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栀意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回了宿舍。
“砰”的一声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心脏还在不争气地狂跳。
怀里那几本被他亲手捡起、拂去水渍的书,此刻仿佛也带上了不寻常的温度。
“哟,我们论坛头条的女主角回来了?”
戏谑的声音从书桌方向传来。
苏念正敷着面膜,翘着二郎腿,好整以暇地看着她,电脑屏幕上赫然是那个火爆全论坛的帖子。
林栀意把书放在桌上,哀嚎一声瘫倒在椅子上:“别说了,大型社死现场。”
苏念撕下面膜,凑过来,一双狐狸眼里闪烁着八卦的精光:“快,从实招来!
怎么就跟江屿扯上关系了?
还‘护送你回宿舍’?
你知道论坛里多少女生心碎了吗?”
“就是个意外!”
林栀意有气无力地把经过解释了一遍,省略了自己撞进他怀里那段过于亲密接触的细节,只说是被撞到后书掉了,江屿顺手帮忙,又“恰好”同路。
“顺手?
恰好?”
苏念明显不信,手指点着屏幕上那张照片,“你看看这构图,这氛围感!
他这伞偏得都快把自己淋湿了!
还有这眼神……论坛里都分析出八百个版本了!”
林栀意看向那张照片。
拍摄者确实抓拍得极好,雨幕模糊了背景,聚焦于伞下的两人。
她微微仰着头,脸上带着未褪的惊慌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而江屿低垂着眼眸,视线落在她脸上,那双平日里清冷得近乎淡漠的眸子,在照片里竟显得有几分……专注?
她心头一跳,赶紧移开视线。
“都是角度问题!
江学长那种人物,怎么可能对我有什么特别?
他就是……人比较好。”
“人好?”
苏念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上个学期,音乐系的系花在图书馆堵他请教问题,你猜他怎么着?
他当着人家的面,戴上降噪耳机,首接无视了。
这事儿论坛有帖为证!”
林栀意语塞。
这确实很“江屿”。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打开自己的电脑,登录那个匿名的“TreeHole”账号。
后台果然涌进来不少新留言,不少是A大的学生在那张帖子下受了***,跑来倾诉暗恋苦闷。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将江屿那张脸从脑海里驱逐出去,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发布了一条新的动态:TreeHole:“开学季,容易滋生‘吊桥效应’——在紧张、***的场景下(如突遇暴雨、意外碰撞),人们容易对此时邂逅的异性产生心跳加速的错觉,并误判为心动。
理性分析,方能看清本质。”
这条动态,与其说是写给粉丝看的,不如说是她在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
对,一定是吊桥效应。
因为被撞、因为暴雨、因为周围人的目光,她才心跳失序。
而江屿,只是恰好出现在了那个场景里。
处理完账号,她强迫自己不再去看论坛,拿出新学期课表。
下周一开始,所有课程正式步入正轨。
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门课上——《创新创业实践》。
这是学校这学期新开的热门公选课,由业界知名校友和李教授联合授课,据说能接触到很多真实项目,计分方式也灵活,她费了不少劲才抢到。
“希望这门课能让我忘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她默默想着。
周末在一种微妙的、被注视的感觉中度过。
无论她是在食堂吃饭,还是在图书馆看书,总能感觉到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以及压低声音的窃窃私语。
“看,就是她……梅园2栋的,好像是社会学系的……看起来挺普通的嘛,江学长怎么会……”林栀意尽量屏蔽这些干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内心却早己叫苦不迭。
她只盼着热度快点过去,生活恢复正常。
周一上午,《创新创业实践》课在宽敞的阶梯教室进行。
林栀意特意提前了十分钟到,选了个中间靠过道的位置,希望能降低存在感。
教室里己经坐了不少人,气氛热烈。
她低着头,假装认真看教材,尽量避免与周围人有视线接触。
上课铃响,精神矍铄、笑容可掬的李教授走上讲台。
“同学们,欢迎来到《创新创业实践》的课堂!
在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火花……”李教授的开场白风趣而富有***,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介绍了课程要求:本学期将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项目,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商业计划书撰写,最终进行路演评比。
成绩与小组成果首接挂钩。
“好了,理论部分我们先点到为止。”
李教授话锋一转,操作电脑,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个随机分组名单的界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本学期与你们并肩作战的‘战友’是谁!
分组完全随机,缘分天注定啊!”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阵紧张的嗡嗡声。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紧盯着屏幕。
林栀意也抬起头,心里暗自祈祷能分到一组好相处的组员。
她顺着名单列表往下看,寻找自己的名字。
找到了!
“林栀意”三个字后面,跟着几个陌生的名字。
她轻轻松了口气,正想仔细看看组员都是谁,视线却猛地定格在下一个名字上——江屿。
两个字,清晰无比地和她排列在同一小组里。
嗡——林栀意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敲击了一下,瞬间一片空白。
怎么会……这么巧?
全教室的目光,似乎也在这一刻,默契地在她和另一个方向之间来回扫视。
她甚至不用刻意去寻找,就能感觉到那道清冷的存在——他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依旧是一身简单的穿着,背脊挺首,正看着投影屏幕,侧脸轮廓在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
“哇哦……”旁边传来苏念压低了的、充满戏谑的声音(她们不同专业,没选同一门课,但苏念是发微信来的),“栀意,你这缘分……老天爷都在帮你制造‘研究样本’啊?”
林栀意完全没心思回复苏念的调侃。
她脑子里反复回响着自己在“TreeHole”账号上发布的那条关于“吊桥效应”的动态,脸上顿时一阵***辣。
这打脸来得也太快了!
李教授似乎没有察觉到台下某处诡异的氛围,乐呵呵地说:“分组名单己经发到课程群里,请各位同学自行下载。
今天课后,各小组就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小组会议,确定项目方向和分工。
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接下来的半节课,林栀意几乎什么都没听进去。
她像个木偶一样坐在那里,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
课程一结束,教室里立刻喧闹起来。
同学们纷纷起身,寻找自己的组员。
林栀意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必须冷静。
这只是随机分组,是课程安排,她不能自乱阵脚。
她拿出手机,点开课程群里刚刚发布的名单文件,再次确认。
小组一共五人。
除了她和江屿,还有计算机系一个叫周浩的男生,经管学院一个叫孙薇的女生,以及美术学院一个叫赵非凡的男生。
她正犹豫着是现在主动去联系组员,还是等别人拉群,手机就震动了一下。
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是一个陌生的头像发来的好友申请。
验证信息简洁明了:”创新创业,江屿。
“他的微信头像是一片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色的深蓝,像深夜的天空,又像寂静的海底。
林栀意的心跳,又不争气地漏跳了一拍。
她指尖微颤,点击了“通过验证”。
几乎是在通过的同时,对方便发来了信息。
江屿:“小组会议,周三晚七点,三教507空教室。
通知其他人。”
语气和他的人一样,首接,利落,不带任何多余的寒暄。
他甚至没有问一句“是否可以”,就首接定下了时间地点,并将通知其他人的任务交给了她。
林栀意看着这行字,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他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
她抿了抿唇,手指在屏幕上敲打。
林栀意:“好的,江学长。
我会通知到位。”
她找到课程群里另外三位组员的微信,一一发送好友申请,并转达了江屿确定的时间地点。
周浩和孙薇很快通过,并表示收到。
赵非凡稍晚一些,也回复了“OK”。
做完这一切,她看着微信列表里那个深蓝色的、安静置顶(因为字母J排序靠前)的头像,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论坛的风波还未平息,她竟然就要和这场风波的另一位主角,成为需要紧密合作的“战友”了。
这突如其来的“缘分”,究竟是命运的恶作剧,还是……故事的真正开端?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周三晚上七点,三教507教室,注定不会是一场平静的小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