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微光珩曜

第三章 天平之痕

发表时间: 2025-06-20
法槌落下的余音在法庭里回荡。

顾珩的声音平稳无波,如同宣读一份冰冷的文件:“本院认定,被告C公司及相关自然人,其行为构成对原告A公司商业秘密的侵犯及不正当竞争……判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一千八百万元……”旁听席上,A公司高管紧绷的肩膀微微松懈,赵大状脸色铁青。

沈知微端坐原告席,指尖却悄然收紧——她清晰地听到了下一句:“原告主张的惩罚性赔偿部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被告侵权行为达到‘情节特别恶劣’之法定要件,本院不予支持。”

果然如此。

她心底无声喟叹。

顾珩的判决书逻辑缜密,引经据典,如同他这个人一样无懈可击。

他认可了她钉死的侵权事实,却在她最渴望给予对手致命一击的环节,筑起了法理的高墙。

这份判决,是专业上的胜利,却也是策略上的遗憾。

客户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像细针扎在沈知微心上。

“沈律,我们赢了!”

林晓低声说,带着初战告捷的兴奋。

沈知微只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掠过审判席。

顾珩正起身,法袍垂落,遮住他所有的情绪。

他的视线似乎在她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又似乎只是扫过法庭。

——回到明诚律所,胜诉的气氛被未能“完美收官”的遗憾冲淡。

沈知微将自己关进办公室,复盘庭审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那堵“法理高墙”上存在裂缝的可能性。

这时桌角一份没有署名的牛皮纸档案袋跃入她的视线。

她蹙眉拆开。

里面并非是她预想的感谢函或新案源资料,而是一份年代久远、纸张己然泛黄的刑事案卷复印件。

封面标题触目惊心:《南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南刑初字第043号:关于顾明远法官遇害案》顾明远?

是谁?

沈知微的心猛地一沉。

“顾”这个姓氏……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微颤,翻开了第一页。

现场勘查照片、法医报告、证人证言……冰冷的文字和图片,勾勒出一场精心策划的“交通事故”的残忍真相——刹车线被破坏,车辆失控坠崖。

死者身份确认:顾明远,南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案卷末尾附着一张黑白剪报:青年顾珩一身黑色西装,抱着遗像,站在追悼会人群最前方。

他紧抿着唇,下颌线绷成一道绝望的弧线,那双曾盛满阳光的眼眸,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寒冰与空洞。

照片旁一行小字刺痛了沈知微的眼睛:“优秀法官顾明远同志因公殉职,其子顾珩放弃名校深造机会,毅然考入南城市中院踏上法官之路。”

沈知微的思绪回到了七年前的南城法学院。

那时的顾珩,是校园里神级人物的存在。

家世清白,学业顶尖,校击剑队队长,学生会会长。

他时常穿着白色运动衫、深色运动裤穿行在梧桐道上,笑容明朗,带着一种未经世事磋磨的、近乎耀眼的自信。

他会在模拟法庭上为弱势方据理力争,眼神炽热纯粹;也会在赢了比赛后,被队友簇拥着抛向空中,笑声爽朗地穿透阳光。

他是“顾珩”,而不是后来那个沉默如山、眼神锐利如刀的“顾法官”。

被回忆拉扯着,沈知微回想起那时的自己。

彼时她刚以最高分拿到法学院唯一的全额奖学金,白天在图书馆最角落的位置啃着法条和案例,晚上在离校很远的西餐馆端盘子到深夜。

那时她的世界只有母亲微驼的背影和账本上永远算不清的数字。

顾珩对她而言,是另一个世界。

她曾在拥挤的模拟法庭旁听席上,望见过他意气风发的侧脸;也曾在他作为学生会会长发言时,默默记下他引用的那句“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

他们那时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原来,当年那场轰动一时的法官遇害案,竟是他的父亲。

父亲惨死,黑手逍遥法外(案卷显示,幕后主使者因关键证据链断裂未能定罪)……那个阳光下的白衣少年,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淬炼成如今坐在审判席上,冷峻冰山般的顾珩?

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光明坦途,选择踏入他父亲曾经走过的、那条布满荆棘的法庭之路,需要多大的勇气?

深夜,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一条来自陌生号码(与之前提供服务器线索的号码不同)的短信:“案卷看完。

不必问原由。

他的‘高墙’,源于他曾亲见正义的崩塌。

请你理解他的审慎,但不等于放弃你的锋芒。

——周”是周教授!

沈知微握着手机,指尖冰凉。

这位德高望重的导师,像一位洞悉棋局的旁观者,知道沈知微此刻内心的“不服”。

她起身走到窗边,城市璀璨的灯火在脚下流淌。

原来顾珩他要求证据链完美无缺,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任何一个微小的疏漏,都可能成为吞噬正义的黑洞,让他父亲那样的悲剧重演。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理解涌上心头。

她曾以为他只是刻板、严苛,却不知这份“冷酷”之下,埋藏着如此惨烈而滚烫的过往。

她追求的是以锋芒破开迷雾,为当事人争取最大限度的公正;而他守护的,是程序正义,不容有一丝一毫的风险。

他们的锋芒,在本质上并无高下,只是指向了天平的两端。

三天后,一封制作精良的蓝色邀请函送至沈知微案头。

南城法治论坛交流会邀请函,论坛主题是:新经济形态下的法律边界与司法应对主讲嘉宾:顾珩法官(市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沈知微律师(明诚律师事务所)在论坛议程上,两人的名字被并排列在主会场议题下:沈知微指尖抚过顾珩的名字,有点意思。

这场交流不仅仅是一次专业的交锋,更像是一次无声的靠近。

她拿起笔,在议题旁写下一句话:“理解你的墙,但我的剑,依然要亮。”

窗外,暮色西合,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尘封的案卷、论坛交流会邀请函,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阵阵涟漪,无声地改变着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