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声刚过三更,楚明澜披了件墨色斗篷,悄无声息地出了景阳宫。
白日里热闹的宫道此刻空无一人,只有檐角宫灯在风中微微晃动,投下摇曳的光影。
梅林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幽深。
楚明澜刚踏入林间,就听见身后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她猛地转身,却见贵妃沈氏独自一人站在梅树下,月白色的衣裙几乎与月色融为一体。
"娘娘。
"楚明澜福身行礼,心跳如鼓。
贵妃抬手示意她起身:"不必多礼。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铜匣,"这个,你父亲托我转交给你。
"楚明澜接过铜匣,触手冰凉。
匣子上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机关。
"家父与娘娘...?
""旧识。
"贵妃唇角微扬,"三年前北疆战事,你父亲曾救过我一命。
"她抬手折下一枝梅,"那时我还是沈家大小姐,随父亲去边关犒军。
"楚明澜指尖微颤。
父亲从未提过这段往事。
她小心地打开铜匣,里面是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镇北"二字。
"这是...""调动镇北军旧部的信物。
"贵妃声音压得更低,"你父亲在军中的心腹,如今分散在宫中各处。
这令牌可以让他们听你调遣。
"楚明澜握紧令牌,忽然明白父亲送她入宫的真正用意。
不是要她争宠保命,而是要她在这深宫中重建势力,为楚家***铺路。
"为什么帮我?
"她首视贵妃的眼睛。
贵妃轻笑:"各取所需罢了。
我需要一个盟友,而你需要靠山。
"她抬手为楚明澜拢了拢斗篷,"德妃是皇后的人,她父亲是当年构陷你父亲的御史。
"一阵寒风掠过梅林,吹落几片花瓣。
楚明澜忽然想起白日里那张纸条——"小心德"。
"今日凤仪宫那出戏...""试探。
"贵妃淡淡道,"皇后想看看新入宫的嫔妃中,谁最可能成为威胁。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楚明澜一眼,"你表现得很好,既不过分谦卑,也不露锋芒。
"远处传来打更声,贵妃神色一凛:"该回去了。
记住,令牌的事不可让第二人知晓,包括你的贴身丫鬟。
"楚明澜将铜匣藏入袖中,忽然想起一事:"娘娘,景阳宫的刘选侍...""刘玉儿?
"贵妃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她不是选侍,是当年镇北军副将刘毅之女,冒名顶替入宫的。
"她顿了顿,"此人可用,但不可全信。
"回到景阳宫,楚明澜在灯下仔细端详那枚令牌。
令牌背面刻着细小的符号,像是某种暗记。
她忽然想起父亲教过她的军中暗语,试着按特定顺序按压那些符号。
"咔嗒"一声,令牌底部弹开一个小暗格,里面藏着一张薄如蝉翼的绢纸。
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人名和职务,有些名字后面还标注着"御膳房"、"尚衣局"等字样。
楚明澜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人遍布六局二十西司,甚至有几个在御前伺候。
父亲竟在宫中埋了这么多暗桩。
"小姐?
"青霜在门外轻声唤道,"您醒着吗?
刘选侍送来的点心..."楚明澜迅速收好令牌:"进来吧。
"青霜端着一碟桂花糕进屋,脸上带着困惑:"刘选侍说,这是特意按北疆口味做的,说是...说是故人风味。
"楚明澜心头一震。
北疆口味?
这是在暗示她的身份。
她拿起一块桂花糕,发现糕点上用蜜糖画了个极小的马蹄印——镇北军的标志。
"青霜,明日我们去拜访刘选侍。
"楚明澜咬了一口桂花糕,甜中带着北地特有的沙枣香,"带上那罐大红袍。
"翌日清晨,楚明澜刚梳妆完毕,李公公就急匆匆赶来:"才人,皇上今早翻了您的牌子,午时驾临景阳宫!
"青霜又惊又喜,楚明澜却心中一沉。
昨日才见贵妃,今日皇上就来,未免太过巧合。
"有劳公公通传。
"她塞给李公公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不知皇上近来喜好如何?
"李公公掂了掂荷包,压低声音:"皇上近来喜听琵琶,尤爱《阳春白雪》。
"楚明澜心中了然。
她十岁就师从北疆第一琵琶手,这事知道的人不多,但绝非秘密。
皇上驾到时,楚明澜己换上一袭天水碧的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
她跪在殿门前迎驾,听见脚步声停在面前。
"平身。
"楚明澜抬头,第一次看清这位年轻帝王的面容。
剑眉星目,气度雍容,与想象中不同,皇帝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
"听说楚将军的女儿入宫了,朕特地来看看。
"皇上径自走入内室,在窗前坐下,"这景阳宫倒是清静。
"楚明澜亲自奉茶:"寒舍简陋,委屈皇上了。
"皇上接过茶盏,忽然问道:"会弹琵琶吗?
""略通一二。
""那就弹一曲吧。
"楚明澜取来早己备好的琵琶,指尖轻拨琴弦。
她选的不是《阳春白雪》,而是北疆民谣《大漠谣》。
这首曲子讲述的是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琴音苍凉悲壮。
一曲终了,殿内寂静无声。
皇上凝视着她,眼中情绪难辨:"为何选这首?
""妾身...思念北疆。
"楚明澜低眉顺目,"幼时随父驻守边关,常听军中将士唱此谣。
"皇上沉默良久,忽然起身:"明日搬到长春宫后殿吧,那里离御花园近些。
"说完便起驾离去,留下满室龙涎香的气息。
青霜欣喜若狂:"小姐!
长春宫可是好地方,多少嫔妃求都求不来!
"楚明澜却眉头紧锁。
皇上的态度太过蹊跷,那首《大漠谣》本是为了试探,却意外得了圣心?
她不信天家有这么简单的好意。
"收拾东西吧。
"她轻声道,"记得把刘选侍送的桂花糕带上。
"搬入长春宫的路上,楚明澜的轿辇经过御花园。
忽然一阵风吹起轿帘,她看见德妃和一个小太监在假山后窃窃私语。
那小太监的侧脸,竟与昨日在凤仪宫被杖责的宫女有七分相似。
楚明澜心头警铃大作。
德妃、皇后、失踪的禁步、被杖责的宫女...这些碎片在她脑中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图景。
长春宫比景阳宫华丽许多。
楚明澜刚安顿下来,就有太监送来皇上赏赐——一把上好的紫檀木琵琶。
"才人好福气。
"送礼的太监谄笑道,"皇上可是头一回这么抬举新入宫的娘娘。
"楚明澜抚过琵琶光滑的琴身,在琴底摸到一道细微的凹痕。
借着更衣的机会,她仔细检查,发现凹痕组成一个"慎"字。
皇上这是在...提醒她?
夜深人静时,楚明澜取出令牌和琴底发现的字迹,思绪万千。
贵妃、皇上似乎都知道些什么,而德妃与皇后的举动也透着古怪。
这座深宫里,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窗外忽然传来三声猫叫,接着是两下叩窗声。
楚明澜警觉地握紧令牌,悄声走到窗前。
"谁?
""北风卷地白草折。
"窗外人低声道。
楚明澜浑身一震。
这是镇北军的接头暗号!
她深吸一口气,对上下句:"胡天八月即飞雪。
"窗缝里塞进一张纸条。
楚明澜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刘玉儿危,速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