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夏的风在流光中学南楼走廊里有些灼热,吹起林嘉楠额角的碎发。
他搬着深蓝色行李箱,刚从教务处领完新生资料,单薄背影里有难掩的新鲜与疏离。
南楼的尽头,阳光透在教室窗户的蒙尘玻璃上,投下扭曲的光斑。
一串窸窣脚步声穿过长廊,悄悄落在林嘉楠身后。
他以为是巡查的老师,下意识整理背包,回头却只见一个女生斜倚在楼梯拐角,校服外套随意搭在肩头,长发遮住表情。
林嘉楠愣了片刻。
那种熟悉感如针扎般涌上心头。
“沈晨曦?”
他低声试探。
对方没有回头,似乎熟悉这陌生又沉默的环境。
首到他靠近两步,女生才微微侧脸,一双冷静而陌生的眸子落到他脸上,波澜不惊。
“林嘉楠?”
声音轻而淡,像微风鞋底擦过课本的质感。
他终于确定,眼前的人正是童年时坐在秋千上的小伙伴,而此刻,她表情凝滞得仿佛从未见过他。
林嘉楠笑得尴尬,掩饰多年来的陌生与疑问。
“真巧,没想到你也来流光。”
沈晨曦却不接话,只是架起校服外套,走进拐角的阴影。
林嘉楠下意识跟上,气氛里弥漫某种不可言说的张力。
“你退学那年我问过很多人。”
林嘉楠试着打破僵局,“可谁都没说出真正原因。”
沈晨曦脚步一顿,窗外的阳光突然越过防尘网,斑驳洒下,映亮了她的面庞。
她的眼神有一瞬的动摇,像被春水割裂的冰面。
“有的事,不是问就能问出来的。”
她转身,视线定格在他锁骨上的老旧项链,“包括你,也不需要知道。”
林嘉楠握紧行李箱拉杆,企图从沈晨曦的冷漠中寻到一道缝隙。
记忆中的女孩曾大声说笑,也曾在水泥地上写下“自由”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现在的她,像是隔着玻璃生活,所有情感都折射变形。
教室里隐约传来讨价还价般的嗓音,是几名男生在为社团展板争论。
林嘉楠被现实拉回,抬头撞见隔壁走廊尽头的周明皓。
他端坐在班级公告栏前,手里翻着登记册,眼镜反光,眉间有被琐事困扰的痕迹。
林嘉楠想过去打声招呼,却见沈晨曦己经快步远离,背影清瘦而坚决。
她像一条在烈阳和阴霾之间游走的影子,很难捕捉。
他抬头望向狭长走廊,一时间被人流和声浪裹挟。
就在此时,一个干脆俏皮的声音冲破喧嚣:“林嘉楠,是你吗?”
魏诗语蹦跳着追来,短发在脑后扬起一个俏皮弧度。
她手里拎着厚厚一摞社团报名表,校服袖口被墨水沾染成一朵小花。
“好久不见!
听说你要转来,还以为是假的。”
魏诗语笑眯眯递来一张写着“文学社招新”红字的传单。
他苦笑:“是真的,连南楼的灰尘都见证了。”
魏诗语一脸认真地扫视林嘉楠的面容,又瞟了眼远去的沈晨曦,低声揣测:“她最近很怪,知道吗?
开学连欢迎会都没出现。
舍友都说她上学期突然退学,还……还什么?”
林嘉楠追问。
魏诗语犹豫一下,神神秘秘凑近:“听说和她家里有关。
还有,之前网络上流传她跟谁吵架,被学校请家长了,可没人敢多提。”
林嘉楠点点头,嘴角勾出一丝自嘲。
“她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他把传单塞进口袋,努力让自己像个正常新生者那样掺和进纷乱的社团报名流。
他和魏诗语一道穿过人群,脚步声混杂在热烈的青春噪音里。
他们来到操场边,一个角落里隐匿着篮球社、棋社和机器人实验小组。
褚博远身穿训练衫在篮球架下做拉伸,起初低头不语,首到看见林嘉楠,才略微点头示意。
褚博远皮肤黝黑、目光清澈,即使面对陌生人也有种训练场特有的警觉和镇定。
魏诗语冲他挥手,热情打招呼。
“褚博远,新同学,林嘉楠。”
魏诗语主动介绍。
褚博远像是在衡量林嘉楠的重量,点头:“欢迎。
来篮球社吗?”
语气里没有期待,更多是一种社团惯常的推介。
林嘉楠忙摇头,“我篮球太差了——”话没说完,角落里忽然爆发出一阵争执。
两个高年级男生在社团展台前起了冲突,声音盖过了操场的广播。
“别挤!
我们先来的!”
“规则是先报名先得,凭什么让你们——”人群渐聚,魏诗语望向林嘉楠,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
“新学期什么都变了。”
她低声说,声音拉长成一条细细的线,“人也变了。”
褚博远似乎觉得空气里有压抑的东西,黑眸转向远方校道。
阳光下的流光中学一如既往富有活力,但林嘉楠忽然生出一股莫名的不安。
“你不觉得这里……其实每个人都在藏点东西吗?”
林嘉楠低声问,话音很轻。
魏诗语没立即回答,只是抓紧手里的报名表,指节泛白。
而就在他们身后的教室里,沈晨曦靠墙而立,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眼里倒映着大片碎金色阳光。
她指间摩挲着手机,界面上还有未发送的短信,收件人栏目停在“林嘉楠”三个字上,光标一闪一闪。
思绪仿佛迷路的小兽,耽于无声的角落里。
下课铃再次响起,人流像潮水般涌动,把所有人的秘密都拍打进校园隐秘的角落——那些光照不到的缝隙,和青春里尚未解开的结。
楼道风穿过时,带走了尘埃未定的温热。
林嘉楠默默随人潮走远,不知疲倦地、脆弱地在青春的光影斑斓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