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返乡拍非遗视频,我成了顶流博主

第2章 蓝草里的星河

发表时间: 2025-10-04
第二天一早,苏晚归被鸡叫声吵醒时,天刚蒙蒙亮。

奶奶己经背着竹篓准备上山了,篓子里装着镰刀和空陶罐。

“采蓝草得趁露水没干,汁多。”

奶奶见她揉着眼睛出来,嘱咐道,“穿双厚底鞋,山路滑。”

苏晚归赶紧套上外套,抓起手机跟上。

山路确实不好走,泥土混着落叶,时不时还有凸起的石头,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奶奶,手机揣在兜里,屏幕贴着腿,生怕颠坏了。

“就在前面那片坡上。”

奶奶指着不远处,那里长着一片深绿色的植物,叶子呈锯齿状,看着不起眼,却藏着能染出天空颜色的秘密。

奶奶教她辨认蓝草:“要挑茎粗叶肥的,太嫩的不行,汁不够;太老的也不行,染出来发灰。”

她一边说,一边弯下腰,镰刀轻轻一割,一株蓝草就到手了,“你看,断口处有白汁冒出来,这才是好的。”

苏晚归学着奶奶的样子,蹲在地上慢慢挑。

露水打湿了裤腿,冰凉凉的,但她心里热乎。

她打开手机录像,镜头从奶奶的手移到蓝草上,再扫过远处的山峦,晨雾还没完全散去,像给山尖戴了顶白帽子。

“奶奶,这蓝草要泡多久啊?”

她一边采一边问。

“得泡三天,”奶奶头也不抬,“还得加石灰,每天搅三遍,让它发酵。

以前你太奶奶教我的时候,说这蓝草有灵性,搅的时候得顺着一个方向,不然染出来的布会‘发脾气’,颜色不均。”

苏晚归笑了,觉得这些老说法里藏着可爱的认真。

采满一篓蓝草回家时,太阳己经升高了。

奶奶把蓝草倒进院子里的大陶缸,又从墙角搬来一块石灰,敲碎了撒进去,再舀井水倒满缸。

“接下来就等它变‘靛泥’。”

奶奶用长木棍搅着,缸里的水渐渐变成深绿色,“三天后你来看,会不一样的。”

这三天里,苏晚归没闲着。

她翻出老屋阁楼里的一块粗麻布,是奶奶前几年织的,一首没派上用场。

她又跟着奶奶学“捶布”,把麻布铺在光滑的青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说是能让布更紧实,染出来更均匀。

木槌敲在布上,发出“砰砰”的闷响,震得她手心发麻。

但看着麻布在捶打下慢慢变得柔软,颜色也从灰白透出点米黄,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三天后,陶缸里的水真的变了。

表层浮着层深蓝色的泡沫,底下沉淀着暗紫色的泥状东西。

“这就是‘靛蓝’。”

奶奶舀了点靛泥,放进另一个小盆里,加温水调开,又撒了把白糖,“加这个,能让颜色更亮。”

染布的时候,奶奶让她先把麻布在清水里泡透,拧干了再放进靛蓝水里。

“要反复浸,反复晒。”

奶奶握着她的手,教她把布完全浸在水里,轻轻按压,“第一次染是浅蓝,第二次深点,多染几次,能变成藏青色,像夜里的星星那么深。”

苏晚归按奶奶说的做,把布浸在靛蓝水里,看着原本灰白的布一点点染上蓝色,像吸饱了颜料的海绵。

捞出来拧干,挂在院子里的竹竿上晒,风一吹,蓝布晃悠悠的,像一片被裁下来的天空。

她举着手机,从染缸拍到竹竿上的蓝布,镜头最后落在奶奶的手上——那双手沾着靛蓝,洗不掉,像戴了副深蓝色的手套,却比任何首饰都好看。

“奶奶,您看,”她把刚剪好的视频给奶奶看,视频里有采蓝草的晨雾,有捶布的木槌声,有奶奶调靛蓝时的侧脸,最后定格在飘扬的蓝布上,配着她自己加的一行字:“山里的蓝,是草木给布的情书。”

奶奶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没说话,只是用那只沾着靛蓝的手,轻轻摸了摸屏幕上的蓝布,嘴角慢慢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