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霓虹灯闪烁的酒吧里喧嚣嘈杂。
徐凯和几个朋友围坐在角落的桌子旁,桌上摆满了空啤酒瓶。
酒精的作用下,徐凯的脸泛着红晕,眼神有些迷离。
朋友们的欢声笑语在他耳中渐渐模糊,他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些过往的岁月。
他想起了江筱雅,那个为了拆迁房处心积虑接近他,甚至不惜当小三也要和他在一起的女人。
结婚三年,她分走了一半房产,而他,如今37岁,却没有一儿半女。
每当夜深人静,徐凯都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初自己能坚定地选择余燕,现在的生活会不会截然不同。
“凯子,想啥呢?
再来一杯!”
朋友的喊声将徐凯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他苦笑着又灌下一大口啤酒,试图用酒精麻痹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徐凯感觉脑袋越来越沉,眼前的景象开始旋转,随后便一头栽倒在桌子上,昏睡过去。
徐凯被手机震动惊醒时,指腹触到屏幕上“小杰”的名字。
对话框里躺着未读消息:“你什么时候来哇?”
他猛地坐起,视线扫过床头日历——2023年1月15日,小杰老婆林薇坐月子的日子。
喉间泛起熟悉的干涩,他忽然想起这一天的另一个节点:下午三点,那是她第一次以“林薇同学”的身份来看林薇,而他是“小杰兄弟”。
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他回复:“下午。”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心脏莫名抽紧——上一世,他不该被猪油蒙了眼,没有坚定的选择余燕而后悔,这一世他要好好抓紧余燕。
另一边————余燕在混沌中睁开眼时,窗帘缝隙漏进的阳光刺得她眯起眼。
手机屏幕亮着,林薇的消息跳了三条:“姐妹,你啥时候来啊?”
“记得带杯奶茶,我婆婆不让我喝,你偷摸的带进来。”
她盯着日期发愣。
2023年1月15日,她和徐凯第一次见面的日子。
上一次此刻,她正发着38.5℃的烧,强撑着换下衣服准备睡觉。
“我这是回到过去了?”
指尖划过屏幕,她回复“马上,我收拾一下”,起身时脚踝还是发软。
打开衣柜,鬼使神差地避开了记忆里穿的卡其色大衣。
穿了件米色羽绒服。
徐凯盯着林薇家茶几上的玻璃花瓶走神时,小杰拎着钥匙晃了晃:“我下楼拿快递,你帮看着点家。”
门咔嗒一声关上,他忽然坐首身子——按照记忆,余燕会在五分钟后敲响这扇门。
徐凯心里暗自思忖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余燕应该快要现身了吧!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对着屏幕照了照,仔细端详着自己的模样,生怕有什么变化。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余燕己经站在了林薇家的门口。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轻轻地叩响了房门。
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眼前。
“你好,林薇家是这嘛?”
徐凯抬头看着眼前这个身穿米色羽绒服的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她的面容和他记忆中的那个穿卡其色大衣的人一模一样,但身上的衣服却完全不同。
难道她也像自己一样,回到了过去?
余燕见徐凯没有说话,不禁有些疑惑,于是又开口问道:“你好?”
声音清脆悦耳。
徐凯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指了指最里面的房间,说道:“哦,就在那!”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思绪中完全走出来。
随后,林薇和余燕像前世那样愉快地交谈着,仿佛时间倒流一般。
然而,与前世不同的是,她们并没有询问客厅里的那个人是否是林薇的老公。
没过多久,林薇的老公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快递包裹。
他热情地走进客厅,向我们打招呼,并为我们切了一盘新鲜的橙子。
林薇的老公依旧如前世一样,将徐凯介绍给余燕认识。
两人简单地寒暄了一句,彼此都显得有些拘谨。
傍晚时分,余燕觉得该回家了。
她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就在这时,徐凯突然开口说道:“我送你吧!”
余燕看着眼前的徐凯,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世的场景。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话语,让她不禁有些恍惚。
她立刻回过神来,连忙摇头拒绝道:“不用了,谢谢,我坐公交就好。”
徐凯听到余燕的回答,心中一阵窃喜。
因为这与前世余燕的反应如出一辙,这让他更加确定眼前的余燕就是他前世所认识的那个人。
徐凯微笑着说道:“没事,送美女回家,这是应该的嘛。”
余燕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应该还是那个他吧。
算了,这个时间点坐公交恐怕很难等,而且有个现成的人送我回家也挺不错的。”
于是,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徐凯的提议。
徐凯和余燕像往常一样愉快地聊着天,话题就如同前世一般熟悉。
他们谈论着彼此的兴趣爱好、生活琐事,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下车时她微笑着对徐凯说:“拜拜!”
徐凯也微笑着回应道:“认识你真的很高兴。”
余燕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去。
徐凯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回到家后,徐凯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忘记加余燕的微信了!
他懊恼地拍了一下大腿,自言自语道:“哎呀!
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算了,明天再找小杰要她的微信吧。”
与此同时,余燕也回到了家中。
她坐在沙发上,心里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经过一番思索,她终于意识到原来是没有加徐凯的微信。
余燕不禁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样也好,没有微信就不会有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也许这样,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能保持在一个简单而纯粹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