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其它小说 > 沉寂钟声

沉寂钟声

孝宗大使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沉寂钟声》“孝宗大使”的作品之苏清苏清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清的其他小说《沉寂钟声由新晋小说家“孝宗大使”所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本站无弹窗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392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4 11:41:23。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沉寂钟声

主角:苏清   更新:2025-10-14 12:52:4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雾锁古寺终南山的雾,是能吞人的。苏清背着登山包站在山坳口时,

整个人都被乳白色的雾气裹住,连十米外的古德寺山门都只剩一道模糊的灰影。

她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冰凉的水汽立刻钻进衣领,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姑娘,

再往上就没路了,您确定要去古德寺?” 挑夫老张把最后一个行李袋放在地上,

粗粝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眼神里满是犹豫,“这山里的规矩您知道不?过了酉时,

连樵夫都不敢往深处走。”苏清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下午四点半。屏幕上信号格空空如也,

只有海拔显示还在跳动 ——1680 米。她笑着点点头,

从背包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红绳递给老张:“张师傅,麻烦您了。这是按您说的,

给菩萨带的香火钱。”老张接过红绳,指尖摩挲着上面系着的铜钱,脸色才缓和些。

他往雾气深处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不是我吓唬您,去年有个驴友硬要闯古德寺,

结果在山里迷了三天,出来后满嘴胡话,说什么听见钟声响了一夜。

您知道那钟……”他的话没说完,一阵风突然卷着雾气涌过来,带着股潮湿的腐木味。

老张打了个哆嗦,扛起扁担就往回走:“我先走了!您要是今晚没下来,

明天一早我就去庙里找您!”苏清望着老张匆匆离去的背影,把登山杖插进泥地里,

深吸了口气。她这次来古德寺,不是为了观光,更不是为了烧香。三个月前,

导师交给她一份民国时期的考古笔记,

里面记载着 1943 年古德寺曾出土过一具 “不腐骨殖”,

但笔记写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只留下一句 “钟声起,白骨生” 的潦草批注。

作为考古系研三学生,苏清对这种悬案最感兴趣。更巧的是,她去年在整理家族旧物时,

发现奶奶年轻时竟在古德寺当过居士,照片背后还写着 “古德寺,民国三十二年秋,

与静尘师别”。雾气似乎更浓了。苏清打开手电筒,光柱在雾里散开,

只能照到脚下凹凸不平的石阶。石阶上长满了青苔,踩上去滑溜溜的,

她每走一步都得格外小心。不知走了多久,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隐约的钟声。

“咚 ——”钟声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震得耳膜微微发麻。苏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这钟声不像是寺庙里常见的晨钟暮鼓,

没有厚重的回响,反而透着股说不出的阴冷,像是…… 裹着水汽的金属在碰撞。

她低头看了眼手表,下午五点十分。按老张的说法,这个时间古德寺应该已经闭门了,

怎么会有钟声?正疑惑着,前方的雾气突然散开一块,露出了古德寺的山门。

山门是青石雕琢的,上面爬满了藤蔓,

正中央 “古德寺” 三个大字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山门两侧各立着一尊石狮子,

左边那尊的狮头不知被什么东西砸掉了,断口处长满了青苔。苏清走上前,轻轻推了推山门。

山门 “吱呀” 一声开了道缝,一股混合着檀香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深吸一口气,

推开山门走了进去。寺庙的院子里长满了杂草,看样子很久没人打理了。

正对着山门的是大雄宝殿,殿门虚掩着,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院子两侧各有一排厢房,左边的厢房窗户破了个洞,风吹过的时候,

会发出 “呜呜” 的响声,像有人在哭。“有人吗?” 苏清朝着大雄宝殿喊了一声,

声音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她犹豫了一下,

还是朝着大雄宝殿走了过去。殿门很重,她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推开。

一股更浓的檀香气息涌了出来,夹杂着淡淡的灰尘味。苏清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殿内,

只见正中央的释迦牟尼佛像布满了蛛网,佛龛上的供品早已腐烂变质,只剩下几个空盘子。

佛像两侧的墙壁上,原本应该挂着十八罗汉像,现在却只剩下斑驳的墙皮。

苏清慢慢走到佛像前,突然注意到佛像底座的角落里,有一块砖是松动的。她蹲下身,

用手指抠了抠那块砖,没想到砖竟然很容易就被抠了出来。砖下面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大约有碗口那么大。苏清把手机伸进洞里,打开闪光灯照了照,

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个东西在反光。她心跳不由得加快,小心翼翼地把手臂伸进洞里,

指尖触到了一个冰凉坚硬的东西。是骨头!苏清的心脏猛地一缩,

她赶紧把那个东西从洞里掏了出来。那是一块巴掌大的骨头,表面泛着淡淡的黄白色,

看起来像是人类的肋骨。骨头的一端有明显的切割痕迹,边缘很整齐,不像是自然断裂的。

就在这时,一阵钟声突然在殿外响起。

“咚 —— 咚 —— 咚 ——”这次的钟声比刚才清晰多了,而且格外急促,

像是在催促着什么。苏清吓得手一抖,骨头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把骨头塞进背包里,

站起身朝着殿外跑去。院子里的雾气不知何时已经散了不少,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下来,

给古德寺镀上了一层诡异的金色。苏清朝着钟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寺庙后院的钟楼里,

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拉动钟绳。“请问,您是古德寺的僧人吗?” 苏清朝着钟楼喊道。

那个身影停顿了一下,缓缓转过身来。苏清这才看清楚,那是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老和尚,

头发和眉毛都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手里还拿着一串佛珠。老和尚的眼神很浑浊,

像是蒙着一层雾,他静静地看着苏清,半天没有说话。“大师,我叫苏清,

是来古德寺考察的学生。” 苏清赶紧解释道,“我刚才在大雄宝殿里发现了一块骨头,

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老和尚听到 “骨头” 两个字,

浑浊的眼神里突然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慢慢走下钟楼,脚步很轻,像是飘在地上一样。

走到苏清面前时,他突然开口问道:“姑娘,你是从哪里来的?”“我从城里来的,

在大学读考古专业。” 苏清回答道。老和尚点了点头,

目光落在苏清的背包上:“你说的骨头,在你包里?”苏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背包打开,

拿出了那块骨头。老和尚伸出手,轻轻摸了摸骨头的表面,手指微微颤抖着。过了好一会儿,

他才抬起头,看着苏清说:“姑娘,这块骨头,你最好放回原处。古德寺的东西,

不是外人能随便拿的。”“为什么?” 苏清不解地问道,“这块骨头看起来很古老,

可能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而且我在民国的考古笔记里看到,古德寺曾经出土过不腐骨殖,

说不定这块骨头就是……”“够了!” 老和尚突然打断了苏清的话,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那些都是谣言!古德寺里根本没有什么不腐骨殖!你要是再敢胡言乱语,

就请立刻离开这里!”苏清被老和尚突如其来的严厉吓了一跳,

她没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一句考古笔记,老和尚就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难道古德寺里真的隐藏着什么秘密?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苏清皱了皱鼻子,那味道像是…… 腐烂的尸体味。她朝着味道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寺庙后院的角落里,有一个被杂草掩盖的土堆。“大师,那个土堆是什么地方?

” 苏清指着那个土堆问道。老和尚顺着苏清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赶紧转过头,对着苏清说:“没什么,就是一个普通的土堆。天色不早了,

我带你去厢房休息吧。”说完,老和尚就转身朝着厢房走去,脚步比刚才快了很多,

像是在逃避什么。苏清看着老和尚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个土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她隐隐觉得,古德寺里的秘密,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第二章 传说疑云厢房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苏清打开窗户,试图让空气流通一些。

窗外的夕阳已经落下,夜幕开始降临,院子里的杂草在月光下摇曳,像是一个个鬼影。

她从背包里拿出那块骨头,放在桌子上,打开手电筒仔细观察。骨头的表面很光滑,

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而且在骨头的内侧,有一些奇怪的刻痕,像是某种符号。

苏清掏出笔记本,把那些刻痕画了下来,她觉得这些符号可能和骨头的来历有关。就在这时,

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苏清赶紧把骨头收进背包里,走过去打开门。

门口站着一个小和尚,看起来只有十几岁,手里端着一个托盘,

上面放着一碗米饭和一碟青菜。“施主,住持让我给您送晚饭过来。” 小和尚的声音很轻,

眼神里带着一丝胆怯。苏清接过托盘,笑着说:“谢谢你,小师傅。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明空。” 小和尚低着头,不敢看苏清的眼睛。“明空师傅,我能问你一些事情吗?

” 苏清试探着问道。明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施主您问吧,只要我知道的,

都会告诉您。”“刚才我在大雄宝殿里发现了一块骨头,住持大师好像很生气,

你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吗?” 苏清问道。明空听到 “骨头” 两个字,

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看了看苏清,又赶紧低下头,小声说:“施主,

您还是别问了。住持说,那是寺庙里的禁忌,不能随便谈论。”“禁忌?

” 苏清皱了皱眉头,“是不是和古德寺的传说有关?我听说古德寺里有不腐骨殖的传说。

”明空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之后,才压低声音说:“施主,

您怎么知道这个传说的?这个传说在山里很少有人敢提起。

”“我是在一本考古笔记里看到的。” 苏清说,“你能告诉我这个传说的具体内容吗?

”明空犹豫了很久,才缓缓开口:“传说在民国的时候,古德寺里有一位叫静尘的高僧。

静尘大师佛法高深,很多人都来向他求道。后来有一天,静尘大师突然圆寂了,

弟子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体火化。可是火化之后,却留下了一具完整的骨殖,

而且那骨殖晶莹剔透,像是玉石一样,一点都没有被烧坏。”“弟子们都觉得很神奇,

认为静尘大师是得道成仙了,所以就把那具骨殖供奉在大雄宝殿里。可是没过多久,

山里就开始出现怪事。每天晚上,都会有人听到寺庙里传来奇怪的哭声,

而且山下的村民也开始接二连三地生病。”“村民们都说是因为静尘大师的骨殖留在寺庙里,

惹来了不干净的东西。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来,要求把骨殖埋了。当时的住持不愿意,

双方僵持了很久。后来有一天晚上,寺庙里突然起了一场大火,大雄宝殿被烧毁了,

静尘大师的骨殖也不见了。从那以后,古德寺就开始衰败,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苏清认真地听着明空的话,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明空师傅,你说的那具不腐骨殖,

会不会就是我发现的那块骨头的主人?”明空赶紧摇了摇头:“不可能的!

传说中静尘大师的骨殖是完整的,而且晶莹剔透,您发现的那块骨头看起来很普通,

而且还有切割痕迹,应该不是。”“那你知道寺庙后院那个土堆是什么地方吗?

我刚才好像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苏清又问道。明空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他抬起头,

眼神里充满了恐惧:“施主,您千万不要去那个土堆!那里是…… 是寺庙的乱葬岗。

以前寺庙里有僧人去世,都会埋在那里。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些怪事,就再也没有人敢去了。

”“什么怪事?” 苏清追问。“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怪事,都是听住持说的。

” 明空说,“住持说,以前有个小和尚好奇,偷偷跑去乱葬岗玩,结果回来之后就疯了,

嘴里一直喊着‘骨头活了’、‘钟声在叫我’之类的胡话,没过几天就死了。从那以后,

就再也没有人敢靠近那个地方了。”苏清心里咯噔一下,“骨头活了”、“钟声在叫我”,

这些话和老张说的那个驴友的情况很像。难道那个驴友也去了乱葬岗?“明空师傅,

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 苏清说,“这碗饭我会吃完的,你先回去吧。”明空点了点头,

转身就跑,像是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他一样。苏清看着明空的背影,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饭菜,

突然觉得没有了胃口。她回到桌子前,拿出笔记本,把明空说的传说记录下来。

然后她又拿出那块骨头,仔细观察上面的刻痕。那些刻痕很奇怪,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图案,

看起来像是某种密码。苏清试着把刻痕和考古笔记里的内容对比,

发现笔记里并没有类似的符号。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钟声。

“咚 —— 咚 —— 咚 ——”钟声很沉闷,而且带着一股诡异的节奏,

像是在敲打着人的心脏。苏清赶紧走到窗边,朝着钟楼望去。月光下,钟楼里空无一人,

钟绳静静地垂在那里,像是一条毒蛇。“奇怪,刚才明明没有人,怎么会有钟声?

” 苏清自言自语道。她突然想起明空说的那个疯掉的小和尚,嘴里喊着 “钟声在叫我”。

难道这钟声真的有问题?苏清决定去钟楼看看。她拿起手电筒,悄悄走出厢房。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杂草的声音。苏清朝着钟楼走去,脚步很轻,生怕惊动了什么人。

钟楼的门是虚掩着的,苏清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钟楼里弥漫着一股铁锈味,

正中央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身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苏清用手电筒照了照钟身,

发现经文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刻痕,和她在骨头上看到的符号很像。

“难道这口钟和骨头有关?” 苏清心里想。她走到钟的下面,抬头望去,

只见钟绳的末端绑着一个小小的铃铛。就在这时,一阵风从窗户吹进来,

铃铛 “叮铃” 响了一声,紧接着,铜钟突然发出了 “咚” 的一声巨响。

苏清吓得差点坐在地上,她赶紧后退几步,警惕地看着铜钟。铜钟静静地挂在那里,

像是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怎么回事?难道是风吹动了钟绳?” 苏清疑惑地说。

她走到钟绳旁边,用手摸了摸。钟绳很粗,而且很干燥,不像是能被风吹动的样子。

苏清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钟楼,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就在她准备离开钟楼的时候,

手电筒的光柱突然照到了地上的一个东西。那是一个小小的玉佩,

上面刻着一个 “静” 字。苏清弯腰捡起玉佩,发现玉佩的边缘有一道裂痕,

像是被人摔过。“静尘大师?” 苏清心里一动,这个 “静” 字,

会不会和传说中的静尘大师有关?她把玉佩放进包里,转身走出钟楼。回到厢房后,

苏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骨头、传说、诡异的钟声、神秘的玉佩,这些线索像是一团乱麻,让她理不清头绪。

她拿出玉佩,放在手里仔细观察。玉佩是和田玉做的,虽然有裂痕,

但还是能看出做工很精致。苏清突然想起奶奶照片背后的字:“古德寺,民国三十二年秋,

与静尘师别”。民国三十二年,也就是 1943 年,

正好是考古笔记里记载出土不腐骨殖的时间。“难道奶奶和静尘大师认识?” 苏清心里想,

“那奶奶会不会知道关于不腐骨殖的秘密?”她拿出手机,想给奶奶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可是手机还是没有信号。苏清无奈地叹了口气,把手机放回包里。她决定明天一早,

再去大雄宝殿和乱葬岗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的线索。就在苏清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

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脚步声很轻,而且很慢,像是有人在踮着脚尖走路。

苏清一下子清醒过来,她握紧手电筒,屏住呼吸,仔细听着门外的动静。

脚步声在她的房门口停了下来,紧接着,门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喘息声。

苏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慢慢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月光下,

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刀,刀身上闪着寒光。

第三章 夜半惊魂苏清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她死死地捂住嘴巴,生怕发出一点声音。

门外的身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手里的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是一头等待猎物的野兽。

过了好一会儿,门外的身影才缓缓举起刀,朝着门锁的方向刺来。苏清吓得赶紧后退,

身体撞到了桌子,发出了 “哐当” 一声响。门外的身影明显愣了一下,紧接着,

脚步声匆匆离去,很快就消失在了院子里。苏清瘫坐在地上,冷汗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她刚才看得很清楚,那个身影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头上戴着帽子,看不清脸,

但从体型来看,不像是古德寺里的僧人。“那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杀我?

” 苏清心里充满了疑问。难道是因为她发现了那块骨头?还是因为她知道了古德寺的传说?

苏清不敢再待在厢房里,她赶紧收拾好东西,背上背包,朝着大雄宝殿的方向跑去。

大雄宝殿里虽然黑漆漆的,但至少有佛像在,能给她一丝安全感。她跑进大雄宝殿,

反手关上殿门,靠在门上大口喘着气。就在这时,

手电筒的光柱突然照到了佛像底座的那个洞口。苏清想起自己白天把骨头拿走了,

说不定那个黑衣人是为了骨头来的。她走到佛像底座前,蹲下身,用手电筒照了照洞口。

洞口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苏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臂伸了进去,

想看看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就在她的指尖快要触到洞底的时候,

突然摸到了一个冰凉的东西。苏清心里一喜,赶紧把那个东西掏了出来。

那是一个小小的木盒,盒子表面刻着和骨头上一样的符号。苏清打开木盒,

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纸。她用手电筒照了照,纸上写着一些字,字迹很潦草,

像是在匆忙中写下来的。“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初七,静尘师圆寂。火化后得不腐骨殖,

弟子们欲供奉之。然山下村民皆言骨殖不祥,恐招灾祸。吾观骨殖之上有奇异符号,

似与古寺地宫有关。今夜吾将骨殖藏于地宫,待有缘人发现。若日后有人见此信,切记,

地宫之中不仅有骨殖,还有……”信写到这里就断了,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苏清拿着信纸,

心里激动不已。这封信应该是当年古德寺的某个僧人写的,里面提到了地宫,

说明古德寺里真的有地宫,而且静尘大师的骨殖就藏在地宫里。“地宫在哪里呢?

” 苏清自言自语道。她环顾了一下大雄宝殿,目光落在了佛像后面。一般来说,

寺庙的地宫都会在佛像的后面,说不定这里也一样。她走到佛像后面,用手电筒仔细照了照。

佛像后面的墙壁上布满了蛛网和灰尘,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苏清伸出手,敲了敲墙壁,

墙壁发出了 “咚咚” 的实心声,不像是有暗门的样子。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

手电筒的光柱突然照到了墙壁角落里的一个小小的凹槽。

凹槽的形状和她在木盒上看到的符号很像。苏清心里一动,她从背包里拿出那块骨头,

试着把骨头放进凹槽里。骨头正好放进凹槽里,严丝合缝。就在骨头放进去的那一刻,

墙壁突然发出了 “咔嚓” 一声响,紧接着,一块石板缓缓地移开,

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阴冷的气息从洞口里涌出来,带着一股淡淡的泥土味。

苏清打开手电筒,照了照洞口里面。洞口下面是一段石阶,蜿蜒向下,不知道通向哪里。

“这应该就是地宫的入口了。” 苏清心里想。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走进去看看。

不管那个黑衣人是谁,只要她找到了静尘大师的骨殖,就能揭开古德寺的秘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