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

第3章 一等奖

发表时间: 2025-10-13
李铁柱的目光落在床头那张三指宽的奖状上,泛黄的硬纸片被细心地用浆糊粘在土墙上,边角微微卷起,红色的 “一等奖” 印章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扎眼 —— 那是去年秋天,他在全市青少年射击比赛上拿的奖,王教练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说:“铁柱,你这苗子,将来能进省队!”

前世拿到这张奖状时,他还傻乎乎地把它捧给母亲看,盼着能换一句夸奖,结果母亲只扫了一眼,就随手扔在灶台上,说 “一张破纸换不来棒子面”。

后来搬家去塞北,这张奖状被揉在行李底层,最后不知丢在了哪里。

如今再看,奖状上 “李铁柱” 三个字像是在发光,提醒着他这一世绝不能再放弃。

“柱儿,不是爸对你不放心。”

刚刚出去不久的李向源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男人坐在炕沿上,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膝盖上的补丁,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你看看咱家,梅梅,蓉蓉、薇薇要读书,小刚和小玲还小,军军刚会走,我和你妈白天上班,家里里外外都得靠人。

这次去塞北,你二叔刚没了,二婶一个人带着西个孩子,厂里调令下来,我没法推…… 你是老大,你妈说我意思是想让你退学跟我们走,帮着照顾弟妹。”

李向源说这话时,头微微低着,少白头的发丝垂在额前,遮住了眼底的愧疚。

他知道大儿子喜欢射击,体校的王教练不止一次跟他夸过铁柱有天赋,可家里的情况摆在这儿,七个孩子要养,他实在没办法,刚刚还说大话支持孩子呢!

可是一转脸就变卦……李铁柱看着父亲微驼的背,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他清楚记得,前世父亲说这话时,他哭着拒绝,却还是被母亲硬逼着收拾了行李。

这一世,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刚才更坚定:“爸,你刚刚还支持我呢,怎么又变卦了,我还有一年就毕业,王教练说我只要稳住成绩,要么留校当助教,要么能进部队体工队 —— 不管哪个,都有固定工资,比我去塞北进厂当学徒强。

我每个月的体校补助还是交家里,将来再从工资里挤十几块钱寄给你们,不比我退学当苦力强?”

他刻意加重了 “十几块钱” 三个字 ——1958 年的十块钱,能买二十斤玉米面,够家里添半个月的口粮。

李向源果然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大儿子,像是第一次发现他长大了。

李铁柱又补充道:“现在外面都在搞大炼钢铁,到处都缺人,可越是这样,越得有个正经出路。

我要是退学去塞北,最多进厂当个工人,倒班熬日子,将来弟妹们长大了,还不是得跟我一样苦?

可我要是能留在体校,将来有了出息,还能帮衬着弟妹们读书找工作。

你不就是因为有了技术才能有今天的地位吗?”

这话戳中了李向源的心。

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读多少书,还好家人支持学了修表等相关的机械技术才能在船厂打拼出今天的地位,他何尝不想让孩子们有个好前程?

只是现在家里的担子太重,老婆又催的紧他不得不先顾着眼前。

李铁柱看着父亲松动的神色,又想起前世那三年的艰难 ——1959 年开始,粮食越来越紧张,塞北比东北更缺粮,他跟着父母去了之后,每天只能喝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弟弟妹妹们饿得面黄肌瘦,他自己更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落下了胃痛的病根。

那时候他要是还在体校,至少有食堂补贴,能多一口吃的,也能给家里寄点粮票。

“爸,我保证,这一年我肯定好好读书,绝不惹事,每个月的钱一分不少寄回家。”

李铁柱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您再跟我妈说说,就给我一年时间。

况且我刚刚去哪里什么也干不了,看弟弟妹妹也挣不到钱,不想现在我还有补助能给你们!

爸你在好好想想……”李向源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站起身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好吧,我跟你妈再商量商量。

你好好养身子,别想太多。”

看着父亲走出房门的背影,李铁柱眼眶一热。

前世分家后的第二年,父亲就是因为常年劳累,加上营养不良,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

那时候家里没钱给老爷子补充营养,父亲躺在炕上,看着家人每天奔波借钱,最后硬是绝食,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留给了孙子。

他至今记得父亲最后咽气时,眼神里的愧疚和不甘 —— 那是他一辈子的痛。

这一世,他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护住父亲,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李铁柱摸了摸肚子,空荡荡的,昨晚那碗糊糊早就消化完了 —— 母亲果然没给他留早饭。

他咬了咬牙,穿上那件打了补丁的蓝布褂子,揣着口袋里仅有的半块硬邦邦的窝头(还是昨天父亲偷偷塞给他的),推开了房门。

院墙上刷着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的红色标语,远处国营粮店门口己经排起了长队,人们手里攥着粮票,脸上满是焦急。

一辆拉煤的马车从巷口经过,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 “嗒嗒” 的声响,车老板嘴里吆喝着,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很快消散。

李铁柱加快了脚步,他知道时间不等人 —— 父亲的调令随时可能下来,母亲也绝不会轻易松口,他必须尽快回到学校,用成绩稳住局面。

学校离他家不算远,穿过两条胡同,再走一段土路就到了。

路上遇到不少背着书包的学生,大多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手里拿着啃了一半的窝头,一边走一边吃。

“老铁!

你咋不在家多歇两天?”

突然有人从身后拍了他一下,力道不轻,李铁柱踉跄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国子脸、皮肤黝黑的李侯勇 —— 他姑姑家的表弟,也是他在体校最好的兄弟。

大勇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磨破了边,却洗得干干净净,脖子上挂着一个军绿色的书包,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什么。

“大勇。”

李铁柱的声音有些哽咽。

前世在塞北,他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有的时候,是大勇偷偷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他,还帮他找了个修自行车的***;后来大勇娶了邻厂的张桂兰,那个出了名的扶弟魔,不仅把大勇的工资全拿去贴补娘家弟弟,还逼着大勇借高利贷,最后大勇不堪重负,在自家煤棚里上吊了。

他至今记得接到消息时,自己瘫坐在地上,连哭都哭不出来 —— 这一世,他绝不能让张桂兰靠近大勇,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咋还娘们叽叽的?”

大勇笑着捶了他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温热的玉米窝头,塞到他手里,“我妈早上蒸的,我揣了俩,给你一个。

对了,我听我妈说,二伯要带你去塞北?

还让你退学?”

玉米窝头带着淡淡的玉米香,表面粗糙,却很实在。

李铁柱捏着窝头,心里一阵暖 —— 在这个粮食比命还金贵的年代,一个窝头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意。

他咬了一口,温热的玉米面在嘴里散开,缓解了胃里的绞痛,他含糊地说:“我爸说过两天放暑假就走,我去送他们。

我跟我爸商量好了,我留在这儿读完最后一年,毕业再看情况。”

“二伯母能舍得你这壮劳力?”

大勇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调侃,却也藏着心疼,“你可是你家的牛马,离了你,你妈还不得急?”

李铁柱苦笑了一下,刚想说话,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嗤笑:“哟,这不是李家的大牛马吗?

还有心思上学呢?”

两人回头一看,是李欢 —— 李铁柱的大表哥,他爹是市里的干部,母亲是街道主任,家里条件比一般人好的多,却总爱搞些投机取巧的事。

李欢留着寸头,穿着干部衬衫,显得十分的干练。

“大表哥,你又有什么呢?”

大勇跟狗腿子一样凑上前去,“除了从表婶那儿弄点糊纸盒、拆棉纱的活,还能搞着啥挣钱的路子?

快跟我和老铁说说,大表哥!”

李欢拍了拍胸脯,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压低声音说:“嘁,你们懂啥?

最近厂里都在搞大炼钢铁,缺废铁缺得厉害,我认识一个钢厂的师傅,只要能弄来废铁,一斤能赚两分钱。

还有,我表叔在粮站上班,要是能弄到粮票,倒腾一下也能赚钱 —— 只要钱到位,你爹还能管着你留在哪儿?”

李铁柱心里一动 —— 他知道,1958 年大炼钢铁,很多人为了完成指标,连家里的铁锅都砸了,废铁确实紧俏。

但他也清楚,这种投机的事风险太大,弄不好会被当成 “投机倒把” 抓起来。

前世李欢就是因为倒腾粮票,被抓去劳改了两年,出来后更混不下去了。

“大表哥,这事儿犯法,不能干。”

李铁柱皱着眉说,“好好上学,将来找个正经工作比啥都强。”

李欢撇了撇嘴,刚想反驳,上课铃突然响了 —— 尖锐的***划破清晨的宁静,路上的学生们瞬间慌了,纷纷往学校跑。

“快走快走,迟到要被张老师罚站!”

大勇拉着李铁柱就跑,李欢也顾不上吹牛,跟着他们一起往教室冲。

体校的教室是老式的砖瓦房,窗户上糊着毛边纸,里面摆着三十多张木制课桌,桌面坑坑洼洼的,不少地方还刻着字。

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旁边贴着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的标语。

李铁柱走进教室时,里面己经坐了不少人,叽叽喳喳的,像一群麻雀。

他找到自己的座位 —— 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刚坐下,同桌王建国就凑了过来。

“铁柱,你病好了?

我听老师说你发高烧,还以为你今天来不了了。”

王建国戴着一副断了腿的眼镜,用绳子绑着挂在耳朵上,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卷边的数学课本,“昨天的数学题我没听懂,等会儿你给我讲讲呗?”

李铁柱点了点头,拿出自己的课本。

课本的封面己经掉了,里面用铅笔写满了笔记,都是前世他认真记录的重点。

虽然己经撂下课本几十年,但他的脑子还很清晰,加上这具身体里的老灵魂,理解力比年轻时强多了 —— 前世他就是年级里的学霸,只是后来为了家里放弃了学业。

上课铃响了,张老师拿着教案走了进来。

张老师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声音有些沙哑,却很有穿透力。

他放下教案,扫了一眼教室,最后目光落在李铁柱身上:“李铁柱,病好了?

身体要是还不舒服,就再回家歇两天,别硬撑。”

李铁柱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说:“谢谢张老师,我没事了,能上课。”

张老师点了点头,开始讲课。

这节课讲的是数学,内容不算难,李铁柱听得很认真,偶尔低头记笔记。

旁边的王建国时不时用胳膊肘碰他,问他题目,他都耐心地小声讲解。

窗外的阳光透过毛边纸照进来,落在课桌上,暖洋洋的,李铁柱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 —— 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安安静静地读书,为自己的未来努力,而不是像前世那样,被家里的琐事缠得喘不过气。

下课铃响了,张老师刚走出教室,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

王建国拉着李铁柱问数学题,旁边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他生病的事。

大勇从隔壁教室跑过来,趴在窗台上喊他:“老铁,下节课是射击课,王教练说让你去靶场,他要给你开小灶!”

李铁柱眼睛一亮 —— 射击是他的强项,也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

他跟王建国说了一声,拿起书包就往外跑。

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到李欢靠在墙上,手里拿着一根烟,正跟两个社会青年模样的人说话。

看到李铁柱,李欢挥了挥手:“老铁,过来,我给你介绍两个朋友,他们能弄到废铁,咱们一起挣钱!”

李铁柱皱了皱眉,没过去,只是说:“大表哥,我还要上射击课,没空。

你别跟他们瞎混,小心出事。”

李欢脸色一沉,刚想说话,上课铃又响了。

李铁柱没理他,转身往靶场跑 ——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学习的机会,至于李欢,他得想个办法,让他远离那些不三不西的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靶场在学校的后院,是一块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空地,里面摆着十个靶子,旁边放着几箱步枪。

王教练己经在那儿等着了,他穿着一身旧军装,腰板挺得笔首,手里拿着一把步枪,正在检查。

看到李铁柱,王教练笑了:“铁柱,来了?

身体怎么样?

能扛枪吗?”

“没问题,教练。”

李铁柱走到王教练面前,接过他递来的步枪。

步枪沉甸甸的,熟悉的触感让他心里一阵激动 —— 前世他就是靠着这把枪拿了不少奖,后来去了塞北,再也没碰过枪。

“先练五十发,看看你的状态。”

王教练说着,指了指前面的靶子,“记住,呼吸要稳,手不能抖,瞄准了再开枪。”

李铁柱点点头,趴在地上,调整姿势,瞄准靶子。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扣动扳机 ——“砰” 的一声,子弹射出,正中靶心。

王教练在旁边点了点头:“不错,状态还在。

继续。”

接下来的五十发子弹,李铁柱几乎枪枪命中靶心。

王教练看在眼里,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铁柱,照这个状态,明年的省赛你肯定能拿奖。

到时候我给你推荐去省队,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

李铁柱放下枪,心里满是感激:“谢谢教练,我一定会努力的。”

他知道,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前世的苦,他己经吃够了;这一世,他要为自己活,也要护住身边的人 —— 父亲、大勇,大表哥还有那些值得他珍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