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朱雀大街更是京都最为繁华之所,街道两侧商铺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行人如织,或步履匆匆,或悠然闲逛,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市井画卷。
街边有一处颇为有名的茶肆,店内座无虚席,生意兴隆至极。
茶肆二楼靠窗的绝佳位置上,坐着一位年轻公子。
此公子剑眉星目,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藏着璀璨星辰,气宇轩昂,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
他正是镇远大将军萧逸之子萧羽。
萧羽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面料上乘,绣工精细,锦袍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更衬得他身姿挺拔。
腰间束着一条墨玉腰带,温润的墨玉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为他增添了几分雅致。
此刻,他手中轻摇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绘着一幅山水墨画,扇动间,微风拂过他的脸庞,看似悠然自得,可那眼神却极为敏锐,仿若鹰隼一般,时不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街上来往的行人。
今日,正值京都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这花朝节乃是城中女子最为期待的节日之一,每逢此日,城中女子皆会精心梳妆打扮,身着华服,外出游玩赏景。
萧羽本是应好友之约前来这茶肆相聚,然而一到此处,便被这热闹非凡的景象深深吸引。
就在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四周时,一阵清脆悦耳的笑声宛如银铃般,穿过嘈杂的人声,传入他的耳中。
萧羽下意识地循声望去,只见街道中央,一位身着淡粉色罗裙的女子映入眼帘。
那女子手持团扇,扇面上绘着娇艳的花卉,与她的美貌相互映衬。
此刻,她正与身旁的丫鬟嬉笑打闹,笑容灿烂,犹如春日盛开的繁花。
女子肌肤胜雪,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眉眼含情,双眸灵动有神,那灵动俏皮的模样,瞬间如同一把锐利的箭,直直地击中了萧羽的心。
萧羽的心猛地一颤,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心弦。
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匆忙起身,连折扇都险些掉落,便匆匆朝着楼下奔去。
他一心只想靠近这位如仙子下凡般的女子,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她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然而,花朝节当日,街上人潮拥挤,比肩接踵,前行极为困难。
萧羽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好不容易挤到街边。
就在这时,变故突生。
只听得一阵嘈杂的呼喊声和马匹的嘶鸣声传来,一辆马车突然失控,如脱缰的野马般,朝着女子的方向横冲直撞而去。
驾车的车夫惊慌失措,面色惨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一边拼命地拉扯着缰绳,试图控制住马车,一边大声呼喊着让行人避让。
周围的众人见状,吓得纷纷四散逃窜,尖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现场一片混乱。
而那位女子,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呆愣在原地,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恐,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一般,无法挪动分毫。
萧羽心中猛地一紧,心脏仿佛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来不及多想,毫不犹豫地飞身而出,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朝着女子的方向疾驰而去。
在马车即将撞上女子的千钧一发之际,萧羽精准地将她揽入怀中,紧接着,他身形一转,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巧妙地避开了马车。
女子惊魂未定,靠在萧羽怀中,急促地喘息着。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显然还未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神来。
过了片刻,她才缓缓抬眼望去,正好对上萧羽关切的目光。
这一刻,时间仿佛都为之静止,周围的喧嚣声渐渐远去,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人。
四目相对间,仿佛有一股奇妙的电流在两人之间流淌,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悄然滋生。
片刻后,女子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正被萧羽紧紧拥在怀中,脸刷地一下红了,如同熟透的苹果。
她连忙挣脱萧羽的怀抱,慌乱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福身行礼,声音轻柔而略带羞涩地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小女子苏瑶感激不尽。”
萧羽看着娇羞的苏瑶,只觉得自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
他忙回礼道:“姑娘没事就好,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苏府初访 情愫暗生苏瑶乃是礼部侍郎苏怀仁之女,自幼便聪慧伶俐,在苏府的悉心教导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京都城中出了名的才女。
经此一事,苏瑶对萧羽也心生好感。
而萧羽更是对苏瑶念念不忘,回到家中,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苏瑶的倩影。
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苏瑶的消息,在得知苏瑶的身份后,萧羽心中暗自寻思着找个机会再次与她相见。
几日后,萧羽以拜访苏怀仁为由,精心挑选了一身得体的青衫,将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来到了苏府。
苏府位于京都的一处幽静街区,府邸大门气派庄严,朱红色的大门上装饰着一对金色的门环,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彰显着苏府的威严与尊贵。
苏怀仁与萧逸同朝为官,虽平日里交往不深,但也知晓萧羽的身份。
听闻萧羽前来拜访,他心中虽有些诧异,但还是热情地将他迎进府中。
萧羽在苏府中,一边与苏怀仁交谈着朝堂之事、诗词典故,一边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四周,眼神中时不时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能在这苏府中见到苏瑶的身影。
说来也巧,苏瑶正在花园中赏花。
这苏府花园布置得极为精巧,园内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相映成趣。
苏瑶身着一袭淡黄色的襦裙,手持一本诗集,正漫步于花丛间,欣赏着满园春色。
听闻父亲有客人来访,又得知是萧羽,她心中猛地一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涌上心头,忍不住想要去看看。
她轻移莲步,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沿着花园小径缓缓走来。
正巧萧羽和苏怀仁也漫步至此。
苏瑶见萧羽一袭青衫,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宛如画中走出的公子,不禁红了脸,下意识地低下头,轻声行礼。
萧羽看到苏瑶,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喜,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他忙回礼,动作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怀仁见两人这般模样,心中猜出几分,暗自思忖:这二人若能结成连理,倒也是一段佳话。
心中这般想着,面上便露出一丝笑意,有意让两人多相处。
于是,他借口府中有要事需要处理,匆匆离开,留下萧羽和苏瑶。
花园中,气氛有些微妙,静谧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萧羽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侧身,面向苏瑶,轻声说道:“苏姑娘,那日一别,不知姑娘是否安好?”苏瑶抬起头,目光与萧羽交汇,轻声答道:“多谢公子挂念,小女子一切都好。
那日若非公子相救,小女子恐怕……”说到此处,她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后怕。
萧羽忙道:“姑娘切莫再提,能救姑娘是我的荣幸。”
两人交谈着,从诗词歌赋聊到琴棋书画。
苏瑶才情出众,对诗词有着独特的见解,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清泉流淌,滋润着萧羽的心田。
萧羽也毫不逊色,不仅对诗词典故信手拈来,还能与苏瑶探讨绘画的技巧和意境。
两人越聊越投机,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心中对彼此的好感也愈发深厚。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花园中,为两人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画面温馨而美好。
意外变故 相思成疾然而,好景不长。
大盛朝边境突然传来战事,北方的蛮夷部落觊觎大盛朝的富饶土地和丰富资源,起兵进犯。
一时间,边境告急,战火纷飞。
镇远大将军萧逸领命出征,欲率领大军击退蛮夷,保家卫国。
萧羽身为将军之子,自幼习武,心怀报国之志,也随父一同奔赴战场。
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担忧。
她来到城门口,远远地望着萧羽离去的背影。
只见萧羽身着银色铠甲,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
但此刻,苏瑶心中却满是担忧和不舍,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着说不出来,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萧羽能够平安归来。
战场上,硝烟弥漫,战火熊熊燃烧。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萧羽跟随父亲奋勇杀敌,他手持长枪,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每一次出枪,都带着凌厉的气势,刺向蛮夷士兵。
他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立下不少战功。
然而,战争总是残酷的。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萧羽为了保护战友,不幸被敌人的暗箭射中,当场昏迷不醒。
消息传回京都,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苏瑶。
她心急如焚,整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
原本娇艳如花的面容变得憔悴不堪,双眼布满了血丝。
她每日都去寺庙为萧羽祈福,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希望佛祖能够保佑萧羽平安归来。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虔诚和期待,仿佛只要自己足够虔诚,萧羽就能立刻出现在她面前。
而在军中,军医们对萧羽进行了悉心的照料。
他们小心翼翼地为萧羽取出箭头,敷上珍贵的草药,日夜守在他的身旁。
经过数日的昏迷,萧羽终于苏醒过来。
他醒来后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苏瑶,脑海中浮现出苏瑶那温柔的面容和关切的眼神。
他深知苏瑶一定会为自己担心,心中满是愧疚和牵挂。
在养伤期间,萧羽心中满是对苏瑶的思念。
他强忍着伤痛,坐在营帐中,提笔给苏瑶写信。
他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在战场上的情况,告诉她自己一切安好,让她不要担心。
他写得极为认真,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苏瑶的深情。
信写完后,他仔细地将信折好,放入信封,交给了一位可靠的士兵,嘱托他一定要将信安全地送到苏瑶手中。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
送信的士兵在途中遭遇蛮夷的截杀,不幸牺牲,信件也随之丢失。
苏瑶没有收到萧羽的信件,心中愈发担忧。
她每日都在等待着萧羽的消息,眼睛紧紧地盯着门口,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她就会立刻起身查看。
可是,日复一日,始终没有萧羽的音信。
苏瑶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最终相思成疾,卧病在床。
苏府上下都为她的病情忧心忡忡。
苏怀仁四处张贴告示,重金聘请名医为她诊治。
府中的丫鬟们日夜守在她的床边,为她煎药、喂药,照顾她的起居。
然而,苏瑶的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面色愈发苍白。
归京重逢 情愫渐浓经过数月的苦战,萧逸率领大军终于击退了蛮夷,得胜而归。
京都城内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迎接凯旋的将士们。
萧羽归心似箭,一回到京都,连盔甲都来不及换下,便直奔苏府。
他来到苏府门前,只见苏府大门紧闭,显得有些冷清。
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连忙上前叩门。
门房打开门,见是萧羽,微微一愣,然后告知他苏瑶生病的消息。
萧羽心中大惊,犹如五雷轰顶,他急忙请求苏怀仁让他去看望苏瑶。
苏怀仁见萧羽如此焦急,心中对他的好感又添几分。
他深知萧羽对苏瑶的感情深厚,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萧羽在丫鬟的带领下,匆匆来到苏瑶的闺房。
闺房内布置得温馨雅致,粉色的纱帐轻轻飘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萧羽走进房间,只见苏瑶面色苍白,形容憔悴,原本红润的嘴唇此刻也变得毫无血色。
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仿佛一朵即将凋零的花朵。
萧羽心中一阵刺痛,犹如万箭穿心。
他轻轻地走到床前,单膝跪地,握住苏瑶的手,轻声唤道:苏姑娘,我回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我。
苏瑶听到熟悉的声音,缓缓睁开双眼。
当她看到萧羽安然无恙地站在面前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泪水哽咽住。
萧羽心疼地为她擦去泪水,说道:苏姑娘,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
我给你写信,却不知为何你没有收到。
苏瑶哽咽着说:只要你平安回来就好。
在萧羽的陪伴下,苏瑶的病情逐渐好转。
她开始有了食欲,脸上也渐渐恢复了一些血色。
两人经过这次分别,感情愈发深厚。
萧羽时常来到苏府看望苏瑶,他们一起在花园中吟诗作画,一起漫步在小径上,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感情在相处中悄然升温,如同春日里的花朵,绽放得愈发绚烂。
而苏怀仁见两人情投意合,心中也暗自为苏瑶高兴,有意促成两人的婚事。
他时常在苏瑶面前夸赞萧羽的优点,又在萧羽面前暗示他早日向苏家提亲。
命运波折 危机暗伏就在萧羽和苏瑶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时,朝中却暗流涌动,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向他们逼近。
原来,丞相赵崇一直嫉妒萧逸的战功,萧逸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深受皇帝的器重和百姓的爱戴,这让赵崇心中极为不满,担心萧逸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如今萧羽与苏瑶关系亲密,而苏怀仁又与萧逸交好,赵崇便想从中作梗,破坏他们的感情,进而打击萧逸一派。
赵崇暗中派人收集萧羽在战场上的所谓“过失”,这些人在军中四处打听,歪曲事实,将一些正常的战斗决策添油加醋地描述成萧羽的错误。
他们还伪造了一些书信和证据,试图坐实萧羽的罪名。
之后,赵崇带着这些精心准备的“证据”,向皇帝奏报,言辞恳切,满脸义愤,仿佛他真的是为了朝廷的安危着想。
皇帝听闻后,心中起疑。
虽然萧逸战功赫赫,但皇帝生性多疑,对萧羽的行为也开始关注起来。
同时,赵崇又指使手下人在京都散布谣言,说萧羽在战场上贪生怕死,还与蛮夷勾结。
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传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对萧羽指指点点。
苏府也听到了风声,苏瑶的丫鬟们在外面听到这些谣言后,回到府中悄悄议论,不巧被苏瑶听到。
苏瑶听闻这些谣言后,心中十分痛苦。
她坐在闺房内,手中紧紧握着萧羽送给她的玉佩,泪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
她坚信萧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在她心中,萧羽是英勇无畏、正直善良的。
但外界的压力让她感到无比的煎熬,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谣言,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萧羽。
而萧羽这边,面对突如其来的污蔑和谣言,他愤怒不已。
他在府中来回踱步,眼中燃烧着怒火,双手紧握拳头,恨不得立刻找出幕后黑手,将其碎尸万段。
但他又深知,此刻不能冲动,他需要冷静下来,寻找证据,还自己一个清白。
然而,他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任何线索,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急。
此时,苏怀仁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一方面相信萧羽的为人,与萧逸同朝为官多年,他深知萧氏父子的忠义。
但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此事会牵连到自己的家族。
若萧羽真的被定罪,苏家作为与萧羽关系密切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