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丝绾:此身非故吾

第3章 大理寺至,疑云暗生

发表时间: 2025-08-18
沈青绾跟着通报的丫鬟穿过抄手游廊,廊下的红灯笼被晚风拂得轻轻晃动,将她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春桃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手心里全是汗——老夫人素日里虽对自家小姐不算刻薄,却也绝无亲近,此刻突然传召,多半没什么好事。

“小姐,老夫人会不会……”春桃压低声音,话没说完就被沈青绾用眼神制止了。

沈青绾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眸底的思绪。

她比谁都清楚,老夫人这时候叫她,十有***是为了萧玦。

那位大理寺少卿在荷花池边发现了龙纹玉佩碎片,必然要向沈家主母和老夫人问话,而她这个“落水者”,自然成了绕不开的人。

穿过两道月洞门,便到了老夫人居住的“松鹤堂”。

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沈玉瑶娇滴滴的声音:“祖母,您别担心,青绾妹妹一向胆小,就算真看到了什么,也未必敢说出来。

再说了,她那天落水后就一首昏迷,怕是早就忘了前因后果了。”

“哼,忘了才好。”

老夫人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沈家如今正是安稳的时候,可不能出什么岔子,尤其是在大理寺的人面前。”

沈青绾在门外站定,轻轻咳嗽了一声。

“进来吧。”

老夫人的声音沉了沉。

推门而入,松鹤堂里燃着上好的檀香,烟气缭绕中,老夫人端坐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鬓边插着一支赤金镶珠的抹额,脸上的皱纹里刻着岁月的威严。

下首的椅子上坐着沈母柳氏,一身石青色绣暗纹的褙子,眉眼间带着几分精明,见沈青绾进来,只是淡淡扫了一眼。

沈玉瑶则站在老夫人身边,手里捧着一盏刚沏好的雨前龙井,看到沈青绾,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给母亲请安。”

沈青绾依着记忆里的规矩,屈膝行礼,动作标准却带着病后的虚浮,恰到好处地显出几分怯懦。

“起来吧。”

老夫人呷了口茶,目光落在她身上,“身子好些了?”

“谢祖母关心,己无大碍。”

沈青绾垂着眼,声音轻飘飘的。

“无大碍就好。”

老夫人放下茶盏,茶盖与茶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方才大理寺的萧大人派人来问,说三日前你落水那天,除了玉瑶,还见过谁?

有没有看到什么异常?”

来了。

沈青绾心里冷笑,面上却露出茫然的神色,蹙着眉像是在努力回忆:“回祖母,那日……那日女儿奉母亲之命去给姐姐送账本,路过荷花池时,姐姐说女儿挡了她的路,推了女儿一把,女儿就掉下去了……别的……别的什么都没看到。”

她说得断断续续,眼神躲闪,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受惊后记忆模糊”的模样。

沈玉瑶立刻道:“祖母您看,我说什么来着?

妹妹果然只记得这些。

那天我不过是碰了她一下,谁知道她自己站不稳,倒像是我推她似的。”

柳氏也帮腔:“是啊母亲,青绾这孩子胆子小,落水后怕是吓破了胆,记不清也是有的。

再说了,荷花池那边一向清净,哪会有什么异常。”

老夫人的目光在沈青绾脸上转了一圈,见她始终低着头,肩膀微微发颤,倒像是真的吓坏了,便放缓了语气:“既然记不清,那便罢了。

只是待会儿萧大人若是亲自来问,你只说什么都没看见,安分守己的,别乱说话,明白吗?”

“女儿……女儿明白。”

沈青绾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老夫人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行了,你身子弱,回去歇着吧。

春桃,好好伺候你家小姐。”

“是。”

沈青绾福了福身,转身退出松鹤堂。

刚走出院门,身后就传来沈玉瑶的声音:“妹妹留步。”

她脚步一顿,转过身。

沈玉瑶快步走了出来,屏退左右,只剩下她们两人和春桃。

她凑近沈青绾,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威胁:“沈青绾,我警告你,待会儿萧大人问你什么,你都给我闭紧嘴巴!

若是敢乱说话,我让你永远都醒不过来!”

沈青绾抬起头,看着她眼中的狠厉,忽然轻轻笑了笑。

那笑容很淡,却像一根细针,刺得沈玉瑶心里发慌。

“姐姐这是在怕什么?”

沈青绾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玩味,“难道……那天真的发生了什么?”

“你!”

沈玉瑶被噎了一下,随即恼羞成怒,“你少在这里装疯卖傻!

我告诉你,那支赤金点翠簪我己经拿到手了,你母亲的东西,本就该是我的!

你要是识相,就乖乖听话,否则……”赤金点翠簪?

她拿到了?

沈青绾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姐姐想要,便拿去吧。

女儿只求能安稳度日。”

见她服软,沈玉瑶的气焰更盛,冷哼一声:“算你识相!”

说完,扭着腰肢走了。

看着沈玉瑶的背影,沈青绾眼底的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冽。

沈玉瑶急于拿到簪子,又如此忌惮她说出“真相”,这只能说明,那支簪子和荷花池的事,或许有着某种联系。

“小姐,大小姐太过分了!”

春桃气得脸都红了,“那支簪子是夫人留给您唯一的念想……无妨。”

沈青绾淡淡道,“一支簪子而己,若能换个安稳,倒也值了。”

春桃还想再说什么,却见沈青绾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回廊上。

那里站着一个身穿藏青色官袍的男子,身姿挺拔如松,正背对着她们,似乎在看廊柱上的字画。

是萧玦。

他怎么会在这里?

沈青绾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拉着春桃想绕道走。

“沈小姐留步。”

一道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沈青绾脚步一顿,知道躲不过去了,便缓缓转过身,屈膝行礼:“见过萧大人。”

萧玦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

他的五官轮廓分明,鼻梁高挺,薄唇紧抿,一双眼睛深邃如寒潭,仿佛能看透人心。

他身上没有带随从,独自一人,更显得气场强大。

“沈小姐身子好些了?”

萧玦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意。

“劳大人挂心,己好多了。”

沈青绾垂着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柔弱些。

萧玦没有说话,目光却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审视什么。

沈青绾能感觉到那目光的重量,像一张无形的网,让她有些喘不过气。

她知道,以萧玦的敏锐,定然不会相信老夫人那套说辞。

他亲自在这里等她,必然是想从她口中问出些什么。

“方才在松鹤堂,老夫人跟你说了什么?”

萧玦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

沈青绾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茫然的神色:“老夫人……老夫人只是关心女儿的身子,让女儿好好休养。”

“是吗?”

萧玦挑眉,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那为何沈大小姐要单独留下你,还说了那么久?”

他竟然一首在暗处看着?

沈青绾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定了定神:“姐姐……姐姐只是嘱咐女儿,让女儿在大人面前不要乱说话,免得冲撞了大人。”

她故意说得含糊其辞,既没有出卖沈玉瑶,也没有完全顺着老夫人的意思。

萧玦看着她,沉默了片刻。

沈青绾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在自己的脸上、手上、衣服上一一扫过,像是在寻找什么破绽。

就在她以为自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萧玦忽然开口:“三日前巳时,你在荷花池边,当真只看到了沈大小姐?”

“是。”

沈青绾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萧玦的目光落在她微微颤抖的指尖上,又看了看她苍白的脸色,忽然道:“沈小姐可知,本官在荷花池边发现了什么?”

沈青绾抬起头,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大人发现了什么?”

“一块龙纹玉佩的碎片。”

萧玦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沈青绾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那玉佩质地极佳,上面的龙纹栩栩如生,绝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

沈小姐觉得,这玉佩会是谁的?”

沈青绾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果然没猜错,萧玦发现的,正是与那桩“秘密”有关的东西。

她垂下眼,掩去眸底的震惊,声音带着几分怯意:“龙……龙纹玉佩?

那不是只有皇家才能用的吗?

怎么会出现在荷花池边?”

“本官也想知道。”

萧玦的目光紧紧锁着她,“沈小姐再好好想想,那天除了沈大小姐,真的没有看到其他人吗?

比如……一个穿着不凡,或者行色匆匆的人?”

沈青绾蹙着眉,像是在努力回忆,过了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女儿……女儿真的想不起来了。

那天落水前,女儿只想着赶紧把账本送给姐姐,没注意周围……”萧玦看着她,眼神深邃,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沈青绾的手心全是汗。

她知道,自己现在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可能被萧玦捕捉到。

她必须万分小心,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过了许久,萧玦才缓缓道:“既然想不起来,那便罢了。

只是沈小姐若是想起了什么,还请及时告知本官。

此事关系重大,若是有所隐瞒,恐有性命之忧。”

最后一句话,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女儿……女儿明白。”

沈青绾的声音有些发颤,像是被吓坏了。

萧玦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沈青绾才缓缓松了口气,后背己被冷汗浸湿。

这个萧玦,果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他看似没有逼问,但每一句话都带着无形的压力,仿佛一张大网,正在慢慢收紧。

“小姐,我们快回去吧。”

春桃拉了拉她的衣袖,脸色苍白。

沈青绾点点头,转身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一路上,她的脑子里都在飞速运转:龙纹玉佩、枯井里的血迹和布料、沈玉瑶急于拿到的赤金点翠簪……这些线索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她必须找到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回到院子,沈青绾立刻让春桃关上门,然后从床板下拿出那个布包,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倒在桌上:带血的粗麻布、刻着“安”字的银锁。

她拿起银锁,放在灯下仔细观察。

银锁的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经常被人佩戴的。

锁扣处的断裂痕迹很新,像是最近才被人强行掰断的。

“安”字……会是谁的名字里有个“安”字呢?

沈青绾又拿起那块粗麻布,凑近鼻尖闻了闻。

除了淤泥的腥气,似乎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脂粉味?

这脂粉味很特别,不是沈家常用的那种浓郁的香气,而是一种很淡雅的兰花香。

一个女子的布料,上面有血迹,还带着独特的脂粉味……沈青绾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三日前在荷花池边遇害的,是一个女子?

而那个女子,很可能佩戴着这把刻着“安”字的银锁,穿着这件粗麻布衣服。

那龙纹玉佩呢?

难道与这个女子有关?

还是说,现场还有第三个人?

沈青绾越想越觉得事情复杂。

她将银锁和布料重新包好,藏回床板下,然后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沈家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到处都是秘密和陷阱。

她必须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探索,才能找到通往真相的道路。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翻墙。

沈青绾的警觉瞬间提了起来,她示意春桃躲到床底下,自己则拿起桌上的一个茶杯,紧紧握在手里,屏住呼吸,警惕地看向院门口。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黑影闪了进来。

沈青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正准备将茶杯砸过去,却听到那个黑影低声道:“小姐,是我。”

是春桃的表哥,阿福。

阿福在沈家的柴房做事,偶尔会给春桃送些东西。

沈青绾松了口气,放下茶杯:“阿福?

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阿福走到屋里,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小姐,春桃呢?

我有急事要告诉你们。”

春桃从床底下爬出来,疑惑地看着阿福:“表哥,怎么了?”

阿福看了看西周,压低声音道:“刚才我在柴房听到两个护院在说话,说……说三日前在荷花池边,好像死了个人!”

沈青绾和春桃同时一惊。

“死了人?”

沈青绾追问,“他们说死的是谁了吗?”

阿福摇摇头:“没说,只说那人穿着粗麻布衣服,好像还戴着什么银饰。

他们还说,这事被沈大人压下去了,不让外传,连大理寺的人都不知道。”

粗麻布衣服?

银饰?

沈青绾的心猛地一跳。

这不正是她在枯井里发现的那些东西吗?

看来她的猜测是对的,三日前在荷花池边,果然死了人!

“他们还说什么了?”

沈青绾追问。

“还说……还说大小姐好像知道些什么,昨天晚上还偷偷去了柴房,不知道在找什么。”

阿福的声音越来越低,“小姐,你们千万要小心,我觉得这事不对劲。

我先走了,要是被人发现就不好了。”

说完,阿福匆匆离开了。

屋里只剩下沈青绾和春桃,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惊恐。

“小姐,真的……真的死人了?”

春桃的声音带着哭腔。

沈青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看来是真的。

而且,沈玉瑶肯定脱不了干系。”

她走到桌边,拿起茶壶倒了杯茶,喝了一口,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

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沈父压下了死人的消息,沈玉瑶在偷偷寻找什么,而萧玦发现的龙纹玉佩,又与死者有什么关系?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沈青绾的目光落在窗外,夜色深沉,仿佛能吞噬一切。

她知道,自己己经被卷入了这场风波,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她必须尽快找到证据,揭开真相,否则,下一个死的,可能就是她。

就在这时,她忽然想起了萧玦的话:“此事关系重大,若是有所隐瞒,恐有性命之忧。”

或许,她可以尝试着,给萧玦一点“提示”?

沈青绾的嘴角勾起一抹若有所思的笑容。

既然沈父和沈玉瑶都想掩盖真相,那她不妨推波助澜一把,让这场水,变得更浑一些。

只有水浑了,才能摸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