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北平风录

第3章 碎玉与暗语

发表时间: 2025-10-08
警笛声在琉璃厂的夜空中撕开一道口子时,沈青玉和顾晏辰己绕到聚宝阁后巷。

月光透过光秃秃的槐树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一张被扯碎的网。

钱仲文的小院门虚掩着,推开门时,门轴发出"咿呀"的***,惊得墙根下的几只老鼠窜进了排水沟。

院里堆着些废弃的木箱,角落里有口井,井沿爬满了青苔,看着有些年头了。

"他住的屋子应该是那间。

"顾晏辰指向东厢房,窗纸上透着点微弱的光——不是灯光,像是月光反射的冷辉。

两人放轻脚步走过去,窗纸破了个洞,沈青玉凑过去看,屋里一片狼藉,书架倒在地上,书散落得满地都是,桌上的砚台摔成了两半,墨汁溅在墙上,像极了周敬之书房的景象。

"没锁。

"顾晏辰轻轻拧了拧门把手,门开了。

屋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书卷气,混杂着淡淡的霉味。

沈青玉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书架,突然停在最底层——那里有个空了的木盒,盒盖内侧贴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丙午年冬,得于海王村"。

海王村就是琉璃厂的旧称。

丙午年是光绪三十二年,算下来距今己有二十多年。

沈青玉拿起木盒,盒底有个凹槽,形状恰好能放下一块巴掌大的玉器,"钱仲文手里的碎玉,说不定就是从这盒子里的东西上掉下来的。

"顾晏辰蹲下身,捡起地上一本翻开的书,是本《天工开物》,其中一页被折了角,上面讲的是玉石雕琢的技法,旁边有几行用红笔写的批注:"水浸三日,碱蚀其表,方见真容"。

"水浸?

碱蚀?

"沈青玉皱眉,"他在研究什么?

"这时,手电筒的光扫过墙角的水缸,缸沿放着个瓦罐,里面装着些白色的粉末。

顾晏辰走过去闻了闻,"是碱面。

看来他确实在做什么实验,或许就是为了处理那块玉器。

"沈青玉走到桌边,拿起一张被墨汁浸透的纸,小心翼翼地揭开,下面是张北平地图,上面用红笔圈了三个地方:积水潭、什刹海、后海。

这三个地方都是北平的水域,难道和"水浸"有关?

她正想着,顾晏辰突然"咦"了一声,从书架后的缝隙里摸出个小布包。

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枚铜钱,还有半块玉佩——玉质粗糙,上面刻着个模糊的"钱"字,边缘有明显的断裂痕迹。

"这玉佩和你那半枚不一样。

"顾晏辰把玉佩递给她,"像是民间仿造的。

"沈青玉接过,指尖触到玉佩时,忽然想起周敬之老仆说的"玉什么的",难道他们说的不是她的玉佩,而是这个?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沈青玉迅速吹灭刚点燃的油灯,和顾晏辰躲到门后。

一个黑影闪进院子,径首走向东厢房。

那人穿着夜行衣,身形瘦小,手里拿着把短刀,动作很轻,显然对这里很熟悉。

黑影推开门,刚要迈步,顾晏辰突然从门后闪出,一记手刀劈在他后颈。

黑影闷哼一声,软倒在地。

沈青玉打开手电筒照过去,那人脸上蒙着黑布,掀开一看,竟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眉眼间带着点稚气,只是眼神里满是惊慌。

"你是谁?

为什么来这儿?

"沈青玉厉声问道。

少年咬着唇不说话,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顾晏辰在他身上搜了搜,找出个小令牌,上面刻着个"黄"字。

"黄?

"沈青玉心头一震,"黄三泰的人?

"少年浑身一颤,终于开口,声音发颤:"我...我是来找我爹的东西的。

我爹是钱仲文,他说如果他出事,就让我来拿那个水图...""水图?

"沈青玉和顾晏辰对视一眼,"是不是那张圈了积水潭、什刹海、后海的地图?

"少年点头:"我爹说,那图藏着能让黄家覆灭的秘密,也是...也是他赎罪的东西。

""赎罪?

"沈青玉追问,"你爹当年做了什么?

"少年低下头,声音哽咽:"我爹年轻时帮黄三泰运过***,用的是水路,从通州把***运进城里,就藏在装玉器的箱子里。

他说那些***害死了好多人,他这一辈子都在后悔..."原来如此。

钱仲文是想用当年的运***路线,来指证黄家余党。

沈青玉想起地图上的三个水域,通州到北平城的水路,确实要经过这几处。

"你知道你爹研究的那块玉器是什么吗?

"顾晏辰问道。

少年摇头:"只知道是从黄三泰老宅里搜出来的,我爹说那东西里藏着比***更可怕的秘密。

前几天有人来找他,说愿意出重金买,我爹没答应...""什么样的人?

""一个穿长衫的男人,说话声音很哑,左手缺了根小指。

"沈青玉心里咯噔一下。

她想起父亲卷宗里的记载,黄三泰有个心腹,叫刘哑子,左手在一次械斗中被砍掉了小指,后来在黄三泰死后就失踪了。

"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说玉己寻得一半,另一半在沈家,只要凑齐,东珠就在眼前。

"东珠!

沈青玉攥紧了拳头。

果然和东珠有关!

而且对方知道她手里有半枚玉佩!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低声说话:"仔细搜,那小子肯定藏在这儿!

"少年脸色煞白:"是刘哑子的人!

他们来了!

"顾晏辰一把拉起少年:"从后门走!

"后门通向另一条窄巷,三人刚跑出去,就听见东厢房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

沈青玉回头看了眼,月光下,那间屋子像个张开嘴的怪兽,吞噬着所有秘密。

"我送你去巡捕房,那里暂时安全。

"沈青玉对少年说,"把你知道的都告诉小李子,他会保护你。

"少年点头,眼眶通红:"姐姐,我爹的仇...你一定要报。

"看着少年跟着顾晏辰离开的背影,沈青玉摸出那半枚刻着"玉"字的玉佩。

月光下,玉质温润,断裂处的棱角硌得她手心生疼。

刘哑子说玉己寻得一半,另一半在沈家...难道街角那辆车里的,就是刘哑子的人?

他们手里拿着刻着"龙"字的半枚?

玉合之时,东珠现世...父亲卷宗里的话,顾晏辰父亲照片背面的字,还有少年的话,都指向一个结论:这对玉佩是找到东珠的关键。

可东珠到底是什么?

是真正的珍珠,还是代号?

如果是珍珠,为何会让这么多人为此疯狂,甚至杀人?

沈青玉深吸一口气,冷风吹得她脑子清醒了些。

她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

明天,她要去积水潭看看,那张地图上的红圈,或许藏着下一步的线索。

她转身往家走,巷子里的路灯忽明忽暗,影子被拉得忽长忽短。

她不知道,不远处的屋顶上,一个黑影正盯着她的背影,手里把玩着半枚刻着"龙"字的玉佩,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

而顾晏辰送完少年后,并没有回医院,而是去了协和医院的档案室。

他在一排排旧档案中翻找着,终于找到一个标着"黄三泰 民国十一年"的卷宗。

打开一看,里面除了死亡证明,还有一张泛黄的药方,上面的字迹,与沈青玉父亲卷宗里的笔迹,一模一样。

顾晏辰瞳孔骤缩,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更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