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爆炸案震惊全国,举国哀悼。
然而,林溯没有时间悲伤。
他记得,就在一周后,本市的跨江大桥会因为一起严重的连环追尾事故,导致部分桥体受损,虽未造成大规模伤亡,但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
这次,他决定做点什么。
他没有选择首接报警(那样很难解释信息来源),而是利用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结合对未来天气、车流量数据的“推演”,写了一篇极其严谨的分析报告。
报告中,他“预测”了跨江大桥在特定时间段(正是事故发生时)可能因天气、车流和部分司机疲劳驾驶等因素叠加,存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极高风险。
他详细指出了几个关键的风险点和可能的事故链。
然后,他匿名将这份报告发送到了市交通管理局的公开邮箱和几个本地有影响力的交通论坛。
起初,这封邮件石沉大海。
论坛上的帖子也被大多数人嘲笑为“杞人忧天”、“博眼球”。
但就在他“预测”的事故发生前一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一位细心的交通管理局工程师注意到了这份逻辑严密、数据详实的报告,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还是向上级做了汇报。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交通管理局决定在报告提及的时间段,增派警力到大桥附近巡逻,并提前布置了应急处理车辆。
结果,奇迹发生了。
就在预测的时间点,大桥上真的因为前车爆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数辆车失控。
但由于警方提前布控,反应极其迅速,事故被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只有几辆车轻微刮蹭,无人员伤亡!
一次原本可能造成桥体损伤和交通瘫痪的重大事故,被消弭于无形!
官方内部一片哗然。
那份匿名的预测报告,被迅速列为高度关注对象。
跨江大桥事件的“神预测”,虽然未公开,却在相关部门的内部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己经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
星城化工厂爆炸可以说是基于专业知识对工业事故的推测,但精准预测到具体地点、具体时间段的交通事故,这需要何等恐怖的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
一个由多部门专家组成的非正式分析小组被秘密成立,目的就是找出这位“匿名预言家”,并评估其意图和能力。
林溯并不知道自己己经进入了国家视野。
他沉浸在初步改变历史带来的振奋中,但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改变这些小事件己经如此困难,面对一年半后那场毁天灭地的灾难,他一个人又能做什么?
他需要资源,需要平台,需要力量!
就在他苦苦思索下一步计划时,一个更大的验证机会,或者说,一个将他推向台前的契机,出现了。
他回忆起,在“前世”的十月底,本国西南地区会发生一场震级不高但破坏力极强的浅源地震,因为发生在凌晨,且当地建筑抗震等级不足,造成了惨重伤亡。
这次,他不能再匿名了。
他需要借此机会,接触到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层面!
他决定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