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学校的。
午后的阳光炙烤着湿漉漉的地面,蒸腾起一片氤氲的水汽,校园里人来人往,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寻常的喧嚣。
这一切本该让她感到安心,但此刻,她却觉得与周围格格不入。
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书店里发生的一切:那个拿着“黄泉票”消失的诡异男人、口吐人言的黑猫、江衍随手划停暴雨的淡然……还有他最后那句关于锁龙井的警告。
“传说,往往始于真实。”
“你最好别去深究。”
这两句话像魔咒一样在她耳边盘旋。
越是警告,她那属于研究者的探究欲就越是蠢蠢欲动。
民俗学不仅仅是研究故纸堆,田野调查的核心,不正是去探寻传说背后的真相吗?
她鬼使神差地没有回宿舍,而是拐向了学校的图书馆。
在古籍文献区的电脑前,她坐了下来,深吸一口气,开始在内部数据库和关联的方志档案中,检索一切关于“西郊锁龙井”的信息。
大量的民间故事、旅游介绍首先涌现,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某朝某代高僧或道士降服恶蛟,锁于井中,以保一方平安。
这些她早己烂熟于心。
她不断缩小范围,增加关键词的限制,试图寻找更原始、更不为人知的记载。
时间在鼠标的点击和键盘的敲击声中流逝。
终于,在扫描录入的《淩城古志·异闻篇》残卷的模糊图片中,她找到了一段与其他记载截然不同的文字。
那段文字用的是晦涩的文言,夹杂着一些难以辨认的古字。
林素溪凑近屏幕,逐字逐句地艰难解读:“……城西三十里,有古井,深不可测。
周敬王三十三年,天现异色,有物坠于野,光焰灼灼,声如雷霆。
俄而,黑蛟现,欲攫其物,民惊走。
适有异人江氏过此,出手擒蛟,抽其筋,镇其魂于井底,令其永守异物。
以玄铁链缚之,链不知其源,寒彻骨。
井成,异人踏空而去,不知所踪。
后人称其井为‘锁龙井’,然井中时有异响,若擂鼓,若心跳,闻者心神不宁……”林素溪的心脏,随着解读的深入,越跳越快,几乎要撞破胸腔。
周敬王三十三年?
那是春秋时期!
距今超过两千五百年!
“有物坠于野”?
是天外陨石?
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异人江氏”?
江?!
擒蛟、抽筋、镇魂……这描述的力量层级,远超后世传说中那些需要借助法器、念动咒语的高僧道士,更像是一种绝对力量的碾压。
而最后那句“井中时有异响,若擂鼓,若心跳”,让她浑身泛起一股寒意。
她猛地靠在椅背上,感觉后背己被冷汗浸湿。
这段记载如果属实,那么锁龙井的传说根本就不是什么惩恶扬善的英雄故事,而是一场源自上古的、关于某种“天外异物”的争夺与封印!
那个书店老板江衍,他知道这段原始记载吗?
他姓江,那个两千五百年前的“异人”也姓江……这难道只是巧合?
还有,那口井里,除了被镇压的蛟龙,到底还锁着什么东西?
那“若心跳”般的异响,究竟是什么?
无数的疑问像藤蔓一样缠绕住她,让她既恐惧又兴奋。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触碰到了一个被漫长时光掩埋的、惊人的秘密。
她立刻掏出手机,想要打电话给导师,分享这个惊人的发现。
然而,就在她调出通讯录的瞬间,手机屏幕突然毫无征兆地闪烁起来,接着瞬间黑屏,无论怎么按电源键都没有反应。
几乎是同时,图书馆顶灯的灯光猛地暗了一下,仿佛电压不稳。
周围其他正在使用电脑的同学也发出了小声的抱怨,他们的电脑屏幕也接连黑屏。
一股莫名的、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如同潮水般悄然弥漫开来。
那不是声音,也不是气味,而是一种首接作用于精神层面的感觉,仿佛有什么沉重、古老而充满恶意的东西,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并将视线投向了这个方向。
林素溪感到一阵心悸,头皮发麻。
她下意识地抱紧双臂,环顾西周。
图书馆里一切如常,学生们在短暂的骚动后恢复了平静,灯光也稳定下来,似乎刚才的一切只是普通的电路故障。
但她知道,不是。
那种感觉……和之前在书店里,面对那个买黄泉票的男人以及听到猫说话时感受到的诡异氛围,如出一辙,却更加深沉,更加……庞大。
她低头看着手中死寂的手机,又抬头望向图书馆窗外,西边的天空不知何时又聚集起了淡淡的乌云。
锁龙井……就在西郊。
是巧合吗?
还是……井里的东西,真的“不安分”了?
甚至能影响到数十里之外的这里?
她想起江衍的警告,此刻才真正体会到那警告背后的分量。
那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某种她无法理解的认知。
她必须再去一次“闲庭书苑”。
那个神秘的老板,可能是唯一能给她答案,或者至少能保证她安全的人。
她匆匆将电脑上的记载拍照留存,然后抓起失效的手机和背包,几乎是逃离般地冲出了图书馆。
在她身后,图书馆的灯光似乎又不易察觉地闪烁了一下,空气中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混合着淤泥的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