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场关于“卷”与“躺平”的御前对线大衍朝,紫禁城。皇帝萧景琰踏入玉芙宫时,
闻到的是一股淡淡的……咸鱼味道。再定睛一看,他那位入宫月余,
档案里写着“温婉娴静”的苏才人,此刻正以一个标准的“葛优瘫”姿势,陷在软榻里,
双目无神地望着殿顶的鎏金宝相花,嘴里正小声进行着每日例行的灵魂拷问。“卷,
卷成麻花;赢,赢个寂寞。这后宫简直是人间修罗场,360行,行行卷到死。罢了,
与其跟这帮王者级的同行内耗,不如就地躺平,主打一个陪伴。”萧景琰的脚步,
在他龙靴前三寸处,戛然而止。身后跟着的总管太监李德全,吓得差点把拂尘给盘包浆了。
他在这宫里伺候大半辈子,头回见到敢在皇上面前“躺平”的娘娘。这位苏才人,
莫不是前番落水伤了神智,得了失心疯不成?“苏氏。”萧景琰的声音不辨喜怒,
却像一块冰,瞬间砸进了苏月那潭即将躺平的死水里。榻上的苏月一个激灵,
仿佛被抓包的摸鱼员工,垂死病中惊坐起。
待看清来人是本朝最大的Boss、KPI的终极制定者——皇帝本尊时,
她的大脑CPU直接烧了。一个月了,
她还是没完全适应这个从“互联网大厂”跳槽到“紫禁城集团”的魔幻现实。前身苏才人,
一个体弱敏思的文艺少女,在这场名为“宫斗”的极限挑战中,不幸蓝屏重启,
这才让她这个来自21世纪的“有趣灵魂”,成功夺舍。“臣、臣妾……给皇上请安,
祝您万福金安,KPI天天达标!”苏月手忙脚乱地滚下榻来行礼,姿势虽是练过的,
但嘴里蹦出的祝福词,却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一滞。萧景琰绕过她,
龙袍带起的风都透着一股“朕很好奇”的味道。他在主位坐下,目光如鹰隼,
精准锁定还在地上不敢起身的苏月:“你方才所言,何为‘卷’?何为‘躺平’?
还有……KPI?”苏月心里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完了,汇报PPT还没做,
核心观点就被大老板听了个底掉。她眼珠一转,心一横,决定用打败式创新,
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绩效面谈。“回皇上,”她缓缓起身,清了清嗓子,
瞬间切换到提案模式,“所谓‘内卷’,是后宫资源配置的一种……嗯,非最优解。
它导致各宫为了争夺您这唯一的‘头部资源’,陷入了无休止的‘零和博弈’,
最终造成大家的时间、精力、甚至情感都严重‘通货膨胀’。而‘躺平’,
则是看透这一切后的一种高级生存策略,核心是‘非暴力不合作’,旨在跳出怪圈,
实现个人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萧景琰听得剑眉微蹙。他听得懂每个字,
但组合起来,却像是在听天书。“你的意思是,朕的后宫,管理不善?”帝王的语气里,
终于带上了三分危险,七分审视。“不!”苏月求生欲爆棚,立刻答道,“臣妾的意思是,
后宫的管理模式,有巨大的‘迭代升级’空间!我们可以引入‘KPI’,
也就是‘关键绩效指标’,来改变现有的‘考核生态’!”“如何改变?
”萧景琰显然被勾起了兴趣。“很简单!”苏月打了个响指,职业病上头,差点喊出“皇上,
请看大屏幕”,”我们不能只把‘获得圣宠’作为唯一KPI。
我们可以设定多元化的考核目标嘛!比如,
宫女幸福感指数提升10%’;华贵妃的‘牡丹园项目’可以考核‘新品种成活率’;甚至,
整个后宫都可以设立一个‘年度最佳团队建设奖’!这样一来,
大家就从‘抢客户’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共建集团生态’的合作伙伴了呀!
”萧景琰彻底沉默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口若悬河、眼睛里闪烁着名为“方案”的光芒的女子,
第一次觉得,这后宫似乎除了莺莺燕燕,还藏着一个他从未见过的,
能把治理后宫说成是“集团化运营”的……奇才。“你这些……奇思妙想,”他沉吟半晌,
终于开口,“都是从何而来?”苏月心头一紧,随即露出一个无比真诚的微笑:“回皇上,
许是臣妾前些日子不慎落水,脑子……开了窍,总能梦见一些光怪离奇的‘商业案例’罢了。
”“商业案例……”萧景琰咀嚼着这个词,挥了挥手,“罢了,你先起来吧。
你这个‘KPI考核法’,倒是有点意思。你,给朕写份详细的折子上来。”说罢,他起身,
深深地看了苏月一眼,竟是没再多言,转身离去。直到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殿外,
苏月才长长吁了口气,双腿一软,瘫回了榻上。第一回合,总算是……忽悠过去了。
第二章:《玉芙宫运营优化白皮书》皇帝是认真的。第二天,
李德全就送来了上好的文房四宝,并“亲切”地传达了皇上的口谕:“皇上说了,
请苏才人尽快将‘KPI考核法’的详细章程呈上,莫要让圣心等得久了。
”苏月看着眼前的笔墨纸砚,感觉自己像个被甲方催稿的设计师。写奏折?
她连毛笔字都没练过。但这可是关乎自己未来“职场生涯”的关键项目,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接下来的三天,玉芙宫上下都见识到了自家主子的“魔怔”状态。她不用宫女代笔,
而是亲自动手,用一根炭笔,在宣纸上画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图表和符号,
嘴里还不停念叨着“用户画像”、“痛点分析”、“闭环”、“赋能”……三天后,
份名为《关于后宫幸福感提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试点方案——以玉芙宫为例》的“白皮书”,
被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御书房。萧景琰翻开这份奇特的奏疏,再次陷入了沉默。这哪里是奏折,
分明是一份……商业计划书。字迹是丑了点,但内容却惊世骇俗。开篇是“项目背景”,
将后宫比作一个“大型组织”,
指出现存“激励机制单一”、“沟通渠道不畅”、“员工幸福感低”等“核心痛点”。
接着是“解决方案”,苏月用大白话,
的“玉芙宫KPI试点计划”:团队文化建设Team Building:每日清晨,
由她带领全宫宫女太监做“第八套广播体操”,旨在“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健康水平”。
关键绩效指标KPIs:分为“基础指标”与“创新指标”。
指标则包括“小厨房新菜品研发成功率”、“盆栽花卉存活率”、“月度微笑之星评选”等。
激励机制Incentives:每月评定,KPI达标的宫女太监,
得“带薪休假半日”、“小厨房点餐券”、“苏才人亲手制作的小红花”等“非物质奖励”。
最让萧景琰啼笑皆非的,是最后附上的一张“SWOT分析图”。
“优势S:皇上您英明神武,为本项目提供了顶层支持。
” “劣势W:臣妾人微言轻,启动资金为零。” “机会O:若试点成功,
可推广至六宫,实现降本增效,打造和谐后宫。
” “威胁T:可能会受到传统势力的‘认知阻力’。”“认知阻力……”萧景琰失笑,
他指着这四个字对李德全说:“你看,她这是在说朕的后宫,有人思想僵化。
”李德全冷汗直流,不敢接话。然而,萧景琰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越看越觉得有趣。
这些词汇虽然古怪,但背后的逻辑却清晰无比,直指问题核心。他治理国家,
不也正是要解决这些“痛点”,实现“降本增效”吗?“传朕旨意。”萧景琰将奏疏合上,
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就依苏才人所请,准其在玉芙宫试点。另,从朕的私库中拨银三百两,
作为她的……启动资金。”一道旨意,让苏月正式从一个“理论家”,变成了“项目经理”。
玉芙宫,这个昔日冷清的宫殿,成了整个后宫最特立独行的“改革试验田”。
第三章:中秋晚宴上的“降维打击”玉芙宫的“改革”搞得是风生水起。每天清晨,
当别的宫还在睡眼惺忪时,玉芙宫的院子里已经响起了“时代在召唤”的神秘口令,
以及一群宫女太监伸展手脚的整齐划一。小厨房里,
厨娘们为了“新菜品研发成功率”这个KPI,天天进行头脑风暴,
什么“珍珠奶茶”木薯粉版、“炸鸡排”裹蛋液面糠版都给捣鼓出来了,
引得别宫的宫女馋得直流口水。苏月的声名,也因此在后宫传开。有人说她疯了,
有人说她哗众取宠,但更多的是好奇与观望。而这一切,
自然也落入了后宫真正的“高层”——华贵妃的眼中。华贵妃,家世显赫,艳冠六宫,
是后宫“内卷”的领军人物,也是圣宠最盛的妃子。在她看来,苏月的所作所为,
简直是旁门左道,不成体统。尤其是在听说皇上最近去玉芙宫的次数,竟比去她宫里还多时,
危机感油然而生。中秋佳节,宫中设宴,这是各宫妃嫔争奇斗艳的“年度汇报演出”。
华贵妃斥巨资,请了江南最好的绣娘,赶制了一件“月下广寒”舞衣,
准备用一支绝美的霓裳羽衣舞,彻底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苏月,作为小小的才人,
按理说连上台表演的资格都没有。宴会上,丝竹悦耳,歌舞升平。
华贵妃的舞蹈确实技惊四座,引来满堂喝彩。萧景琰也颔首称赞,但眼神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