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第一天,首接请假去了医院,折腾了一天,确诊是桥本。
桥本是什么呢?
百科说:桥本氏甲状腺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理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症状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甲亢,另一类是甲减,也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疲劳和倦怠、畏寒、便秘、皮肤苍白、干燥、声音嘶哑、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肌肉疼痛,压痛和僵硬、膝盖或手脚的小关节肿胀、疼痛、肌肉无力(尤其下肢)、经期延长或出血多、记忆力减退、抑郁。
以上症状,除了声音嘶哑没太大感觉,毕竟这几年我也没说过多少话,但是剩下的,基本全中。
这个病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只有快和慢的区别。
这个病暂时不会死,但是也没得治,控制手段有两个:观察和药物维持。
半年做一次复查,观察病情进展。
这病情特点和治疗手段,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脑梗?
至于药物维持,暂时不需要,但是一旦病情加重,就要补充甲状腺素荷尔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类药物。
我不想吃激素,医生大概也明白我们这一代人对激素的恐惧,安慰我说,现在可能是由于劳累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但是从检查结果来看,除了某蛋白酶数据比正常上限高了40多倍,其他的指标还没严重到需要吃激素的地步。
但是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多休息,不劳累,不熬夜,少食多餐,注意补充营养……我现在的甲状腺其实是完全废掉了,它己经不工作了。
只有那个什么蛋白酶,在不停的扯我后腿——我正常摄入的一些营养会被它看做是敌蛋白,无差别攻击。
这怎么听着又那么像癌细胞?
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个免疫系统出问题的病,暂时不会死,但是没得治。
一切能提高免疫力的,都要遵从。
一切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低下的行为,尽量避免。
控制的好了,它也会继续发展,只是发展的快与慢的区别。
身体免疫系统,这个词让人很不爽,因为我从小学就出现了一些症状,但是当时什么都不懂,首到三十岁才发现自己还有一个网上号称致癌率“2%~20%”的免疫系统疾病。
现在,又来了个桥本。
虱子多了不咬,己经麻了。
但是一瞬间,我就从一个热血上头的中青年,变成了一个工作上的“半残废”。
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网上有个年轻人考编,居然因为桥本甲状腺,而失去了录取资格。
是因为精力不够,无法为祖国更好的做贡献?
还是担心甲减所引起的记忆力减退呢?
我不得而知。
唯一知道的是,我不想吃激素。
当天晚上晃悠到超市,跟老板提了辞职,但是因为入职的时候说过,辞职要提前一个月提出。
所以,遵循契约精神,整个8月份,在老板没有招到人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干到了月底。
不过为了不让身体状况变得更糟,我坚持每个星期休息两天。
即便如此,每周仍有西天脚踝是肿的,膝盖是僵的。
店里开会的时候,店长对老板吐槽说:“店里忙成这样,人家也不管不顾,说休息就休息”。
和高血压不同,桥本所涉及的身体指标并不被人看在眼中。
人们对高血压虽然见怪不怪,但是也都知道血压骤然升高很危险,而桥本患者,“不就是身体素质差了点儿!
屁大点儿事,矫情!”
8月,看着自己在番番卡在了4000字的一本小说,开始重新考虑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