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东北军风云

第3章 暗流涌动

发表时间: 2025-08-17
张作霖在锦西换装避灾的消息,恰似一颗石子被投入了原本平静无波的湖面,在东北政坛激起了无数层的涟漪。

这些涟漪仿若有了生命一般,持续不断地朝着外围扩散而去,将整个东北的政治局势搅动得混乱不堪。

当张作霖历经波折回到奉天帅府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公开露面,而是把随行的卫士长郑山唤到了一处密室之中。

在这个密室里,烛光闪烁摇曳,光影忽明忽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

张作霖缓缓地摘下了口罩,这时,一道被弹片擦伤的额头赫然显露出来,那伤口还在不停地往外渗着鲜血。

他只是草草地用纱布把伤口包裹住,随后用一种极其森冷的语气说道:“你赶紧去给我查清楚,三孔桥的炸药到底是谁埋的。

日本人的爪子伸得实在是太长了,这次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老虎的胡须可不是谁都能随便拔的!”

郑山领命离开之后,张作霖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姜兰轩那本怪书上的预言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济南惨案应验之后,书页上又浮现了一行墨字:“九月十七,血染白山。”

他紧紧捏着书页,指尖都因为用力过度而变得煞白。

如果这个预言成真的话,那就意味着三个月之后东北将会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他心里非常清楚,日本关东军绝对不会因为一次刺杀行动的失败就善罢甘休,而且北伐军逼近山海关的炮声也己经清晰可闻了。

次日清晨,帅府召开了紧急会议。

张作霖端坐在虎皮椅上,目光如炬地扫过厅内的众人:长子张学良面色凝重,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心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杨宇霆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极为棘手、难以解决的问题;新任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仍然对“中途下车”这件事情愤愤不平,时不时地用目光瞥向张作霖,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些怨怼的情绪,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不满。

张作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厉声说道:“日本人炸我的火车,这是逼我签《满蒙新五路协约》啊!

如果我答应了,那么东北就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我们东北人民就会遭受他们无尽的压迫;如果不答应,他们肯定还会再次动手,到时候我们面临的危险将会更大。

诸位所说,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如同拉紧的弓弦一般,所有人都知道,这己经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了。

杨宇霆率先站起身来,他的嗓音坚定得如同铁块一般,没有丝毫的犹豫:“大帅,依我之见,我们应该以雷霆手段来震慑关东军!

我们东三省兵工厂里的那些大炮,可不是摆设啊,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危机时刻。

再说了,北伐军要是突破山海关打进来,我们可以联合蒋介石一起抗日,以此来保住东北的根本,这是我们目前能够想到的比较好的办法了。”

吴俊升却嗤笑了一声,不屑地说道:“联合蒋介石?

那个姓蒋的能信吗?

我觉得还不如和日本人虚与委蛇呢,先稳住他们,然后再想办法,这样或许还能争取更多的时间。”

张作霖看向张学良,发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便说道:“汉卿,你说说你的想法。”

张学良沉吟了片刻,拱手说道:“父亲,孩儿认为,内外都需要谋划。

对内,我们应该迅速整顿军备,把兵工厂新制造的捷克机枪和山炮配备给前线部队,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对外,可以派遣密使前往南京试探蒋介石的态度,同时暗中嘱咐姜兰轩去查探日军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

至于那预言的事情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还是要有所准备的,不能掉以轻心。”

张作霖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唤来了日籍顾问山田:“你立刻回东京,告诉陆军省,我张作霖的命,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拿走的。

如果他们再敢在东北撒野,我奉军一定会让南满铁路变成他们的坟场!”

山田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躬身退了下去。

张作霖的目光犹如锋利的刀刃一般,扫过厅内每一张面孔,心中暗暗盘算着:东北的存亡,此刻全都系于他一个人的手上了,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这个时候,门外忽然有人来报:“关东军司令村冈长太郎求见,还携带着‘慰问’礼品。”

张作霖冷笑了一声,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好啊,我倒要看看,这个杀人未遂的刽子手,今天打算怎么演戏!”

会客厅里,村冈满脸笑容可掬的表情,递上了一个匣子,里面装着珍珠:“大帅受惊了,这其实是个误会。

我们帝国愿意和大帅共同建设‘满洲繁荣’,还希望您能三思一下《协约》的事情,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张作霖接过匣子,猛地把它掷在地上,珍珠滚落得到处都是,他厉声说道:“司令官的‘误会’,差点就要了我的命。

这些珍珠,还是留给日本皇室的棺材铺吧!”

村冈的脸色骤然大变,张作霖却话锋一转:“不过,我张某人也不想看到东北战火纷飞,毕竟这里是我的家乡。

这样吧,七天之内,我奉军自然会撤出山海关,让出京津之地。

但是南满铁路沿线,奉军的驻防是绝对不能撤的——这就是我的底线,不容置疑。”

村冈心中暗自震惊,这个条件看似是一种退让,但实际上却是将日军的势力牢牢地限制在了南满一线,他只能敷衍地应承下来,然后匆匆离去。

深夜时分,张作霖召姜兰轩进入密室。

书页上的“九月十七”预言变得愈发清晰起来,就像是一道血色的诅咒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

他命令姜兰轩率领暗探潜入日军的驻地,去查探他们的动向。

姜兰轩领命的时候,忽然呈上了一封密信:“日军正在朝鲜集结三个师团,似乎有北犯的迹象。”

张作霖的瞳孔瞬间收缩,这个消息印证了预言,也预示着一场惊天阴谋的序幕即将拉开。

他连夜开始调兵遣将:命令杨宇霆督军沈阳,加固城防,确保沈阳的安全;命令张学良率领精兵扼守辽阳,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又秘密电告吴俊升,调动黑龙江的军队形成三角防御,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与此同时,兵工厂昼夜不停地赶制炮弹,火光映红了奉天的夜空,那火光仿佛是在燃烧着他们的希望。

七天的期限即将到来,张作霖前往山海关督军撤退。

出发之前,他站在帅府的高台上,远远地眺望着日军哨所的膏药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那旗帜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张噬人的血口,想要吞噬掉整个东北。

他喃喃自语道:“日本人以为炸死我,东北就能唾手可得……可惜啊,他们炸掉的,只是一个傀儡的躯壳。

真正的张作霖,此刻才真正苏醒,我会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夜幕降临,奉天城的灯火逐渐熄灭,唯有帅府内的一盏孤灯长明,映照着他那如铁般的身影,在黑暗中投下长长的影子,像是一道永不屈折的脊梁,支撑着整个东北的希望。

九月十七的血色预言,正悄然地向他们逼近。

东北的存亡、中国的未来,全都系于这风云诡谲的棋局之上,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