城。

刘毅身着粗布麻衣,混在送葬队伍中,望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心中五味杂陈。

他曾是2025年的成都上班族,如今却成了一千八百年前的蜀汉“异客”。

灵柩安置于丞相府后,刘禅辍朝三日举国哀悼。

三日后,太极殿上,文武百官齐聚,气氛肃穆中透着躁动。

诸葛亮之死留下权力真空,朝堂暗流涌动。

刘禅坐于龙椅,面容憔悴,眼神茫然。

“诸位爱卿,丞相己逝,天下震动。

魏吴两国虎视眈眈,我蜀汉当何去何从?”

他声音带着颤抖。

大将军姜维率先出列:“陛下!

丞相遗志在兴复汉室,北伐大业不可中断!

臣***率军续伐,完成丞相未竟之功!”

身后武将纷纷附和。

“不可!”

尚书令费祎立刻反驳,“丞相连年北伐致国库空虚,百姓困苦。

若再兴兵,恐动摇国本!

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待国力恢复再议北伐。”

“费尚书此言差矣!”

参军马谡上前,“丞相六出祁山鞠躬尽瘁,岂能因一时困难弃其遗志?

曹魏势大,不主动出击终将被吞!”

朝堂顿时分裂,争论不休。

刘禅头晕脑胀,不知所措间,宦官黄皓轻声道:“陛下,臣闻护送灵柩队伍中有刘毅者,乃丞相临终召见之人,称其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禅如抓救命稻草:“宣刘毅上殿!”

刘毅早己在殿外等候,深吸一口气整理麻衣,迈步而入。

百官目光聚焦其身,见他衣着朴素,不少人露出轻视。

“草民刘毅,叩见陛下。”

刘毅跪地行礼,谦卑不失风骨。

“你即刘毅?”

刘禅问,“丞相真举荐了你?

有何才能敢当此评价?”

刘毅抬头,目光平静扫过百官:“回陛下,草民蒙丞相不弃,临终前曾论蜀汉安危。

草民认为,如今蜀汉国力空虚,北伐时机未到,当务之急是‘固防休养生息,以蜀锦兴邦’!”

“固防?

蜀锦兴邦?”

刘禅疑惑道,“先生详细道来。”

刘毅道:“陛下,所谓固防,并非死守汉中,而是战略收缩。

汉中防线漫长,需重兵驻守,以我蜀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曹魏长期抗衡。

若曹魏倾尽全力来攻,汉中必丢。”

马谡怒喝:“你竟敢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汉中乃蜀之门户,岂能轻言放弃?”

“马参军息怒。”

刘毅从容应对,“草民并非放弃汉中,而是‘以空间换时间’。

可将汉中主力撤回剑门关,依托天险据守。

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少量兵力即可守住。

汉中则留少量兵力,坚壁清野,若曹魏来攻,能拖则拖,不能拖便退!”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需在整个北部边境广建烽火台、观察塔,修筑防御工事,甚至可效仿秦代,在险要之处修建长城,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如此,我蜀才能安心休养生息。”

满殿沉默。

费祎抚须道:“先生之策虽看似保守,却也有理。

只是加固防御、修建工事,需耗费大量钱财粮草,国库恐难支撑。”

“这便是草民要说的‘蜀锦兴邦’。”

刘毅道,“我蜀汉的蜀锦闻名天下,深受魏吴及西域诸国喜爱。

只是如今生产规模小,贸易不畅。

若陛下设立‘锦官署’,扩大生产,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再将蜀锦通过西域等渠道外销,所得钱财足以支撑防御开支,还能改善民生。”

“与西域通商?”

姜维道,“路途遥远,贸易路线不安全,如何保证?”

“姜将军放心。”

刘毅道,“可与凉州刺史联络,借助凉州力量保护商队。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诸国,表达通商意愿。

只要利润丰厚,西域诸国必会愿意与我蜀合作。”

刘禅闻言,心中己有决断,正欲开口,刘毅却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在我蜀的防御体系中,有一处极易被忽视的隐患,需格外提防。”

“哦?

什么隐患?”

刘禅问道。

刘毅道:“便是阴平古道。

此道虽险峻偏僻,却可首通我蜀腹地。

若曹魏派奇兵从此偷渡,后果不堪设想。

臣建议,立刻派遣兵力前往阴平古道,在沿途险要之处挖掘陷阱、设置障碍;同时,从南中调运毒虫毒蛇,放置于古道两侧,形成天然屏障。

再在古道靠近我蜀一侧,修筑坚固据点,派重兵驻守。

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满殿文武闻言,皆面露惊讶。

他们从未想过,这条无人问津的小道竟有如此大的威胁。

姜维沉吟道:“先生考虑周全,阴平古道确实不可不防。”

刘禅点了点头:“好!

就依刘先生之计!

朕封你为‘锦官令’,掌管锦官署,总领蜀锦生产贸易;同时兼任‘防御参军’,协助姜维将军统筹边境防御,特别是阴平古道的防御工事,务必尽快落实!

赐黄金五十两,锦缎五百匹,即日起上任!”

“臣,谢陛下隆恩!”

刘毅跪地行礼。

退朝后,姜维拉住刘毅:“先生今日所言,令维茅塞顿开。

尤其是阴平古道的防御,若非先生提醒,我等险些忽略。”

刘毅微微一笑:“姜将军客气了。

我等皆是为了蜀汉安危,当同心协力才是。

待防御体系建成,蜀锦经济走上正轨,我蜀必能重现生机。”

姜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郑重点头:“好!

维信先生!

日后若有差遣,尽管吩咐!”

接下来的日子,刘毅立刻投入工作。

他先是前往剑门关、阴平古道及北部边境勘察,制定详细的防御方案,组织民力修建烽火台、防御工事和据点,同时从南中调运毒虫毒蛇,布置在阴平古道两侧;随后又前往锦官城,召集工匠改进织机,推广蜀锦生产技术,鼓励百姓种桑养蚕。

虽有保守派大臣暗中阻挠,但刘毅凭借清晰的战略和扎实的举措,一一化解危机。

三个月后,北部边境及阴平古道的防御工事初具规模,蜀锦产量也稳步提升。

刘毅站在锦官署的门口,望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拯救蜀汉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但他己经为这个注定灭亡的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