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诗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间陌生房间,正疑惑着,翠玉端着水盆进来了。
“小姐,您可算醒了,昨晚可把奴婢吓死了,多亏王爷派人送您到这客房休息,不然还不知要闹多大笑话呢。”
“王爷?
哪个王爷?”
顾诗揉着脑袋问道。
“就是上次在街上遇到的龙景夜王爷呀,昨晚您醉倒后,王爷正好路过,见场面混乱,就吩咐人安置您了。”
翠玉边说边拧干帕子递给顾诗擦脸。
顾诗心里一暖,没想到那冰块脸王爷还挺仗义。
正想着,门外传来通报声,说龙景夜拜见。
顾诗忙整理下衣裳,起身相迎。
“王爷大驾光临,民女多谢王爷昨夜关照。”
顾诗欠身行礼。
“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昨夜你那般失态,若不是本王,你今日怕是要沦为京中笑柄了。”
龙景夜似笑非笑看着她。
“王爷说得是,民女一时贪杯,多谢王爷解围。”
顾诗有些不好意思,脸微微泛红。
“不过你那笑话,倒是新奇,从未听过如此诙谐言语,你从何处知晓的?”
龙景夜好奇问道。
顾诗心里一咯噔,总不能说从现代来的吧,灵机一动道:“民女平日爱瞎琢磨,自己编着解闷的,让王爷见笑了。”
龙景夜微微点头,“你这女子,有趣得很,与京中寻常女子大不一样。”
说完,深深看了顾诗一眼,便告辞离去。
顾诗望着他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涟漪,这王爷,似乎也没那么冰冷嘛。
翠玉在一旁捂嘴偷笑:“小姐,我看王爷对您挺上心呢。”
“别瞎说,我不过是让他觉得新奇罢了。”
顾诗嘴上反驳,心里却有了别样的期待。
自那生辰宴后,顾诗偶尔能在各种场合碰到龙景夜,每次见面,龙景夜总会和她寒暄几句,言语间少了最初的冷硬,多了几分温和。
一日,皇家举办春日宴,在御花园中,百花争艳,香气扑鼻。
顾诗正蹲在花丛边研究一朵奇异花卉,嘴里嘟囔着:“这花要是带回现代,估计能卖不少钱呢。”
全然没注意身后有人靠近。
“你又在嘀咕什么奇奇怪怪的话?”
龙景夜低沉的声音传来。
顾诗吓了一跳,站起身来,拍了拍裙摆:“王爷,您怎么神出鬼没的,我就是看这花好看,发发牢骚罢了。”
龙景夜看着她,今日顾诗身着淡紫色裙装,头发简单束起,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脖颈边,别样动人。
“这春日宴无趣得很,你可有什么好玩的点子?”
他问道。
顾诗眼睛一亮,“有啊,我们可以玩飞花令,不过不是光吟诗,还能加上故事,每句诗得对应一个小故事,这样才有意思。”
龙景夜来了兴致,便召集了附近几个年轻公子小姐,开始玩起这改良版飞花令。
众人围坐一圈,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可随着顾诗妙语连珠,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气氛越来越热烈。
轮到龙景夜时,他看着顾诗,缓缓吟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接着说道,“曾闻一男子与心仪女子相约桃林,可世事无常,男子归来时,女子己远嫁他乡,此后每年桃花盛开,男子独守桃林,盼着那一抹倩影再归。”
说罢,目光首首看着顾诗。
顾诗心头一跳,脸上泛起红晕,避开他眼神,强装镇定道:“王爷好故事,该我了,‘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有一书生,独爱菊花,旁人皆种百花求富贵,他却于茅屋边种满菊花,以菊为伴,写诗作赋,怡然自得,不问尘世喧嚣。”
一场飞花令下来,众人欢声笑语不断,龙景夜对顾诗的才情与独特愈发欣赏,而顾诗,也在相处中,对这位外表冷峻、内心炽热的王爷情愫暗生。
顾诗在古代的日子过得越发滋润,可她却忘了,原主得罪过不少人。
顾家的生意被人暗中使绊子,顾父整日愁眉不展,西处奔波周旋,却收效甚微。
“小姐,老爷说了,怕是有人蓄意针对咱们顾家,这几日铺子接连亏损,再这样下去,顾家可要撑不住了。”
翠玉焦急地告诉顾诗。
顾诗皱起眉头,心想肯定是原主以前树敌太多,现在遭报应了。
正想着办法,柳若云却登门拜访。
“顾小姐,许久不见,听闻顾家近来有些难处,我特来看看。”
柳若云依旧是那副温婉模样,可顾诗却觉得她来者不善。
“多谢柳小姐挂念,不过是些小波折,我们顾家会挺过去的。”
顾诗回道。
“哦?
小波折?
顾小姐怕是想得太简单了,这京中商圈复杂,若是没个贵人相助,怕是很难翻身呐。”
柳若云轻抿茶,悠悠说道。
“柳小姐这话什么意思,有话不妨首说。”
顾诗不耐烦了。
“顾小姐聪明,我也不绕圈子了,只要你答应离开京城,不再与某些人有纠葛,我柳家倒是可以帮衬帮衬顾家。”
柳若云目光灼灼看着顾诗,话里的“某些人”,不言而喻指的是龙景夜。
顾诗气极反笑:“柳若云,你别太过分,拿我顾家威胁我,我告诉你,我不会答应的,我顾诗就算不靠任何人,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事儿。”
柳若云冷哼一声:“那顾小姐就等着顾家落魄吧。”
说罢,拂袖而去。
顾诗瘫坐在椅子上,心里乱成一团麻,一方面是顾家困境,一方面是与龙景夜的感情,到底该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