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一只绣花鞋的秘密讲述主角李明林小雨的爱恨纠作者“荒诞不经的大岳”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林小雨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灰尘在斜射的阳光中翩翩起祖母去世已满一个这座位于江南古镇的老宅终于不得不面对被清理的命作为家里唯一学设计并且“对旧物有感情”的孙这项任务自然落在了她的肩“先把不要的东西都清理出有价值的留没用的就扔了”母亲在电话里嘱咐背景音里还能听到两岁侄女的哭闹林小雨嗯了一匆匆挂断电她站在老宅的天井环顾这个充满童年记忆的地心中...
主角:李明,林小雨 更新:2025-09-26 10:44:2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小雨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灰尘在斜射的阳光中翩翩起舞。祖母去世已满一个月,
这座位于江南古镇的老宅终于不得不面对被清理的命运。
作为家里唯一学设计并且“对旧物有感情”的孙女,这项任务自然落在了她的肩上。
“先把不要的东西都清理出来,有价值的留着,没用的就扔了吧。”母亲在电话里嘱咐道,
背景音里还能听到两岁侄女的哭闹声。林小雨嗯了一声,匆匆挂断电话。
她站在老宅的天井中,环顾这个充满童年记忆的地方,心中泛起一阵酸楚。祖母走得突然,
但安详。九十高龄,在睡梦中离世,算得上是喜丧。
可林小雨总觉得祖母还有许多未来得及讲述的故事,随着她的离去,永远成了谜。
整理工作从客厅开始。老式八仙桌、太师椅、雕花橱柜,每一件家具都承载着时光的印记。
林小雨仔细擦拭着每一件物品,仿佛在抚摸过去的岁月。午后,
当她打开祖母卧室那个沉重的樟木箱子时,一股樟脑丸和旧时光混合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
箱子里整齐叠放着祖母的衣物,最上面是一件藏青色真丝旗袍,领口绣着精致的梅花。
林小雨记得祖母曾说过,这是她四十岁生日时祖父特意请苏州师傅定做的。她轻轻拿起旗袍,
下面露出一双用红布仔细包裹的物件。解开红布,是一双绣花鞋——深蓝色的缎面上,
用金银丝线绣着鸳鸯戏水图案,鞋尖各缀着一颗小巧的珍珠,虽然年代久远,仍不失光泽。
林小雨怔住了。这双鞋太新了,几乎看不出穿过的痕迹,与祖母节俭的性格格格不入。
更奇怪的是,鞋的样式明显是婚鞋,可祖母的婚鞋她见过,是一双普通的红色布鞋,
现在还摆在老宅的展示柜里。她翻来覆去地查看这双鞋,
终于在左鞋的内侧发现了一处微微凸起。小心翼翼地拆开鞋垫,下面藏着一封泛黄的信件。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着一行娟秀的字迹:“致五十年后的我们。
”林小雨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轻轻打开了信封,
取出里面已经脆弱的信纸。“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请不要悲伤,
我活过了充实的一生。这双绣花鞋,藏着我对一段往事的纪念,
也是我一直想告诉你祖父的秘密...”信的内容到此中断,后半部分被人为地撕去了。
林小雨翻到信纸背面,只有一行小字:“真相在镜中。”这是什么意思?祖母想要传达什么?
那个秘密又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在林小雨脑海中盘旋。她重新检查绣花鞋,
里里外外仔细查看,却再没有其他发现。“镜中...”林小雨喃喃自语,
目光在房间里搜索。祖母卧室里确实有一面老式梳妆镜,就摆在靠窗的梳妆台上。
她走到镜前,仔细观察起来。这是一面典型的民国时期梳妆镜,木制框架上雕刻着牡丹花纹,
镜面已经有些模糊,边缘处还有几处黑斑。林小雨上下检查,试图找出可能藏东西的暗格,
却一无所获。天色渐暗,老宅里灯光昏暗。林小雨决定先把绣花鞋和信带回家仔细研究。
她将其他物品归类整理好,锁上老宅的门,驱车返回市区自己的公寓。接下来的几天,
绣花鞋的秘密一直萦绕在林小雨心头。她尝试了各种方法,
甚至请来学文物保护的朋友帮忙检查镜子,都没有进展。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
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一切。那个周末,林小雨带着绣花鞋去拜访姑婆——祖母的妹妹,
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一些线索。九十二岁的姑婆精神不错,但记忆力已经大不如前。
她抚摸着绣花鞋,眼中闪过异样的神色。“这鞋...我好像见过。”姑婆喃喃道,
“是你祖母的宝贝,从不让人碰。”“您知道这鞋的来历吗?”林小雨急切地问。
姑婆摇摇头,又点点头,
了回忆:“你祖母年轻时...战乱年代...她去过重庆...那时候...”话未说完,
姑婆就疲倦地闭上了眼睛,护理人员示意探访时间到了。林小雨失望地离开,
但“重庆”这个线索让她看到了希望。回家后,她开始翻找祖母留下的所有老照片和物品,
希望能找到与重庆相关的证据。在一本旧相册中,
她发现了一张从未注意过的照片——年轻的祖母站在一座被炸毁的建筑前,神情坚毅,
身上穿的正是那件藏青色旗袍。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民国三十年,重庆防空洞外。
”民国三十年是1941年,那时祖母才二十岁。林小雨记得家族传说中,
祖母年轻时曾在西南联大求学,但关于这段经历,祖母从来不愿多谈。随着调查的深入,
林小雨在家族档案中发现了一个名字——江远帆。在一张西南联大师生的合影背面,
祖母用铅笔轻轻写着:“与远帆于联大校园,此生最快乐的时光。”江远帆是谁?
为什么从未听家人提起过?林小雨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了。她开始查阅历史资料,
甚至联系了西南联大纪念馆,希望能找到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与此同时,
林小雨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与丈夫李明的感情近年来日渐淡漠,
两人从大学时代的甜蜜恋人,变成了如今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沟通越来越少,
各自忙碌于事业,连一起吃饭都成了奢侈。“我们需要谈谈。”一天晚上,李明回到家,
神情严肃地对林小雨说。林小雨正专注于研究绣花鞋的秘密,头也不抬地应道:“等会儿,
我正忙着。”“你总是忙!”李明突然提高了声音,“忙着工作,忙着研究你祖母的遗物,
就是没时间忙我们的事!”林小雨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丈夫。李明很少如此情绪化。
“我们怎么了?”她放下手中的放大镜,问道。“我们?”李明苦笑一声,
“我们还像是夫妻吗?你已经连续三周周日都在老宅或图书馆了,
我们连一起看场电影的时间都没有。”林小雨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李明说得对,
她确实沉浸在祖母的秘密中,忽略了丈夫的感受。“对不起,”她轻声说,
“我只是...觉得这个秘密很重要。”李明叹了口气,
语气软了下来:“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但我们的婚姻也很重要,不是吗?”那晚,
他们谈了很长时间,是近半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李明坦言自己感到被忽视,
林小雨则承认工作压力和对婚姻的焦虑让她不自觉地逃避到对祖母遗物的研究中。
“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李明握住林小雨的手,“不管是婚姻的问题,
还是绣花鞋的秘密。”林小雨感动地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第二天是周末,
他们一起去了老宅,决定从头开始搜查祖母的房间。“镜中...”李明站在梳妆镜前沉思,
“会不会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镜子?”“什么意思?”林小雨问。
“也许是指反射、对称或者倒影的概念。”李明说着,突然眼睛一亮,
“或者是‘镜’字的同音字?比如‘静’?老宅里有叫‘静’的地方吗?”林小雨思考片刻,
突然想起祖母常说的“静室”——那是老宅后院一间小佛堂,祖母生前每天都会去那里冥想。
两人立刻前往静室。这是一间简朴的小房间,只有一尊观音像、一个蒲团和一个小香案。
房间西墙挂着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静观自在”四个大字。
“这是祖母最喜欢的字画,”林小雨说,“她常说心静才能看清事物本质。
”李明走近仔细查看这幅字画:“镜中...静中...会不会有联系?”他轻轻取下画框,
检查背面,却什么也没有发现。林小雨失望地叹了口气,正准备把画挂回去,
突然注意到墙上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小暗格。“等等!”她阻止了李明,
小心地摸索着那块墙板。果然,一块木板微微松动。她轻轻撬开它,里面藏着一个铁盒。
铁盒已经锈迹斑斑,但保存完好。林小雨颤抖着打开盒盖,
里面是一叠整整齐齐的信件和一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他们坐在静室的地板上,
开始阅读这些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文字。随着阅读的深入,
一段被时光掩埋的往事缓缓展开...日记属于祖母林婉如,从1939年开始记录,
那时她刚满十八岁,是浙江大学的学生。随着战火蔓延,她随校南迁,最终到达昆明,
进入西南联大学习。在联大,她遇到了江远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教授,教授中国文学。
日记中充满了对江远帆的崇拜和渐渐萌生的爱意。他们一起讨论诗词,
一起在战火中坚持学术理想,彼此相爱了。然而,这段感情面临着重重阻碍。
江远帆比林婉如大十二岁,且家族早已为他定下婚约。更重要的是,战乱年代,
个人情感在国家和民族存亡面前显得如此渺小。1941年,林婉如随一批师生转移至重庆,
而江远帆则奉命留守昆明。临别前,他送给林婉如一双绣花鞋作为信物,
承诺战争结束后就解除婚约,与她在一起。“这双绣花鞋是他家传的,
”林婉如在日记中写道,“他说,
每一代江家的男子都会将这双鞋送给心爱的人作为定情信物。鞋面上的鸳鸯象征永不分离。
”在重庆期间,林婉如经历了日军的大轰炸,亲眼目睹生死无常。
她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爱情的意义。就在这时,
她收到了江远帆订婚的消息——为了不连累她,他选择了履行家族责任。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