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路灯,付流司第一次,正眼打量着他亲缘上的妹妹的脸。
圆脸尖下巴,大眼,鸭舌帽盖着一头到腰间的长发,微微带着卷。个子不高,甚至可以说有点矮,骨肉倒是匀称细长。
仰头看着他时,薄薄的眼皮上撑起一道褶,眼眶冒出点水光,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
但脸上又很明显的写着她此刻的情绪——
“不是吧姐这就破产了这操蛋的人生现在回港都还来得及吗好像来不及了那就这样吧”
于是水光褪去。
她就这样生动快速地把自己哄好了。
付流司抱着臂,“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
付琉七需要好消息来急救一下心脏,“好的吧。”
“好消息是,我上班的地方——一个网吧,老板是我。”
付琉七愣了半晌,上下打量他一眼,不是很相信的样子。
但还是给足情绪价值的“哇”一声,纤细的手放在一起使劲拍了拍,赞叹道:“我哥哥真是年轻有为。”
“坏消息是不赚稳赔。”
掌声一下停了,“赔了多少?”
“总之要再赔下去……”
付流司扫了一眼身后的二层平房,声音冷静不像假的:“房子抵押,室友发卖。我去乞讨,你去要饭。”
“……………………”
付流司看到她脸都吓灰了,懒懒地嗬一声,绕过她离开。
人刚走远,楼上立马传来一声轻笑。
付琉七抬起头,看到二楼开着窗,迟川祈站在窗前,背后灯开的很暗。
这人,笑点低还是怎么着,这么爱笑。
付琉七指着她哥离开的方向问,“他骗我的吧?是吧?”
“唰”一下,迟川祈把窗户关了,声音一下变闷,但依旧能让她听清楚:
“不跟没我微信的人讲话。”
“……”
一个两个的都是神经病。
-
付琉七洗过澡,躺在床上,已经是夜里十一点。
她再一次点开了微信的好友申请页面,卷毛小狗依旧安安静静地趴在最上面。
同住一个屋檐下,加个联系方式确实比较方便。
她点了通过,备注规规矩矩地写了迟川祈。
原本以为这个时间他应该已经睡了,没想到刚加上去,他就发来条消息。
前四个字倒是真的。
看着无厘头的一句话,但付琉七很快就反应过来指的是她哥那句“房子抵押”。
不等她往严重的方向想,迟川祈又发来一句话。
但再赔下去的假设应该不会成立。
付琉七有点放心了。
她回了个“哦”,又点开跟妈妈的对话框。
手指在键盘上停了一分钟两分钟,感觉不管发什么她应该都不会回,正要退出时,屏幕上忽然弹出了妈妈打来的电话。
付琉七几乎是受宠若惊地点了接听。
女人稍显疲乏的声音传出,“七七,在哥哥家住的还习惯吗?”
也不管她能不能看见,付琉七点点头,“还行。”
蒋媛:“跟哥哥相处的什么样?”
“……”
付琉七不知道怎么形容。
她跟付流司这个夜猫子见面的次数还没跟迟川祈见的次数多。
最后憋出句,“有来有往吧。”
蒋媛沉默着,付琉七自己找起了话题,“哥哥家里有个每天过来做饭的阿姨,人特别好,做饭先问我想吃什么,出去还给我买了水果。哦对,哥哥还有个室友,人也……不错吧。”
蒋媛奇怪地问,“你说你哥还有个室友?可他说他一个人住,是男生还是女生?”
付琉七没想到她不知道这码事,心里一惊,下意识扯了谎,“不是!”
“不是室友,我说错了,是哥哥的朋友。”
“昨天下大雨了,他就暂住了一宿。”
蒋媛没有在意,“哦,这样,那你早点休息,一号就开学了,你哥那成绩我是指望不上的,你可得好好学习。”
刚从喉间溢出一声“嗯”,对面已经把电话挂了。
付琉七下床,又去把学校信息翻来看了看。
白底黑字印得清清楚楚,开学日期是9.3。
-
因为马上开学,付琉七每天都是十一点睡十点起,非常珍惜仅剩的睡懒觉机会。
这也就导致了接下来好几天她都没见过付流司。
他在网吧里值夜班,在家待着的时间刚好跟她的活动时间错开,他的吃饭时间也完全不规律,偶尔下楼觅食,也是把冰箱里许姨给他打包好的饭菜加热一下,拿到楼上吃。
迟川祈也不常下楼,但他作息应该挺规律的,许姨做好饭一喊,人就下来了。
不过,吃饭时也是各玩各的手机,没有其他交流。
三个人组了群,群里每个人发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出来吃饭。
付琉七觉得这样界限分明就挺好的。
一直到八月最后一天,午饭时间,三个人难得聚齐了。
迟川祈和付流司在聊天,“蚊子说晚上组了个局,开学前最后一次了,就在网吧旁边,问你来吗?”
付流司没回答,先问,“都谁去?”
“不太清楚,实验一中二职的都有吧,订的中包厢。”
付流司嗤一声,“也不怕打起来。”
迟川祈有几分懒散,“怎么会,实验和一中有几个能打的,最多也就是嘴上攀比一下学校,最后二职以不用写作业赢了比赛。”
“不去,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睡觉。”
迟川祈点点头,颇为赞成。
付琉七在旁边听他们讲八卦听得起劲,饭都忘了扒。
直到餐桌下的脚被人踢了一下,回过神,抬头发现两个人都在看她。
付流司问:“你想去吗?”
付琉七没想到自己也会收到邀约,愣了愣,指着自己问:“我去干嘛。”
“提前认识几个新同学。”
付琉七不太感兴趣,但她挺想趁机去付流司开的网吧看看,闻言有些犹豫。
迟川祈在旁边补充,“你学校还挺多女生的,去了不会无聊。”
付流司吃掉碗里最后一口饭,“慢慢想吧,下午给我信。”
“去的话让迟川祈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