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N困困吖”的优质好《纸间与檐下》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沈砚之林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情节人物是林深,沈砚之的纯爱,豪门总裁,团宠,甜宠,婚恋小说《纸间与檐下由网络作家“N困困吖”所情节扣人心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510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2 21:32:0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纸间与檐下
主角:沈砚之,林深 更新:2025-10-12 23:26:3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古籍里的相遇 暮春的雨丝斜斜织着,将江南图书馆的青灰瓦檐润得发亮。
沈砚之蹲在修复室的樟木桌前,指尖捏着极细的竹镊子,
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张残破的宋刻本《论语》残页从托纸上剥离。窗外的雨声像细密的白噪音,
混着室内淡淡的浆糊味与旧纸特有的霉香,构成他早已习惯的静谧世界。 “抱歉,
请问这里是古籍修复部吗?” 清冽如雨后松针的声音突然响起时,沈砚之的镊子顿了顿,
险些碰断那根脆弱的纸纤维。他抬起头,看见门口站着个穿浅灰色衬衫的男人,
肩头沾着细碎的雨珠,手里拎着个黑色的皮质公文包,身形挺拔得像株刚劲的水杉。
男人的目光扫过室内排满古籍的书架,最后落在沈砚之沾着糯米浆的指尖,
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打扰你工作了,我是城建设计院的林深,
来对接古籍馆扩建的设计方案。” 沈砚之放下镊子,用干净的棉布擦了擦手。他起身时,
林深才注意到他穿着件靛蓝色的中式对襟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串着的沉香木手串,
整个人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周身萦绕着与这个快节奏时代格格不入的温润气息。
“我是沈砚之,这里的修复师。” 他的声音比林深低沉些,带着点书卷气的柔和,
“对接方案的话,需要先看看古籍存放的环境要求,避免施工影响文物。” 林深点头,
从公文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调出设计图。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
沈砚之无意间瞥见他食指第二节有个浅褐色的茧子,像是常年握笔留下的痕迹。
“我们初步计划在西侧扩建三层,采用钢结构框架,
这样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建筑地基的影响。” 林深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
调出详细的结构图,“施工时会用防尘罩将古籍区完全隔离,
噪音也会控制在 50 分贝以下,你看是否符合要求?” 沈砚之凑近屏幕,
目光落在结构图上。他对建筑设计一窍不通,但能看出图纸上标注的细节格外详尽,
连古籍修复室的通风口位置都做了特殊标注。“防尘和湿度控制很重要,
” 他指着屏幕上修复室的位置,“这里存放着不少明清时期的善本,
湿度必须保持在 55% 到 60% 之间,施工时的除湿系统需要提前调试。
” 林深立刻在备忘录里记下,指尖在屏幕上敲击的声音清脆利落。
“我会让施工队提前安装临时除湿设备,每天三次记录湿度数据,你可以随时查看。
” 他抬起头,恰好对上沈砚之的目光,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又各自匆匆移开。
窗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的声音里,似乎多了点微妙的沉默。 “那我先带你看看现场吧。
” 沈砚之率先打破沉默,转身拿起挂在门边的雨伞。林深跟在他身后,
看着他走在青石板路上的背影,靛蓝色的衣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像水墨画里晕开的一抹墨色。图书馆的庭院里种着几株老樟树,雨水打在叶片上,簌簌作响,
偶尔有雨滴从枝头落下,砸在伞面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走到西侧的空地前,
沈砚之停下脚步,指着地面说:“这里原本是个小花园,地下可能有老地基,
施工前需要仔细勘探,避免破坏地下管线。” 林深蹲下身,手指拂过地面的青苔,
若有所思地说:“我们会用雷达探测地下结构,确保施工安全。” 他起身时,
不小心碰到了沈砚之的伞,两人同时说了声 “抱歉”,又都笑了起来。 雨势渐渐小了,
阳光透过云层,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沈砚之收起雨伞,露出手腕上的沉香木手串,
林深的目光在手串上停留了一瞬,轻声说:“这串沉香的年份不短吧?香气很醇厚。
” 沈砚之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是祖父留下的,戴了很多年了。
” 林深 “嗯” 了一声,没再追问,只是望着远处的老建筑,
轻声说:“古籍修复和建筑设计其实很像,都需要耐心和细致,要在保护过去的同时,
为未来留下空间。” 沈砚之愣了愣,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干练利落的建筑师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看着林深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竟让他平日里显得有些锐利的轮廓柔和了许多。“你说得对,” 沈砚之轻声回应,
“无论是修复古籍,还是设计建筑,都是在与时间对话。” 那天的对接结束后,
林深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说有问题可以随时找他。
沈砚之把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夹在常用的《古籍修复技术手册》里,
指尖抚过纸条上工整的字迹,心里竟有了点莫名的期待。
第二章 图纸与墨香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林深成了古籍馆的常客。
有时是带着施工队来勘探现场,有时是拿着修改后的图纸来找沈砚之确认细节。每次来,
他都会提前联系沈砚之,避开他修复古籍的关键时段,偶尔还会带一杯热咖啡,
放在修复室的桌上,轻声说:“看你总在忙,喝点咖啡提提神。
” 沈砚之起初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也渐渐习惯了。他会在林深来的时候,泡上一壶龙井,
放在窗边的小桌上。两人常常在工作间隙,坐在窗边喝茶聊天,从古籍修复的技巧,
聊到建筑设计的理念,从江南的历史文化,聊到各自的生活经历。
沈砚之得知林深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前一直在国外工作,去年才回到家乡,
接手了古籍馆扩建这个项目。“其实我小时候常来这里看书,” 林深望着窗外的老樟树,
眼神里带着点怀念,“那时候图书馆还没有这么大,只有几间旧屋子,
但我总喜欢躲在角落里看建筑类的书籍,没想到多年后,会来设计它的扩建工程。
” 沈砚之听着,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他从小在古籍馆长大,祖父是这里的老馆长,
他的童年记忆里,满是旧书的墨香和祖父修复古籍时专注的身影。“我祖父常说,
古籍是活着的历史,每一页纸里都藏着过去的故事。” 沈砚之轻声说,
“我修复它们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和古人对话,这种感觉很奇妙。” 林深点点头,
目光落在沈砚之正在修复的一本清代诗集上。书页上有几处虫蛀的痕迹,
沈砚之正用极细的毛笔蘸着特制的浆糊,一点点修补。“你修复古籍的时候,
会不会觉得很枯燥?” 林深轻声问,“毕竟要长时间对着残破的纸张,重复同样的动作。
” 沈砚之抬起头,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觉得枯燥,
但后来慢慢就爱上了。每当看到一本残破的古籍在自己手里恢复原貌,
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就像你们建筑师,看着自己设计的建筑从图纸变成现实,
应该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吧?” 林深笑了,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确实,
每次看到建筑封顶的时候,都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不过和你比起来,
我们的工作可能更喧嚣一些,不像古籍修复这样安静。” 他顿了顿,
又说:“有时候我也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像你这样,专注地做一件事,不受外界的打扰。
” 沈砚之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个总是穿着笔挺衬衫、戴着金丝眼镜的建筑师,
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的疲惫。“如果你不嫌弃,下次可以来修复室待一会儿。
” 沈砚之轻声说,“这里很安静,看看古籍,或许能让你放松一些。
” 林深的眼睛亮了亮,点头道:“好啊,等我忙完手里的事,一定来打扰。” 那天下午,
林深走后,沈砚之看着桌上没喝完的龙井茶,心里竟有些莫名的失落。他拿起那本清代诗集,
继续修补,却发现指尖有些颤抖,好几次都差点把浆糊涂错地方。他无奈地笑了笑,
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太在意林深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沈砚之收到了林深的消息,
说他今晚有空,想过来看看古籍。沈砚之立刻回复 “欢迎”,然后开始收拾修复室,
把散落的工具归位,又泡了一壶新的龙井茶,放在窗边的小桌上。 林深来的时候,
手里拎着一个纸袋,里面装着刚买的桂花糕。“路过甜品店,看到这个,
就想着带过来给你尝尝。” 林深把桂花糕放在桌上,空气中立刻弥漫开淡淡的桂花香。
沈砚之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笑着说:“很好吃,谢谢你。
” 林深坐在沈砚之对面,看着他修复古籍的样子。灯光下,沈砚之的侧脸显得格外柔和,
长长的睫毛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指尖握着毛笔,动作精准而轻柔。林深忽然觉得,
这样的画面就像一幅静谧的水墨画,让他紧绷了许久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这本诗集的作者是清代的一位文人,一生不得志,却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 沈砚之轻声介绍,“你看这一页,上面有他的批注,字迹娟秀,应该是他晚年所写。
” 林深凑近看了看,果然在书页的空白处看到了几行小字,字迹虽然有些潦草,
却透着一股洒脱的气质。 “没想到古籍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细节。” 林深轻声说,
“以前我总觉得古籍离我们很遥远,现在看来,它们其实很鲜活。” 沈砚之笑了笑,
把毛笔放在笔洗里:“其实很多古籍里都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只要你用心去读,
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情感。” 两人就这样坐着,一边喝茶吃桂花糕,一边聊着古籍里的故事。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图书馆里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修复室里的一盏灯,温暖而明亮。
林深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点了,他起身说:“太晚了,我该走了,不打扰你休息了。
” 沈砚之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竟有些不舍。他回到修复室,
看着桌上剩下的桂花糕和没喝完的龙井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第三章 意外与守护 施工队进驻古籍馆的那天,沈砚之特意早起,
去现场查看防尘罩的安装情况。林深已经在那里了,穿着蓝色的安全帽,
正和施工队的负责人交代注意事项。看到沈砚之来,林深笑着走过来:“放心吧,
防尘罩已经安装好了,除湿设备也调试过了,湿度一直保持在 58% 左右。
” 沈砚之点点头,跟着林深走进防尘罩内。里面的空气很清新,没有一点灰尘,
除湿设备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施工的时候,我会每天过来检查,有任何问题都会及时处理。
” 林深说,“你要是不放心,也可以随时过来查看。” 沈砚之 “嗯” 了一声,
目光落在远处的修复室方向。那里存放着他正在修复的几本善本,是他最担心的。
林深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说:“修复室那边我特意安排了人 24 小时值守,
不会有问题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沈砚之每天都会去现场查看几次,林深也总会抽出时间陪他一起检查,耐心地解答他的疑问。
两人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亲近,有时会一起在图书馆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有时会在傍晚时分沿着河边散步,聊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 沈砚之发现,
林深虽然看起来很干练,却有着细腻的心思。他记得沈砚之不喜欢吃辣,
每次吃饭都会特意点清淡的菜;他知道沈砚之喜欢安静,
每次聊天都会尽量降低音量;他甚至注意到沈砚之修复古籍时喜欢用特定品牌的浆糊,
特意托人从外地买了几盒送给他。 这些细微的关怀,像春日里的细雨,
悄悄滋润着沈砚之的心田。他开始期待每天和林深见面,期待和他一起喝茶聊天,
期待看到他温柔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对林深的感情已经超出了普通朋友的界限,
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就在沈砚之犹豫着要不要向林深表白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那天下午,突然下起了暴雨,狂风呼啸着席卷了整个城市。沈砚之正在修复室里工作,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是施工队的呼喊声。他心里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
跑出修复室。 只见西侧的施工工地上,防尘罩被狂风刮破了一个大洞,
雨水顺着洞口灌了进来,几个施工人员正冒着大雨试图修补。林深也在其中,他浑身湿透,
头发贴在脸上,却依然坚持在现场指挥。沈砚之心里一急,立刻拿起雨伞跑了过去。
“林深!你快下来,太危险了!” 沈砚之大声喊道。林深转过头,看到沈砚之,
脸上露出一丝焦急:“你怎么来了?快回去,这里很危险!”“不行,
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这里冒险!” 沈砚之固执地说,撑起雨伞走到林深身边。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