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原旧梦豫东平原上的小李庄被麦田环绕,每当风起时,金黄的麦浪便如海般起伏。
五岁的李向阳坐在田埂上,看着远处忙碌的大人们,小脑袋里装着与年龄不符的思绪。
“奶奶,为什么麦子熟了就要被割掉?”他仰头问身旁的老人。
奶奶慈爱地摸摸他的头:“傻孩子,麦子熟了不收,就会烂在地里,
明年的新种子也没地方种啦。”“可是它们长得这么好...”向阳小声嘟囔,眼里有不舍。
奶奶笑了:“这就是天地间的道理,有收有藏,有生有死。你啊,小小年纪,想得倒多。
”向阳的确想得多。他常独自一人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看蚂蚁搬家,看云卷云舒。
村里的孩子笑他“呆子”,不愿带他玩。他也不恼,反而觉得那些追逐打闹的游戏索然无味。
七岁那年,父亲从南方打工回来,要带他去城里读书。离别那天,奶奶紧紧搂着他,
在他的小背包里塞满了煮鸡蛋和烙饼。“我娃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吃上奶奶做的饭了。
”老人的眼泪落在向阳衣领上,温热得像刚出锅的馒头。拖拉机扬起尘土,
奶奶的身影在村口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个黑点,消失不见。向阳紧紧抱着背包,一言不发。
父亲拍拍他的肩:“城里好,有高楼,有汽车,比这土窝窝强多了。”到了南方,
父亲租住在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里,白天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去货运市场搬货。
向阳被送到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因为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成了同学们取笑的对象。
“土老帽!”“乡巴佬!”向阳不还嘴,也不告状。
他记得奶奶的话:“咱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但孤独像藤蔓般缠绕着他,尤其在夜深人静时,他会想起奶奶温暖的手和老家的麦田。
九岁那年,他在旧书摊上偶然翻到一本破旧的《少林拳法》,顿时被吸引住了。
他用捡瓶子的钱买下了那本书,从此每天清晨在父亲出门后,照着书上的图示练习。
功夫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自信。原本瘦弱的身体渐渐结实起来,但他从不主动惹事。有次放学,
几个高年级学生拦路要钱,他只轻轻一推,为首的便踉跄着跌倒在地。从此再没人敢欺负他,
但他也越发孤独——那些孩子看他的眼神里,多了畏惧,少了亲近。父亲忙得很少回家,
偶尔回来,总会带些好吃的,摸摸他的头问:“学习跟得上吗?有人欺负你不?
”向阳总是摇头。他早知道报喜不报忧的道理,父亲眼角的皱纹和手上的老茧,
已经诉说了太多不易。十二岁生日那天,父亲罕见地早早回家,还买了一个小蛋糕。烛光中,
父亲看着他,眼中有着复杂的情感:“向阳啊,你长得越来越像你娘了。
”那是父亲第一次主动提起母亲。向阳屏住呼吸,生怕打断这难得的时刻。“你娘要是还在,
肯定不让我这么带着你奔波...”父亲的声音低了下去,很快又振作起来,“不过你放心,
爸一定供你上大学,让你有出息!”那晚,向阳在父亲鼾声如雷的夜里,偷偷哭了。
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让父亲过上好日子。然而命运的轨迹,往往不按誓言前行。
2 歧路开端十三岁那年,向阳升入初中。学校里有电脑课,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网络世界。
虚拟的空间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出身,没有人在意他的口音。他沉迷其中,
尤其是那些五花八门的堵伯网站。最初只是好奇,用虚拟币下注。
后来发现有些网站可以直接用钱充值,他想起父亲藏在床底下的铁盒,
那里有他们省吃俭用存下的积蓄。一个周五的下午,鬼使神差地,他偷拿了五十元钱,
充值到了一个足球堵伯网站。那天晚上,他居然赢了二百多元。提现到账的那一刻,
他的心狂跳不止——钱来得太容易了!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起初只是小打小闹,
有输有赢。后来赌注越来越大,输得也越来越多。为了翻本,
他一次次将手伸向父亲的那个铁盒子。功夫练习成了他排解压力的方式。每天清晨,
他会在租住小区后的空地上练拳,动作越发纯熟。有次几个社会青年来找茬,
他三两下就把人打跑了。从此名声在外,再没人敢招惹他,但他内心的空洞却越来越大。
十五岁那年,他已经欠下了数千元的债务——主要是从同学那里借的,
借口都是“家里有急用”。催债的人开始找上门,他不得不撒谎说父亲会很快还钱。
一个雨夜,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看见几个吊儿郎当的青年堵在门口,顿时明白了一切。
那些人走后,父亲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热了剩饭,端到向阳面前。“先吃饭吧。
”父亲的声音沙哑。那顿饭吃得格外沉默。饭后,父亲打开铁盒子,里面的钱所剩无几。
他长长叹了口气,没有责备,只是说:“爸没本事,让你跟着受苦了。”第二天,
父亲多接了一份夜班工作。向阳看到父亲深陷的眼窝和佝偻的背,内心充满了愧疚,
发誓再也不赌了。可惜戒赌比想象中难得多。安静了不到一个月,他又开始手痒。
这次他学会了更隐蔽的方式,通过网络借贷来获取赌资。十六岁,初中毕业那天,
父亲特意请了半天假,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看着身穿毕业服的儿子,
父亲眼里闪着骄傲的泪光:“我娃长大了,将来一定比爸有出息。”向阳勉强笑着,
内心却五味杂陈——他欠的债务已经高达五万元,根本不敢告诉父亲。毕业后,
他没有继续上学,而是谎称考上了技校,实际上整天泡在网吧和**里。功夫也没落下,
反而越发精湛。有**老板看中他的身手,雇他当保安,给他不错的薪水。
但他往往当天挣的钱,当晚就输在了赌桌上。十七岁生日那天,
父亲送给他一部新手机:“听人家说,现在年轻人都用智能手机。我娃也该有一个。
”向阳接过手机,内心绞痛——这部手机的价值,还不够他昨晚一局牌局的输赢。那天晚上,
他在**遇到一个神秘人。那人看他身手不凡,又急需用钱,
便给他指了条“明路”:去地下拳场打黑拳,一场能赚普通保安一个月的工资。向阳心动了。
第一场比赛,他对阵一个比他高大半头的对手。台下观众疯狂下注,多数人赌他输。
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三招之内就制服了对手。那晚,他赚了八千元。但不出所料,
这些钱很快又在赌桌上流失殆尽。十八岁来临之际,他已经欠下了三十多万元的巨债。
放贷的人不再客气,开始威胁要找他父亲的麻烦。向阳害怕了,他什么都可以不怕,
唯独怕父亲受到伤害。一个深夜,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发现父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
面前摊开着几张借款合同——不知怎么被父亲发现了。“这些...是真的吗?
”父亲的声音颤抖着。向阳低下头,默认了。长久的沉默后,父亲缓缓起身,
从床底拖出那个铁盒子。他打开盒子,里面只有几张零钱和一本存折。
父亲把存折递给向阳:“这是爸攒了半辈子的钱,本来想给你娶媳妇用的...先还债吧。
”借着手电筒的光,向阳看到存折上的数字:387***.25元。这是他父亲一生的积蓄。
那一刻,他仿佛被雷击中,浑身颤抖。他想起奶奶的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他何德何能,配得上父亲这般深沉的爱?“爸,这钱我不能要...”他的声音哽咽。
父亲硬把存折塞进他手里:“拿着。父债子还,子债父还,天经地义。只是向阳啊,
人生的路长着呢,不能总往歪路上走。”那晚,向阳彻夜未眠。天亮时分,
他收拾了几件衣服,留下一封信:“爸,我出去闯闯,不混出人样绝不回来。您保重身体,
欠您的,儿子一定加倍还上。”晨光熹微中,他踏上了不知去向的长途汽车。
窗外熟悉的街景渐行渐远,他想起老家的麦田,想起奶奶的话,
想起父亲粗糙的手和期盼的眼神。泪水模糊了视线,
但他心里却有一簇火苗在燃烧——那是悔过自新的决心,是重新做人的勇气。汽车驶向远方,
载着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和他沉重的过去,奔向未知的明天。
3 漂泊辗转长途汽车在晨雾中驶离车站,李向阳靠窗坐着,
目光茫然地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他不知道这辆车将开往何处,
也不知道自己该在哪里下车,只是单纯地想远离那个让他负债累累、无颜面对父亲的城市。
车厢内播放着过时的流行歌曲,邻座的大叔鼾声如雷,后排的婴儿不时啼哭。
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竟让向阳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至少在这一刻,他是自由的,
无人认识他,无人追债,也无人对他失望。车行六小时后,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停了下来。
司机喊道休息半小时,乘客们纷纷下车活动筋骨。向阳跟着人群下车,
站在路边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小镇的空气比城里清新许多,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让他想起了老家。“小伙子,买点吃的吧,自家做的烙饼。”一个老奶奶在路边摆着小摊,
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清澈明亮。向阳摸了摸口袋,只剩下几十块钱。他摇摇头,想走开。
“拿去吃吧,不要钱。”老奶奶硬塞给他一个烙饼,“看你这模样,是出远门吧?
年轻人出门在外不容易。”烙饼温热,散发着面粉和芝麻的香气。向阳眼眶一热,
差点落下泪来。他想起奶奶也曾这样,把热乎乎的烙饼塞进他的小背包里。“谢谢奶奶。
”他低声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老奶奶笑眯眯地看着他:“慢点吃,别噎着。
这是要去哪儿啊?”向阳噎住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去哪儿。老奶奶见状,
从保温瓶里倒出一碗水递给他:“不急,人生路长,总有去处。”半小时后,
汽车鸣笛催促乘客上车。向阳踏上踏板,回头看了眼那位老奶奶,她正低头整理着摊子,
白发在阳光下闪着银光。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这世界并非全然冷漠。车又行了两小时,
最终在一个地级市的长途汽车站停了下来。向阳随着人流下车,站在陌生的车站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