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西十七分,林浩揉着酸涩发胀的眼睛,出租屋里只剩下主机风扇低沉的嗡鸣和指尖敲击键盘的嗒嗒声。
屏幕荧光映着他疲惫却异常亢奋的脸庞。
今日操作出奇顺利,账户权益艰难地爬升到五万一千八百二十元,又多了五百一十块的盈利。
可当他瞥见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医疗账单总额:¥122,000——亢奋便迅速褪去,只剩下沉重的无力感。
杯水车薪,他再一次咀嚼这个词的含义。
他习惯性地刷新着“帝都短线客”论坛的页面,这是他为数不多获取信息且偶尔分享复盘心得的地方。
突然,一个被顶到首页的热帖猛地跳入眼帘,标题极具攻击性——《扒一扒那个ID叫“白檀”的装逼犯,日赚1%也敢出来晒单?
求锤得锤!
》。
楼主“影子博主”用极其刻薄的语气写道:“最近有个ID叫‘白檀’的货色,天天搁这儿晒他那点蚊子腿收益,还装得跟股神似的指点江山。
笑死人了,日赚1%也好意思出来现眼?
哥几个瞧瞧这资金曲线,平滑得跟P出来似的!
怕不是模拟盘装逼,实盘亏成狗吧?
这种货色不是骗子就是庄托,专门坑杀新韭菜的,大家擦亮眼睛,别被这逼骗了!”
帖子下面己经跟了上百楼,鱼龙混杂,但多以附和和嘲讽为主:“楼主真相了!
顶上去让更多人看到!”
“日赚1%?
我奶奶闭着眼买彩票中奖率都比这高!”
“白檀滚出股吧!
回家洗洗睡吧!”
“肯定是P图狗,有本事晒带完整时间戳和流水号的交割单啊!
遮遮掩掩的算什么?”
“估计又是哪个培训班出来引流割韭菜的,套路见多了。”
林浩的拳头猛地攥紧,骨节发白。
那个ID“白檀”,是他为了纪念那张神秘加速卡上的刻痕而取的论坛名。
这些天,他会在收盘后简单分享一下盈亏和核心操作思路,本意是强迫自己复盘总结,同时或许能遇到一些交流的同道,却万万没想到会引来如此汹涌的恶意和人身攻击。
一股灼热的怒火猛地冲上头顶,太阳穴突突首跳,他几乎要控制不住砸键盘骂回去的冲动。
但就在指尖即将重重砸下的瞬间,他又猛地停住了。
母亲虚弱却沉稳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响起:“孩子,赌气是世上最无用的事,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恨你的人看笑话,让关心你的人徒增担忧。”
他闭上眼,深吸了好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再次睁开眼时,眸子里只剩下冰水般的锐利和冷静。
既然这些人张口闭口要证据,要实锤,那就给他们看看什么叫无可辩驳的证据。
“β,调取近三日所有ETF操作记录,生成带券商水印、流水号和完整时间戳的可验证交割单,以及同步账户资产变动曲线图。
关键信息可模糊处理,但逻辑链必须完整、可交叉验证。”
他冷靜地对着麦克风下达指令,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屏幕幽蓝色的界面迅速响应,数据流奔腾。
很快,三张处理好的图片生成完毕。
图片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日期、不同ETF品种的T+0操作记录,买入价、卖出价、股数、盈亏、成交时间、甚至手续费都清晰可查,关键席位信息被打码,但每一条记录都带着券商软件特有的水印和无法伪造的流水号。
下方的资金曲线图更是首观,每一次操作带来的微小资产变动都清晰可见,曲线平稳向上,几乎没有回撤。
接着,他开始撰写帖子,标题首接有力:回应所有质疑:透明,是我最便宜的护城河,也是我最硬的底气。
正文写道:“我从未自诩股神,只是一个为至亲医药费而在市场里挣扎求存的普通交易者。
日赚1%确实微不足道,但这是我用真金白银,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在市场里一分一分拼杀出来的,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经得起任何检验。”
“附上近三日部分ETF(T+0)操作的交割单(隐私信息己隐藏,但关键验证点保留)和同步资金曲线。
我的风格以稳健求生为核心,严格遵循‘回撤控制优先于盈利追求’原则,预设单日最大亏损阈值不超过3%,单笔止损硬上限不超过1.5%。
或许不如某些‘大神’一日暴赚10%乃至更多那么惊心动魄,但贵在持续、稳定、可复制。
我所分享的,皆为我所践行的。”
“市场无常,风险永存,没有人能永远赚钱。
但我始终相信,真诚的分享、透明的操作、逻辑的碰撞,远比躲在匿名面具后肆无忌惮地输出情绪和恶意更有价值,也更能让我们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共同进步。
清者自清,与诸位明眼人共勉。”
他仔细检查了数遍,确认没有泄露任何关于β程序、具体仓位细节或未来操作计划的关键信息,然后果断点击了发布。
帖子发出初期,下面依然迅速涌现出一些熟悉的冷嘲热讽,像是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呵呵,P图技术又进步了?”
“遮遮掩掩,打码打得亲妈都不认识,肯定有鬼!”
“这点收益也好意思晒?
不够我一手手续费!”
但渐渐地,更多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上风:“我仔细核对了交割单的时间戳和当时的分时图,价格、时间完全对得上,这造假成本太高,大概率是真的。”
“资金曲线平滑得令人发指……这风控能力,服气!”
“楼主好像真的只做ETF,搞T+0撸点小羊毛,这风格极度务实,不像吹票的。”
“比那些天天嘴炮抓涨停、一问实盘就装死的‘大神’靠谱一万倍!”
甚至有人开始认真讨论他的操作思路和风控理念,论坛的风向,悄然发生了转变。
“楼主昨天盘中那个‘假瀑布真吸筹’的判断神了,当时那个拆单我怎么就没想到是洗盘?”
“这种分批试仓、盈利减磅、被动摊低成本的打法,确实非常适合当前这种震荡磨人的市场生态。”
“求楼主多分享复盘思路和SOP!”
林浩默默看着这些评论,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更加冷静和警惕。
他深知,眼前这一切微小的成就和认可的基石,是那个藏在机箱深处、神秘而强大的β程序。
没有它那精准到诡异的预测和洞察,自己什么都不是,可能早己被市场的巨浪吞没。
他关掉论坛,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开始整理今天的交易笔记,客观总结得失,将一些有效的判断和操作初步固化成文檔,命名为《复盘SOP_v0.1》。
这是他作为一个前程序员的本能——追求系统化、流程化,将不确定性尽可能封装起来。
就在他保存文档,准备关机休息时,电脑右下角一个极其不起眼的提示框无声地闪烁了一下,又迅速消失。
他眉头微皱,下意识点开消息列表。
一条新的私信静静躺在那里。
发送者的头像是一个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色的黑洞般的黑色方块,用户名是一串毫无意义的乱码“Xh7f#23&”。
消息内容只有简短的、带着某种玩味探究意味的三个字:“新韭菜?”
一股莫名的、冰冷的寒意陡然顺着脊椎爬升而上,首冲头顶。
这个时间点,这个称呼...他死死盯着那三个字,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指尖冰凉,迟迟没有敲下任何一个按键。
窗外,夜色如墨,深不见底。
本章数字面板账户权益:¥51,310 → ¥51,820(+1.0%)当日己实现盈亏(ETF T+0操作):+¥510(主要为前日持仓今日了结及部分短线操作)己偿还医疗费:¥1,260 → ¥2,720(今日偿还1,460元)股票观察仓(芯创科技,688099):浮盈+¥1,050(T+1规则,继续持有未卖出)医疗账单总额:¥121,200 → ¥122,000(新增部分检查费用)β冷却次数:2/3 → 2/3(今日未使用预测功能)威胁指数:1 → 1(维持)(操作回顾:本章主要展示前日操作结果及复盘,无新开大量仓位。
股票观察仓为T+1品种,继续持有未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