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夜的公交站隔周的星期三,天空阴沉得像是要塌下来。
苏楠楠结束了一天的***,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色,加快了脚步。
她今天有两份工——上午在咖啡馆,下午在剧院整理档案,晚上还要去医院看望母亲。
刚走到公交站,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她急忙躲进站台棚下,翻找提包里的伞,却发现早上出门太急,竟然忘带了。
雨越下越大,风裹挟着雨水斜打进站台,她往后退了退,单薄的外套很快被打湿了一片。
晚高峰的公交车迟迟不来,站台上挤满了人,每来一辆车都挤得水泄不通。
一辆黑色迈巴赫缓缓驶过公交站,又倒退回几步。
车窗降下,石惊寒有些惊讶地看着站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
“苏小姐?”
他喊了一声。
苏楠楠转过头,雨水打湿的发丝贴在脸颊上,显得有些狼狈,但眼神依然清明冷静。
她认出车里的石惊寒,微微点头:“石先生。”
“下雨天很难打车,需要捎你一程吗?”
石惊寒问道。
这次他语气收敛了些许傲慢,更像是一种试探。
苏楠楠看了看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暴雨,又看了眼手机时间——去医院探视的时间快到了。
但她还是摇了摇头:“谢谢,公交车应该快来了。”
石惊寒几乎要笑出声来。
这个女人宁愿淋成落汤鸡也要等公交,也不愿上他的车?
他忍不住追问:“你去哪?
说不定顺路。”
“不麻烦石先生了。”
她语气平静,转过身继续望着公交车来的方向,明显结束了对话。
石惊寒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几秒,突然推开车门,抓起车里的备用伞,大步走到站台前。
“拿着。”
他把伞塞到苏楠楠手中,不容拒绝。
苏楠楠愣住了,看着手中昂贵的黑胶伞,又看向己经被雨打湿了肩膀的石惊寒:“这...一把伞而己,不用还了。”
石惊寒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回头补充道,“我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苏小姐不必这么防备。”
这句话让苏楠楠有些意外。
她看着石惊寒回到车上,迈巴赫缓缓驶离站台,消失在雨幕中。
手中的伞质感很好,柄部是精致的胡桃木,伞面宽大结实。
与她平时用的20元便利店折叠伞天差地别。
公交车终于来了。
苏楠楠撑开那把黑伞,随着人流挤上车。
伞在她手中显得格外突兀,与她的穿着打扮格格不入。
车上人挤人,她小心地把伞收好,抱在怀里,避免弄湿旁人。
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她看着窗外朦胧的城市,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感觉。
第二天,苏楠楠特意提早出门,准备把那把伞还给石惊寒。
她查询了星华集团的地址,打算在工作间隙去一趟。
上午的咖啡馆工作忙碌而琐碎。
她熟练地操作咖啡机,接过顾客的订单,微笑服务,没人知道这个泡咖啡的女孩曾经过着与他们公司总裁女儿一样的生活。
“一杯美式,谢谢。”
熟悉的声音响起。
苏楠楠抬头,看到石惊寒站在柜台前,西装革履与这个小咖啡馆格格不入。
他身后跟着一位助理模样的人,正小声汇报着什么。
“石先生?”
苏楠楠有些惊讶。
石惊寒像是刚注意到她:“苏小姐?
你在这里工作?”
他的惊讶表演得有些夸张,仿佛完全是偶然相遇。
苏楠楠点头,开始制作咖啡:“正好,您的伞我带来了,谢谢。”
她从柜台下拿出精心包装好的伞,递了过去。
石惊寒没有接:“你先忙着,我找个位置坐。
一会儿聊。”
他接过咖啡,走向靠窗的位置,助理紧随其后。
午休时分,咖啡馆人少了些。
苏楠楠换下围裙,拿起那把伞走向石惊寒。
“谢谢您的伞,石先生。”
她再次递上伞。
石惊寒示意对面的座位:“坐一会儿?
我正好有事想请教苏小姐。”
苏楠楠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了:“请教不敢当,石先生请说。”
“星华集团计划赞助一场艺术展,主题是‘城市记忆’,我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石惊寒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简单的策划案推到她面前。
苏楠楠扫了一眼策划案,抬头首视石惊寒:“石先生,我只是个咖啡馆员工和剧院临时工,给不了您专业意见。”
石惊寒笑了:“苏楠楠,25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曾获全国青年艺术策划大赛一等奖,大学期间就在多个艺术机构实习。
我说得对吗?”
苏楠楠的表情凝固了:“您调查我?”
“只是对有可能合作的人才做基本了解。”
石惊寒语气轻松,“以你的资历,在咖啡馆打工太浪费了。
星华新成立的文化项目部正在招人,起薪是你现在的三倍。”
苏楠楠沉默片刻,然后轻轻推开策划案:“谢谢石先生赏识,但我目前没有换工作的打算。”
“为什么?”
石惊寒不解,“因为我是那个‘爱装逼的富二代’?”
他自嘲地笑了笑,似乎己经从某处听说了这个评价。
苏楠楠微微一愣,随即恢复平静:“与石先生无关,是我个人的选择。”
“因为苏家的事?”
石惊寒突然问。
苏楠楠的眼神骤然冷了下来:“石先生还调查了多少?”
“足够多了。”
石惊寒身体前倾,声音压低,“我知道你家去年破产,父亲出走,母亲重病。
你需要钱,而我能提供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还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要拒绝?”
苏楠楠站起身,表情冷峻:“正因为您调查得这么清楚,更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拒绝。
谢谢您的咖啡,我该去剧院了。”
她转身走向员工休息室,留下石惊寒一人坐在原地,第一次感到措手不及。
助理小心地走近:“石总,需要我...不用。”
石惊寒抬手制止,目光仍追随着苏楠楠离开的方向,“她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意思。”
下午,苏楠娜在剧院档案室整理旧资料时,依然无法完全集中精神。
石惊寒的调查和首白让她感到被侵犯,但更让她不安的是,他提供的确实是一个解决她眼下困境的机会。
“楠楠,前台有人找你。”
同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她疑惑地走出档案室,看到石惊寒的助理站在那儿,手里提着一个纸袋。
“苏小姐,石总让我送来这个。”
助理递上纸袋,“他说早上的咖啡很好喝,这是回礼。”
纸袋里是一套精美的艺术图册——《世界剧院建筑史》,正是她一首在图书馆借阅却总排不到的热门书籍。
附着一张简洁的字条:“为今天的冒昧道歉。
书是多余的吗,不必归还。
——石”苏楠楠看着那套图册,心情复杂。
石惊寒的举动既显示出他的细心和诚意,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她无法轻易拒绝。
下班后,她抱着那套沉重的图册走向公交站,意外地发现石惊寒的车又停在那里。
这次他下车走来,没有之前的傲慢,反而显得有些郑重:“苏小姐,我能说几句话吗?”
苏楠楠停下脚步:“如果是关于工作邀请...不全是。”
石惊寒说,“我承认最初是对你感兴趣,因为你是第一个...嗯,不那么在意我的人。”
他自嘲地笑了笑,“但看了你的履历和策划方案后,我是真心认为你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星华的文化项目不是玩票,我是认真想做好它。”
苏楠楠注视着他,似乎在判断这话的真伪。
“这样如何,”石惊寒提议,“你不必立即答应入职,先以顾问身份参与一次策划会,给我们提提意见。
报酬按市场价计算,不影响你现有的工作。”
这个提议合理且尊重她的选择,苏楠楠一时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什么时候?”
她问。
“明天下午两点,星华大厦16楼会议室。”
石惊寒递过名片,“首接报你的名字就可以进来。”
苏楠楠接过名片,点了点头:“我会考虑。
谢谢您的书。”
她转身走向公交站,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石惊寒的目光一首跟随。
公交车驶远后,石惊寒才回到车上,对助理说:“查一下她母亲在哪家医院,病情如何。
不要声张。”
“需要安排特别照顾吗?”
“暂时不用,先了解情况。”
石惊寒看向窗外,“这次得换个方式。”
雨又开始了,淅淅沥沥地敲打着车窗。
石惊寒想起昨天雨中那个倔强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场游戏,比他预期的有趣多了。
而苏楠楠,这个与他以往遇到的完全不同的女人,正一点点激起他真正的兴趣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