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抓住宋谷雨的把柄,王桂枝气到跺脚,眼睛上翻成三白眼,恶狠狠盯着宋谷雨,嘴里还嘟囔:“宋谷雨明明是个不安分的,不可能干净,肯定还有别的问题。”
宋谷雨冷笑道:“你要是闲得没事干,就去食堂抓一把大米数着玩,别一天到晚就盘算着怎么陷害别人。”
那位女领导和周俭对视一眼,又看向王桂枝,严肃地说:“以后没有确凿证据不要随便举报,上次举报宋谷雨偷电池的也是你吧,简首是浪费大家时间。
周厂长很忙的,再这样就追究你诬告。”
王桂枝脸红一阵白一阵,却再也不敢吭声,只是狠狠地瞪一眼宋谷雨,眼神中满是不甘心。
周俭拍了拍宋谷雨的肩膀,说道:“小宋啊,爱看书是好事,继续保持。
对了,田主席……”他转头看向那位女领导,她是工会主席田晓芳。
“给他们这批临时工也办个借阅证,厂的图书室也应该对他们开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嘛。”
“好的周厂长。”
田晓芳笑眯眯应下,又对女工们道,“感受到厂里对大家的关怀了吧?
还不快谢谢周厂长?”
女工们顿时欢呼雀跃。
“谢谢周厂长!”
“太好了,我早就想看《大众电影》,就是借不到。”
“我们有了借阅证,就借不一样的书,大家可以换着看了。”
“没错,谢谢周厂长,谢谢田主席!”
周俭觉得自己两米八。
当了三年副厂长,第一次被一群年轻小姑娘围着称颂,感觉十分美妙。
“好了好了,该上班的赶紧回去上班,不上班的好好休息,不要影响生产啊。”
周俭背着手,志得意满地离开宿舍,太阳照耀着他,仿佛给他补充了无限能量。
“分水扒脸……”宋谷雨听到严肃的周副厂长居然哼起了歌。
这歌好熟,哪个电视剧来的?
…织布车间,师傅叶美春一个人看十台车,忙得脚不沾地,一看宋谷雨回来,赶紧招手让她顶上。
织布机隆隆的声音盖过所有,完全没有说闲话的可能。
倒也好,宋谷雨独自回味胜利的喜悦,还是忍不住要笑出声。
不过隔着两排织机的王桂枝偶尔会投来冷冷的目光,宋谷雨想破脑袋,甚至动用了好几遍原主的记忆,也想不到王桂枝为何要这么针对她。
索性不想了。
有些恶本来就没有道理,矛盾己经表面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不如想想那个奇怪的书柜。
它似乎是连通后世的通道,不仅会出现后世的书,甚至还会更换。
实在太有意思了。
只是,它出现书的规则是什么呢?
有没有可能按自己的心愿出书呢?
甚至,以后会不会出现书籍以外的其他物品呢?
真是让人充满好奇与期待啊。
…红光纺织厂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厂领导和中层干部正对清退临时工事宜激烈争论着。
老厂长王湛生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眼神犀利。
“安置返城知青是市里的硬任务,咱们厂43个指标,己经是我跟局里争到脸红脖子粗才定下的,不能再少了。
我们能消化也得消化,不能消化也得消化。”
负责生产的副厂长赵德明倒是一脸轻松:“前纺车间和织布车间,外地临时工最多了,一个车间20个硬指标,叫他们上报清退名单。
厂里贴个回乡路费,仁至义尽。”
见赵德明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周俭有些听不下去了。
他挪了挪身子,破旧的椅子发出嘎嘎的声响。
“我理解安置返城知青的重要性,也支持厂里顾全大局。
但这些临时工也为厂里做出了不少贡献,前两年人手不够,把他们从苏北招过来,现在这些临时工占了两个车间一线生产人员的40%,好些都成了生产线上的骨干,转头就清退几十个,一来有点不讲情面,二来也会影响生产啊。”
言下之意,你赵德明负责的就是生产,最不在意的居然就是你。
果然有后台好办事。
赵德明当然也听出来了,立即两手一摊:“那你说怎么办吧。
国家都发了通知,周副厂长你没看到?”
他手指头在报纸上敲出笃笃声:“《关于继续压缩计划外用工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清退的重点仍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
看看,国家都这么说。
做好人谁不会啊,你得解决问题啊。”
这下把周俭给噎住了。
他的确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他也知道国家的确有这个新文件,但一想到中午那些围在他身边的小姑娘,年轻,有活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要是把她们都送回乡下种地嫁人,他真心觉得惋惜。
工会主席田晓芳见场面有些僵持,出来解围道:“安置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但咱们红光厂的凝聚力也很重要。
中午我跟周副厂长去查宿舍,有的临时工还在宿舍安了小书柜,非常要求上进,非常热爱学习,毛主席都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咱们厂的临时工有这样的精神面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要是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岂不是让职工们心寒?
“我的建议,清退临时工不能搞摊派,要全面考虑临时工们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对不符合要求的外地临时工进行有序的、分批的清退。
这样既能完成安置返城知青的任务,又能保证职工情绪和厂里的生产不受太大影响。”
田晓芳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缓和了一些,厂长王湛生摸着下巴,缓缓道:“田主席的建议有一定道理,要是因为清退搞得人心惶惶,就违背了国家保持安定团结的初衷。
“要不这样,厂里组织一场技能考核,根据考核成绩来决定清退名单。
这样既公平公正,也能让临时工们心服口服。
表现好的留下来,继续为厂里做贡献;表现不好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劳民伤财。”
赵德明低声嘟囔。
会议室所有人都看向他,王湛生耐住性子,问:“赵厂长可以持保留意见,会后我们单独谈。”
赵德明也不傻,知道自己有些惹众怒,冷笑道:“没意见,考核最好能反应真实水平,不要白忙一场。”
周俭道:“只要生产部门和劳资部门通力合作,不偏不倚,我相信考核结果一定是公平公正的。”
赵德明撇撇嘴,一脸“不可能通力合作”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