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档案库,位于基地最底层。
穿过数道需要虹膜、声纹、掌纹以及动态密码多重验证的合金闸门,当最后一扇厚度堪比银行金库大门的圆形气密门无声滑开时,陈默感到了窒息。
眼前的空间庞大得超乎想象,仿佛一个埋藏在地下的钢铁巨兽的腹腔。
穹顶高远,被冷白色的无影灯照亮。
无数高耸至顶的金属档案架如同沉默的黑色森林,整齐划一地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空气冰冷干燥,弥漫着纸张、油墨、微尘以及金属和电子设备混合的独特气味,还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时间本身凝固在此的沉寂感。
巨大的换气系统在头顶深处发出恒定的、低沉的嗡鸣,是这死寂世界里唯一持续的背景音。
档案架上的并非普通文件夹。
大量档案被封装在特制的铅灰色金属盒中,盒体厚重,表面蚀刻着复杂的编号和醒目的彩色危险等级标签:猩红的Ω(欧米茄)、幽蓝的Σ(西格玛)、暗黄的Θ(西塔)…一些盒体表面甚至能看到微弱的能量场屏蔽光晕在流转。
更多的则是成排的磁带、打孔卡片、老式缩微胶片卷轴,以及占据一整面墙、指示灯不断闪烁的庞大服务器阵列。
巨大的机械臂在轨道上无声滑动,精准地抓取着特定的档案盒或数据存储单元。
“归档者,你的工作区在Gam***区第七排。”
引导他的管理员声音平板,递给他一个带有屏幕的电子板。
“系统权限己开通。
第一个任务:整理分析编号XJ-87-03档案,关于三个月前新江某兵团农场发生的‘群体性癔症’事件。
一周内提交初步关联性分析报告。”
陈默的工作台嵌在档案架的凹槽里,像一个孤岛。
他启动终端,调出XJ-87-03档案。
报告内容看似详尽:数百名农场职工及家属在特定日期(农历七月十五)午夜后,集体报告看到“飘忽不定的白色人影”在营区游荡,伴有强烈的恐惧感和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心悸)。
医疗组诊断为“集体性暗示引发的应激障碍”,归因于当地流传的“鬼节”迷信和近期高强度劳作压力。
但陈默的职业本能让他捕捉到了不协调的细节。
他仔细翻阅目击者的原始陈述记录(这些记录被当作附录,显然未被主报告重视)。
一个关键点浮现:超过80%的目击者描述中,那些“白色人影”出现和消失的方向,都诡异地指向营地西侧天空中的同一片星域——即使当晚阴云密布,根本看不到星星。
其中一个牧羊人的描述尤为具体:“那些影子…是从‘蝎子尾巴’(指天蝎座尾部星群)下面那片黑里钻出来的。”
星域指向?
陈默皱紧眉头。
他调出当夜的气象数据、地质构造图,甚至查询了该区域历史上是否有陨石记录或特殊磁场报告,一无所获。
一种强烈的首觉告诉他,这绝非简单的心理暗示。
他尝试在档案库内部交叉检索关键词“星域”、“集体幻觉”、“坐标关联”,系统弹出了数个权限不足的提示框,但也意外地关联出一份标记为“低关注度”的旧档案碎片——一张模糊不清的卫星云图照片,拍摄地点正是那个兵团农场附近,日期正是事件发生当晚。
云图上一个极其微弱的、指向性的能量扰动波纹,与天蝎座尾宿的方向惊人地重合。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你注意到了星域指向?”
陈默一惊,回头。
一个穿着白色研究服、约莫西十岁、气质干练的女研究员站在他身后,胸前名牌写着“苏岚(Dr. Su) - 异常现象解析部”。
她的眼神锐利,带着审视。
“苏博士…”陈默有些局促。
“叫我苏岚就行。”
她的目光扫过陈默屏幕上那张卫星云图碎片。
“那份报告是敷衍了事的垃圾。
群体癔症?
哼。
你的发现方向是对的。
能量扰动…而且是周期性、带有指向性的。
类似的事件记录,在档案库里被刻意分散隐藏了。”
她似乎对陈默产生了一丝兴趣。
“跟我来,归档者。
带你看点‘干净’的报告看不到的东西。”
苏岚带着陈默穿过数道安检门,进入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分区。
这里的空气更加冰冷,带着消毒水的味道。
隔着厚重的铅化玻璃观察窗,陈默看到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实验室。
实验台上固定着一块拳头大小、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的暗红色石头。
“代号‘共情石’,”苏岚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话器传来,“接触者会短暂地、强烈地感知到附近生物体最强烈的情感波动。
低风险,但极具研究价值。”
实验室内,一名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名牌:林涛)在严格监控下,小心翼翼地戴上特制手套,将指尖轻轻触碰石头表面。
瞬间,林研究员身体猛地一震,脸上表情剧烈变幻——先是极度的悲伤,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接着又转为狂喜,最后定格为一种深入骨髓的、难以言喻的恐惧。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秒,他迅速移开手指,大口喘息,脸色苍白,眼神中残留着惊悸。
观察窗外的陈默,在那一瞬间,也感到一股冰冷刺骨的恐惧感如同实质的潮水般穿透玻璃,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那不是他自己的情绪,而是来自实验室内的强烈外溢!
他猛地后退一步,脊背撞在冰冷的墙壁上。
“感受到了?”
苏岚的声音很平静,“这就是‘回响’,异常物品能量场的被动外溢。
林研究员是局里少有的‘潜能者’,感知相对可控。
但每次接触后…”她指了指玻璃内,林涛正疲惫地揉着太阳穴,眼神深处似乎有某种冰冷的东西在沉淀,“…他都会说,能‘听到’那些情感碎片留下的‘冰冷的回响’在脑子里盘旋很久。
这就是代价。”
潜能者?
冰冷的回响?
陈默感到一阵眩晕。
749局的冰山,正在他面前缓缓浮出更多狰狞的轮廓。
回到“黑匣子”自己的工位,陈默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林涛眼中那残留的冰冷恐惧感,如同烙印。
他下意识地整理着桌面上散落的待归档文件,指尖碰到一份边缘焦黑卷曲、似乎是从火场中抢出的破损档案袋。
袋子标签模糊,只能辨认出“昆仑…勘探…记录…”几个残缺的字样。
鬼使神差地,他抽出里面仅存的几张残页。
大部分是烧焦的空白或无法辨认的字迹。
然而,在最后一张纸的背面角落,粘附着一小片烧焦的照片残角。
陈默小心地将它剥离下来。
照片残角上,是几个穿着老式勘探服的人。
其中一人戴着眼镜,气质儒雅,陈默在局里的荣誉墙照片上见过——那是己故的传奇科学家,李维扬教授,苏岚的导师。
他们站在一个巨大的、由某种非金非石的黑色材质构成的拱门前。
拱门表面刻满了与祁连山古墓青铜匣上风格类似的扭曲符号!
更让陈默瞳孔收缩的是,在拱门幽深的背景阴影里,似乎有一个极其巨大、模糊的、难以名状的轮廓…像是某种盘踞的肢体,又像是一只半睁开的、漠然俯视的巨眼!
照片边缘,还有一个模糊的、用特殊墨水写下的标记,像是一个变形的数字“7”和一把钥匙的符号叠在一起。
一股寒意顺着陈默的脊椎爬升。
昆仑…巨大的门…神秘的符号…阴影中的轮廓…还有这个奇怪的标记。
他立刻意识到,这片小小的残片,可能触碰到了749局某个最核心、最黑暗的秘密。
他迅速将残片夹进一本厚重的工具书里,手心己全是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