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镇外,一辆简陋的青篷马车正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
车厢里,韩立正襟危坐,心中既忐忑又兴奋。
他怀里揣着刘老板“借”给他的那本残破功法《引气诀》,以及仅有的十几两银子——这是他卖了紫纹参,给母亲抓了药,又妥善安排好后续生活后,所剩无几的全部家当。
三天前,在百草堂的后院,刘老板在张道长走后,并未为难韩立。
他不仅给足了一百两银子,还“好心”地告诉韩立,像他这样有机缘得到修仙者宝物的凡人,若不设法踏入仙门,迟早会因怀璧其罪而惹来杀身之祸。
“黄枫谷就在这青莽山脉深处,是附近一带颇有名气的修仙宗门。”
刘老板当时摸着胡须,眼神莫测,“我与谷中一位管事有些交情,可以为你写一封推荐信,让你去试试。
能不能进去,就看你的造化了。”
韩立深知刘老板此举绝非单纯的善意,或许是为了拉拢人心,或许是为了日后能从他身上得到好处。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他唯一能踏入修仙界的机会。
他没有犹豫,当即答应下来,并千恩万谢地接过了那封推荐信。
母亲的病在昂贵的草药调理下,己经好了许多。
韩立临走前,将大部分银子交给了邻居王大婶,请她帮忙照看母亲。
他不知道自己此去何时能归,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来,但他别无选择。
为了母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必须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修仙之路。
马车行了大约两个时辰,前方的雾气越来越浓,空气中的灵气也变得越来越浓郁。
韩立明显感觉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小伙子,黄枫谷的山门快到了,我就送你到这里。”
车夫勒住马,回头对韩立说道。
韩立点点头,付了车钱,拎着简单的行囊下了车。
眼前是一片陡峭的山崖,崖壁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黄枫谷”。
字体古朴雄浑,隐隐透着一股仙家气派。
山门前站着两个身穿青色劲装的弟子,他们腰佩长剑,眼神锐利,扫视着过往的行人。
韩立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走上前拱了拱手:“两位师兄,在下韩立,持有刘老板的推荐信,前来投奔黄枫谷。”
其中一个身材较高的弟子接过推荐信,仔细看了看,又上下打量了韩立一番,见他身材瘦弱,资质平平,眼中不禁露出一丝不屑。
“又是一个想走后门的凡人。”
高个子弟子撇了撇嘴,对旁边的矮个子弟子说道,“阿明,你带他去杂役处登记一下,就说……是刘老板介绍来的。”
“好嘞,李师兄。”
矮个子弟子应了一声,对韩立说道,“跟我来吧。”
韩立跟在阿明身后,沿着一条狭窄的石阶往上走。
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奇花异草和亭台楼阁,心中对修仙界的向往更加迫切了。
杂役处位于黄枫谷的外围,是一座简陋的院子。
院子里有许多和韩立一样的凡人,他们有的在劈柴,有的在挑水,有的在打扫卫生,个个都显得疲惫不堪。
阿明将韩立带到一个房间里,房间里坐着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他是杂役处的管事,姓赵。
“赵管事,这是新来的韩立,刘老板介绍来的。”
阿明说道。
赵管事抬起头,看了韩立一眼,慢条斯理地说道:“嗯,知道了。
把这张表填了,然后去领一套杂役服和工具。
从今天起,你就是黄枫谷的杂役了。
每天的任务就是劈柴、挑水、打扫卫生,没有我的允许,不许擅自离开杂役区。”
韩立接过表格,仔细地填了起来。
表格上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
填完表格后,韩立跟着一个杂役去领了杂役服和工具。
杂役服是粗布做的,又旧又破,但韩立却很珍惜。
他知道,这是他踏入修仙界的第一步。
当天下午,韩立就开始了他的杂役生活。
劈柴、挑水、打扫卫生,这些活都非常繁重,对于身体瘦弱的韩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他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坚持着。
他知道,只有先在这里站稳脚跟,才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修仙功法。
晚上,韩立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回想着白天的经历。
他知道,杂役的生活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
他从怀里掏出那本《引气诀》,借着微弱的油灯灯光,仔细地看了起来。
《引气诀》的文字晦涩难懂,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关于如何感应天地间的灵气,并将其吸入体内转化为自身修为的方法。
韩立看得很入迷,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感应灵气……引气入体……”韩立喃喃自语,按照功法上的记载,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
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努力去感受周围的灵气。
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感觉不到丝毫灵气的存在。
“难道是我资质太差了?”
韩立心中有些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知道,修仙之路本就充满坎坷,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决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懈努力,总有一天能够感应到灵气,真正踏上修仙之路。
第二章 初窥门径日子一天天过去,韩立在杂役处的生活枯燥而繁重。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劈柴、挑水、打扫卫生,首到天黑才能休息。
其他的杂役大多是为了混口饭吃,对修仙并没有什么执念。
他们经常在工作的时候偷懒聊天,抱怨生活的艰苦。
但韩立却和他们不一样,他每天除了完成规定的任务外,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研究那本《引气诀》。
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背诵功法上的口诀,揣摩其中的意境。
晚上,当其他杂役都睡熟后,他还会借着油灯的灯光,一遍又一遍地研读功法。
然而,半个多月过去了,韩立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他还是无法感应到天地间的灵气,更不用说引气入体了。
“难道我真的不是修仙的料?”
韩立坐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看着手中的《引气诀》,心中充满了失落。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小伙子,看你这么用功,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韩立吓了一跳,连忙转过身,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杂役正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把扫帚。
这个老杂役姓陈,大家都叫他陈老,是杂役处资格最老的杂役之一。
“陈老。”
韩立站起身,拱了拱手说道,“我……我在研究这本功法,可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感应到灵气。”
陈老看了看韩立手中的《引气诀》,笑了笑说道:“小伙子,你以为修仙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这《引气诀》虽然是最基础的功法,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练成的。”
“那……那要怎么样才能感应到灵气呢?”
韩立连忙问道,眼中充满了期待。
陈老坐在韩立身边,摸了摸胡须说道:“感应灵气,关键在于‘静心’。
你越是急于求成,就越难感应到。
你要学会放松自己,让自己的心神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感受天地间的每一丝气息。”
“静心……”韩立若有所思地说道。
“没错。”
陈老点了点头,“你试试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就静静地感受风的流动,草的生长,虫的鸣叫……”韩立按照陈老的话,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他摒除了心中的杂念,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周围的环境上。
起初,他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虫儿的鸣叫声,还有远处传来的杂役们的喧闹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非常细微、非常玄妙的能量。
这种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
它像一丝丝轻柔的丝线,缠绕在他的身体周围。
“这……这就是灵气?”
韩立心中一喜,连忙按照《引气诀》上的口诀,尝试着将这些灵气吸入体内。
他深吸一口气,引导着那些灵气顺着特定的经脉流动。
然而,那些灵气非常不听话,刚一进入体内,就西散开来,消失得无影无踪。
韩立并不气馁,他知道,万事开头难。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灵气的感应越来越清晰了。
从那以后,韩立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按照陈老的指点,练习感应灵气。
陈老也经常会给韩立一些指导,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