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兵工厂的革新方案很快就开始推行。
沈鸿烈虽然一开始有些顾虑,但在阎锡山的支持和阎志尧的督促下,还是硬着头皮推行了“计件工资制”,同时派人去上海接收毛瑟枪图纸,迎接德国工程师。
而阎志尧则把精力放在了部队整编上。
他根据历史上晋绥军的编制情况,结合现代军队的编制标准,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整编方案:将晋绥军现有的二十个军,裁汰为十二个军,每个军辖三个师,每个师辖三个团,每个团满员一千二百人;裁汰下来的老弱残兵,一部分安排到地方保安部队,一部分发放遣散费回家;同时,在山西各地招募年轻力壮的新兵,补充到各部队中。
方案制定好后,阎志尧特意去找了傅作义。
傅作义的第4军是晋绥军里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若是能得到他的支持,整编工作就能顺利不少。
傅作义的军部设在太原城外的大营里,此时他正在操场上看着士兵们训练。
见阎志尧来了,他连忙迎了上去:“二公子,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傅将军,我是来跟你商量部队整编的事。”
阎志尧开门见山,把整编方案递给傅作义,“你看看,这个方案可行吗?”
傅作义接过方案,仔细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眼睛越亮:“二公子,这个方案好啊!
咱们晋绥军早就该整编了,那些吃空饷的、老弱病残的,留在部队里就是累赘。
按这个方案整编,十二个军个个都是满员的精锐,战斗力肯定能提高一大截!”
“傅将军能支持,我就放心了。”
阎志尧松了口气,“不过,其他军的军长,怕是不会这么容易同意。
毕竟,裁减部队,就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傅作义叹了口气:“你说得没错。
比如第1军的李服膺、第2军的王靖国,他们都是跟着司令多年的老部下,手里的部队就是他们的本钱,要裁他们的部队,他们肯定会反对。”
阎志尧点了点头。
李服膺和王靖国都是阎锡山的心腹爱将,傅作义叹了口气:“你说得没错。
比如第1军的李服膺、第2军的王靖国,他们都是跟着司令多年的老部下,手里的部队就是他们的本钱,要裁他们的部队,他们肯定会反对。”
阎志尧点了点头。
李服膺和王靖国都是阎锡山的“十三太保”之一,在晋绥军里根基深厚,手里的部队大多是自己的亲信,吃空饷、报虚数的情况最严重。
历史上中原大战时,李服膺的部队因为战斗力薄弱,被中央军轻易突破防线,导致晋绥军全线溃败,最后李服膺也被阎锡山以“贻误战机”的罪名枪决,成了替罪羊。
“我知道他们会反对,所以才来找傅将军你。”
阎志尧说道,“你的第4军战斗力强,名声也好,若是你能带头支持整编,其他军长就算有意见,也不敢公然反对。”
傅作义沉吟了片刻,抬头看着阎志尧:“二公子,我支持整编,不光是因为方案好,更是因为我相信你。
你提出的兵工厂革新、勘探矿产,都是为了晋绥军好,为了山西好。
不过,李服膺和王靖国那边,你打算怎么处理?”
“先礼后兵。”
阎志尧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打算先请他们来帅府,跟他们好好谈谈,晓以利害。
若是他们愿意配合,那么裁汰下来的部队,优先安排他们的亲信去地方任职;若是他们执意反对,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傅作义点了点头:“好,我听你的。
明天开会,我第一个支持你。”
第二天,晋绥军各军军长、师长齐聚帅府,召开部队整编会议。
阎锡山坐在主位上,阎志尧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整编方案。
“各位,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跟大家商量部队整编的事。”
阎锡山开口说道,“志尧制定了一份整编方案,大家先看看,有什么意见可以提。”
侍卫把方案分发给众人,李服膺和王靖国接过方案,只看了几眼,脸色就沉了下来。
李服膺猛地把方案拍在桌子上:“司令,这是什么方案?
要把咱们二十个军裁成十二个军,还要裁汰老弱,这不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吗?
我的第1军有三万多人,裁完之后只剩下一万多人,这让我怎么跟手下的弟兄们交代?”
王靖国也跟着附和:“是啊,司令!
咱们的部队都是跟着您出生入死打下来的,里面好多弟兄都是老兵,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忠心耿耿,怎么能说裁就裁?
再说,裁汰下来的弟兄们,没有活路,万一闹起来,可不是小事啊!”
其他几个军长也纷纷开口,有的说方案太激进,有的说时机不成熟,还有的说担心引起士兵不满,场面顿时乱了起来。
阎志尧看着这混乱的场面,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说道:“各位将军,我知道大家舍不得自己的部队,也担心弟兄们的活路。
但是,咱们得认清现实——现在蒋介石的中央军有西十多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咱们晋绥军虽说有二十万,可实际上满员的部队还不到一半,装备更是落后。
若是明年跟中央军开打,咱们这些‘虚胖’的部队,能挡得住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喧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服膺不服气地说道:“二公子,你年轻,没打过仗,不知道部队的难处。
咱们的弟兄们虽然装备差了点,但忠心耿耿,真打起来,未必会输给中央军!”
“忠心耿耿固然重要,可打仗靠的是实力。”
阎志尧反驳道,“去年,李宗仁的桂军在蒋桂战争中,就是因为部队编制混乱、装备落后,才被中央军打败。
难道各位将军想重蹈桂军的覆辙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说裁汰下来的弟兄们,我己经制定了安置方案——愿意留在军中的,只要身体合格,经过训练后,可以补充到其他部队;不愿意留在军中的,发放三个月的军饷作为遣散费,还可以推荐他们去地方保安部队、兵工厂或者矿场工作,保证他们有饭吃、有活干,绝不会让他们没活路。”
王靖国皱着眉头:“二公子,话虽如此,可地方上哪有那么多职位?
兵工厂和矿场也需要不了那么多人啊!”
“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
阎志尧说道,“咱们正在筹备开矿、扩建兵工厂,还打算在山西各地修建公路、铁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而且,地方保安部队也需要扩充,保护地方治安,这些职位足够安置裁汰下来的弟兄们了。”
傅作义这时站了起来:“各位将军,我觉得二公子的方案可行。
我的第4军愿意带头整编,裁汰老弱,补充新兵。
咱们晋绥军要想在接下来的乱世中立足,甚至打败中央军,就必须进行整编,提高战斗力。
若是再抱着旧观念不放,迟早会被淘汰!”
有了傅作义的支持,其他几个原本犹豫不决的军长也纷纷表态,支持整编方案。
李服膺和王靖国见大势己去,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敢再公然反对,只能不情愿地答应下来。
阎锡山见众人都同意了,点了点头:“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按照方案执行。
志尧,整编的事就交给你负责,各军军长要积极配合,若是有人阳奉阴违,绝不姑息!”
“是,父亲!”
阎志尧应道。
会议结束后,李服膺和王靖国一前一后走出帅府。
王靖国低声对李服膺说:“大哥,这阎志尧小子,真是越来越嚣张了,居然敢动咱们的部队,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服膺脸色阴沉:“哼,他以为有司令和傅作义支持,就能为所欲为?
咱们走着瞧,整编的时候,我给他们找点麻烦,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满和算计。
阎志尧并不知道李服膺和王靖国的阴谋,他此时正忙着制定具体的整编计划,安排人员去各地招募新兵,同时还要协调地方政府,为裁汰下来的士兵安排工作。
几天后,整编工作正式开始。
阎志尧亲自坐镇各军驻地,监督整编情况。
在傅作义的第4军,整编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裁汰了一千多名老弱残兵,招募了两千多名年轻新兵,部队的战斗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
可在李服膺的第1军和王靖国的第2军,情况却截然相反。
李服膺表面上配合整编,暗地里却让手下的亲信故意刁难招募新兵的工作人员,还把一些身体合格的老兵说成是老弱残兵,裁汰下来,把一些关系户塞进部队,充作新兵。
王靖国则更过分,他不仅不裁汰老弱,反而虚报新兵人数,想要多领军饷。
负责监督第2军整编的工作人员发现后,向阎志尧汇报,王靖国居然还派人威胁工作人员,不让他们上报。
阎志尧得知这些情况后,气得拍了桌子。
他知道,李服膺和王靖国是在故意跟他作对,若是不拿出点手段来,整编工作根本无法顺利进行。
“来人!”
阎志尧喊道。
侍卫连忙走了进来:“二公子,有什么吩咐?”
“备车,我要去第2军驻地!”
阎志尧说道。
他决定先拿王靖国开刀,杀一儆百,让其他军长知道,他阎志尧不是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