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其它小说 > 善堂银饰

善堂银饰

女娲娘娘1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女娲娘娘1”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善堂银饰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其它小慈安堂李若兰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夫君走得给我留下了泼天的富贵和一句遗言:“别信信”沈若全京城最富庶的商户遗没别的爱就喜欢看账账平我心里就舒夫君周年我寻思着做点善给他积点阴于我盯上了京城最有名的“慈安堂”。主持善堂是承恩侯夫人李一位八面玲珑的诰命夫京中贵无不以能入慈安堂为捐钱的门槛踏破孩子们的日子却不见她们的是绣在锦袍上的凤看着华不顶饿...

主角:慈安堂,李若兰   更新:2025-09-23 20:15:0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夫君走得早,给我留下了泼天的富贵和一句遗言:“别信人,信账。”

我,沈若思,全京城最富庶的商户遗孀,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看账本。账平了,我心里就舒坦。

夫君周年祭,我寻思着做点善事,给他积点阴德。于是,我盯上了京城最有名的“慈安堂”。

主持善堂的,是承恩侯夫人李氏,一位八面玲珑的诰命夫人。京中贵妇,无不以能入慈安堂为荣,捐钱的门槛踏破了,孩子们的日子却不见好。

她们的善,是绣在锦袍上的凤凰,看着华丽,不顶饿。

我的善,是实打实的银子,砸下去,要听见响。

李夫人说,佛祖法身蒙尘,需要信众捐钱重塑金身,功德无量。

我看着她满头的珠翠,笑了。

我对她说:“夫人,比起让佛祖添新衣,我觉得,让堂里的孩子们先穿上冬衣,似乎更为迫切。佛祖大慈大悲,想必不会跟一群光屁股的孩子计较这些。”

从那天起,这善堂里的风,就变了味儿。

她们想用我的钱,铺就她们青云直上的路。

可她们不知道,我的每一文钱,都有我自己的脾气。

踏进慈安堂大门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味儿。

不是穷人家那种酸腐味,也不是单纯的霉味。是一种很奇怪的味道,混着劣质的檀香、淡淡的药草,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陈旧脂粉的气息。

这里不像个善堂,倒像个被人遗忘的后宅院子。

我的丫鬟阿巧跟在我身后,她不懂这些,只是扯了扯我的袖子,压低声音说:“夫人,这地儿可真够……清净的。”

我没说话,眼睛看着院子。

院子很大,青石板铺的路,缝里长着青苔。几个孩子缩在墙角晒太阳,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单衣,一个个面黄肌瘦,看见生人,眼神怯怯的,像受惊的兔子。

京城的十月,已经很凉了。

管事的刘妈妈很快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笑,那笑意却没到眼睛里。她身上穿着半旧的绸缎衣裳,头上还插着根银簪子,不像个伺候人的,倒像个管家婆。

“哎哟,是沈夫人吧?我们夫人念叨您好几天了,快请进,快请进。”

她口中的“我们夫人”,就是承恩侯夫人,李若兰。这慈安堂,就是她牵头,联合京中一众贵妇办起来的。名声在外,都说李夫人是活菩萨。

我今天来,就是想当个捐钱的善人。

我夫君,裴济,一年前走的。他是个顶尖的商人,算盘打得比谁都精。临终前,他拉着我的手,没说让我照顾好自己,只说了一句:“若思,别信人,信账。”

我记住了。

我被请进了正堂。

堂屋里很宽敞,摆着八仙桌,太师椅,墙上挂着字画。一股浓郁的檀香味扑面而来,是从桌上那个半人高的铜制香炉里散出来的。这香炉,一看就价值不菲。

刘妈妈给我上了茶,茶水清香,是上好的雨前龙井。

我端起茶杯,没喝,只用杯盖撇着浮沫。我问她:“堂里现在有多少孩子?”

刘妈妈立刻回答:“回沈夫人的话,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六个。都是些可怜人,没爹没娘的。”

“平日里吃些什么?”

“自然是吃得饱的。早晚是稠粥,中午是白米饭配一荤一素。我们夫人心善,绝不会亏待了这些孩子。”她嘴上说着,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我点点头,说:“我想去厨房看看。”

刘妈妈的笑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原状。“哎哟,沈夫人,厨房那种油腻地儿,哪是您该去的?仔细熏着您的衣裳。您放心,咱们这儿干净着呢!”

我把茶杯放下,声音不大,但很清楚。

“我夫君以前常说,看一家铺子好不好,别看门脸,要看后厨和茅房。我想,善堂也是一个道理。”

刘妈妈脸上的笑彻底挂不住了。她大概没见过我这种捐钱的。以往来的贵妇们,都是在正堂坐坐,听她汇报几句,放下银票,就心满意足地走了,回去还能得个乐善好施的美名。

可我不是她们。我是商户人家出身,我只信我眼睛看到的。

她磨蹭了半天,还是带我去了厨房。

厨房很大,收拾得倒还算干净。两口大锅立在那,其中一口正温着火,里面是下午给孩子们的粥。

我走过去,让阿巧揭开锅盖。

一股稀薄的米汤味飘出来。锅里确实是粥,但那粥,清得能照出人影。米是米,水是水,根本没熬到一起。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一锅米汤饭。

我用勺子舀起一勺,里面飘着几粒米,还有两三片蔫黄的菜叶。

这就是刘妈妈口中的“稠粥”?

我回头看她。她眼神躲闪,不敢跟我对视,嘴里强辩道:“这……这是下午的点心,给孩子们润润肠胃的,晚上的粥,稠着呢!”

我没戳穿她。

我放下勺子,又问:“孩子们的住处呢?”

刘妈妈的脸色更难看了。

她带着我去了后院的东西厢房。厢房很长,一溜排开。推开一间门,一股潮湿的霉味冲了出来。

屋里摆着十几张通铺,铺上是薄薄的褥子,叠着同样薄的被子。被褥都发黑了,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摸上去潮乎乎的。

屋里没有炭盆。

“天还……还不太冷,生炭火早了点,孩子们火力旺,不怕。”刘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小。

我走到一张铺前,看到枕头边放着一个破了口的布老虎,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我伸手摸了摸,布老虎是凉的。

我转身,看着刘妈妈,慢慢地说:“刘妈妈,我今天来,是真心想捐些钱物。不过,我想亲自把东西交到孩子们手上。”

“这……这不合规矩啊,沈夫人。”刘妈妈急了,“善款都是要入公账的,由我们夫人统一调配。您这样,我没法跟夫人交代。”

“那就不劳你交代了。”我语气依旧平淡,“我会亲自跟李夫人说的。阿巧,记下来。先捐一百床新棉被,一百套冬衣。再捐五百斤新米,一百斤猪肉,十车过冬的银骨炭。告诉采买,东西都要最好的,三天内送到。我亲自来点收。”

刘妈妈的脸,白了。

她知道,我这不是捐赠。

我这是在打她的脸,也是在打李夫人的脸。

我没再理她,带着阿巧转身就走。

走出慈安堂大门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那几个在墙角晒太阳的孩子,还缩在那里。其中一个最小的,正在咳嗽,咳得小脸通红。

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却没有一点温度。

我知道,这碗兑了三碗水的粥,只是个开始。这善堂里藏着的猫腻,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我夫君教我的,信账,别信人。

现在我要看看,这慈安堂的账,到底是怎么做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