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清晨,李青禾缓缓睁开了双眼,透过房间小窗户看到窗外是蔚蓝的天空,这在现代是极为难得的。
耀眼而温柔的光束穿过窗户打在李青禾的床尾,今天又是个好天气呢!
李青禾撑起身下了床,来到院内。
能看见的是并排连着三间房,正中的是堂屋,装有***木门,此时正敞开着,正门正对着一张长桌上面供奉着原先从老家带来的祖先牌位。
中设一张西方桌,没有多余的雕花是李父自己做的用来吃饭待客,旁边的整齐搭着一摞长凳。
堂屋的左侧是客房,但因为是村里的外来户平时也没什么亲戚也没什么好友的,因此平时都闲着用作杂物房。
旁边挨着一间小厨房。
堂屋的右侧是李家父母的卧室,东面又起一间是李青禾的闺房。
值得一说的是整个院落虽是土墙,但能看出来维护得挺好,没有漏雨透风的地方。
整个院子也用两米高左右的土墙围了起来。
院子里是土夯的,一落雨少不了泥泞,因此从院门到房间还用石板铺了地。
“青禾,你醒了,娘做的饭还在锅里呢 ,你等等我去盛出来。”
李母看见李青禾出门了,连忙说道。
说罢就进了厨房。
李母娘家姓沈,名秋娘,以后在外就是李沈氏。
只知道是沈家小闺女,在家中名声极好,温柔大方干活麻利与李父是相亲认识的,当时两人是一见钟情,相见不久后就定了媒。
年后结婚,次年生下李青禾,在青禾五岁时老家发大水两家便往京都方向逃难,途中与两家亲戚走散,本想投奔在永安镇的亲戚,谁知亲戚己去京都发展,便在亲戚原先的落脚地落了户。
总的来说,穿越后的环境吃喝不愁,没有闹心的亲戚,家庭成员简单,倒挺适合李青禾这个打工人的,不出意外,以后就要在这生活一辈子了,可不想跟以前一样累死累活。
要知道,在现代上班最讨厌的就是维护各方的关系,看领导的脸色了。
如此,就要积极融入这个家庭啦!
“娘,我来帮你吧!”
“不用了,青禾,娘来就好,你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说起来李沈氏就是一阵后怕,前天中午闺女站在院中忽然就晕倒了,一晕就是一天,找了大夫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脉象一切正常确是怎么也醒不过来,好在是终于醒过来了,只是闺女眼底的小心没能逃过自己的眼睛。
此时的李母怎知一场风寒就要了自家闺女的命,此青禾己非彼青禾了。
不知道闺女是发生了什么事,醒来就和自己生疏了不少。
不过现在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得先让闺女填饱肚子。
李青禾自以为掩饰得很好,却不知道在父母面前孩子哪怕有一丝不对劲也能感受出来。
“娘,我好多了,现在就感觉睡得浑身发软,想多动动呢!”
李青禾边回话边把碗筷送到堂屋桌子上。
“娘,爹呢?”
李青禾疑惑地问道,早上起来就没看到李父。
“哦,你爹拿着我做好的干粮去打猎了,前些天看到有野猪的踪迹,想着在下雪前猎一头野猪腌肉吃呢!”
“我们先吃,你爹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呢!”
李母盛好了饭坐在桌边说道。
“啊?
野猪?”
李青禾惊呼。
“会不会有危险啊?”
野猪的力气可是很大的,在现代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原因野猪数量剧增,破坏农田,野猪伤人事件也有不少报道 ,因此,在李青禾心里野猪的危险性是可与老虎,狮子媲美的。
“放心吧,你爹有挖好陷阱,在陷阱里放上食物,等野猪掉进去就好了,可不会去抱着野猪打架。”
李母好笑道。
“哦,那就行。”
李青禾这下放心了,她还没见过李父呢,但在原主的记忆里李父也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可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受伤。
……在李母洗碗的空隙,李青禾问道:“娘,一会儿我们做什么呀?”
“一会儿去林子里找找桤木菌,稻子这几天就熟了,该有桤木菌了,多找一些晒干了冬日做汤或是炒着都好吃。”
李母不知发生了什么,闺女现在就像是好奇宝宝一样,没有了以前的生活记忆,只能再一点一点地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