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双厨记:当美食博主遇上古代巧

第3章 寒街遇暖意,馄饨香里生

发表时间: 2025-08-15
苏云溪是被一阵浓郁的肉香唤醒的。

眼皮重得像粘了胶水,她费力地睁开一条缝,首先看到的是昏黄的油灯,灯芯跳动着暖光,把周围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鼻尖萦绕着熟悉的香气,是骨汤混着葱花的味道,和父亲以前熬高汤时的气息有些像。

“丫头,醒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苏云溪转动僵硬的脖颈,看到一位围着蓝布围裙的大娘正蹲在她面前,手里端着一个粗瓷碗。

大娘眼角有细密的皱纹,笑起来时像盛开的菊花,手里的碗里冒着腾腾热气,香气更浓了。

“我…… 我在哪儿?”

她的嗓子干得发疼,声音沙哑得厉害。

“在我这馄饨摊后头呢。”

大娘把碗递到她嘴边,“快趁热喝点汤,看你冻得嘴唇都紫了。”

勺碰到唇边,温热的汤汁滑进喉咙,带着鲜美的肉香和淡淡的姜味,一路暖到肚子里。

苏云溪贪婪地喝着,眼泪却不争气地往下掉,混着汤一起咽进肚里。

这是父亲走后,她第一次吃到热乎的东西。

“慢点喝,没人跟你抢。”

大娘拍着她的背,眼神里满是心疼,“我收摊时见你倒在街角,怀里还抱着篮子,这米糕是你做的?”

苏云溪点点头,吸了吸鼻子,把父亲病逝、自己卖糕筹钱的事断断续续说了出来。

油灯的光晕里,她看到赵大娘悄悄抹了抹眼角。

“可怜的孩子。”

赵大娘叹了口气,又给她盛了碗馄饨,“你爹是苏大厨吧?

以前常来我这儿买葱花,说我这葱花水灵,做米糕香。”

苏云溪愣住了,嘴里的馄饨突然变得格外烫。

原来父亲和这位大娘认识,原来这世上还有人记得父亲的名字。

“大娘,我……” 她想说谢谢,却被赵大娘按住了手。

“丫头,你这米糕做得不差。”

赵大娘拿起一块凉透的米糕,掰了点放进嘴里,“就是缺了点热气,也缺个吆喝的劲儿。

你爹以前卖糕时,隔两条街都能听见他的嗓门。”

提到父亲,苏云溪的眼圈又红了。

她低下头,看着篮子里剩下的米糕,小声说:“我想攒钱给爹买副薄棺,可我卖不出去……傻孩子,哪有蹲在角落里做生意的?”

赵大娘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明天起,你就来我这馄饨摊旁边摆个小桌。

我这摊儿有灯有火,来往的客人也多,保管比你在街角强。

你可以叫我赵大娘”苏云溪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着不敢相信的光:“真的吗?

大娘,我可以吗?”

“咋不行?”

赵大娘收拾着碗筷,声音爽朗,“你爹以前还教我调过馄饨馅呢,就当我还他这个人情。

不过你得答应我,每天来帮我择把菜、烧个火,管你两顿热乎饭。”

她用力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暖的。

馄饨摊的油灯映着她的脸,把影子投在身后的木板墙上,像个小小的、却不再孤单的剪影。

赵大娘让她睡在摊车后面的小棚里。

铺着干净的稻草,盖着带着阳光味的旧棉被,苏云溪缩在温暖的被窝里,鼻尖似乎还萦绕着馄饨汤的香气。

她摸了摸怀里剩下的几块米糕,心里第一次不那么空落落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云溪就跟着大娘来到街口。

看着大娘支起铁锅,添柴生火,骨汤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她也学着把小桌擦得干干净净,把刚蒸好的米糕摆在竹篮里。

晨光熹微中,大娘洪亮的吆喝声响起:“热乎馄饨 —— 皮薄馅大的鲜肉馄饨嘞 ——” 苏云溪深吸一口气,看着来往的行人,终于鼓起勇气,用带着奶气的声音跟着喊:“甜糯米糕 —— 刚出锅的米糕 ——”风吹过街角,带着馄饨的香气和米糕的甜香,在清晨的空气里轻轻飘散。

苏云溪看着升腾的热气,突然觉得,父亲说的没错,只要有口热乎饭,日子总能慢慢焐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