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现言甜宠《我在古代开美妆连锁店》是大神“笏筠”的代表顾长风知夏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男女主角分别是知夏,顾长风,萧亦舟的现言甜宠,萌宝,甜宠小说《我在古代开美妆连锁店由新晋小说家“笏筠”所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本站无弹窗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055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30 08:37:4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我在古代开美妆连锁店
主角:顾长风,知夏 更新:2025-10-30 10:34:5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他们说,百花巷的尽头,住着一个能把石头开出花来的人。可他们不知道,我开出的不是花,
是命。是我自己的命,也是这京城里无数女人的命。
当第一块“点绛唇”在我手中融化又重生时,我就知道,这盘生意,要么让我站上云端,
要么让我摔进泥里。后来,我站在万邦来朝的盛殿上,看着皇后亲手为我戴上那支金步摇,
才明白,我烧掉的不是旧规矩,而是一个时代。第 1 章我睁开眼,
头顶是老旧的木质房梁,上面挂着几缕蛛网。空气里有股潮湿的霉味,
混杂着廉价脂粉的甜腻。我坐起身,身上盖的被子又重又硬。视线落在自己的手上,
那是一双陌生的、骨节纤细但指腹带着薄茧的手。脑子里嗡的一声,
多出许多不属于她的记忆。知夏堂、欠债、爹爹的咳嗽声、还有债主明天的最后通牒。
与此同时,一个淡蓝色的透明界面在我眼前展开,
上面罗列着几种化学式:硬脂酸、蜂蜡、还有某种未知植物提取物。
一行小字标注着:当前产品“点绛唇”,油脂配比失衡,低温环境易凝固,高温环境易析出,
附着力差。凌知夏。这是我的新名字。我盯着那行字,
又看了看床头柜上那半块卖不出去的红色口脂。这东西就是知夏堂唯一的指望了。
我翻身下床,走到柜台前。那口脂装在一个粗陶小罐里,颜色暗沉,闻着有一股子蜡味。
我用指腹轻轻一捻,果然,质地又干又涩。这样的东西,别说卖了,送人都没人要。
铺子很小,前店后家。后院的厨房里,锅碗瓢盆都空了,只剩下半袋米。
爹爹的咳嗽声从里屋传来,一声接一声,撕心裂肺。我叹了口气。看来,
明天不光是债主临门,我们父女俩可能就要饿死了。我拿起那块口脂和旁边的油灯。
油灯里还有大半盏灯油。我拨了拨灯芯,火苗“格挣挣”地跳了一下。我看着那火苗,
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我回到柜台,把那个淡蓝色的界面叫出来。
上面有口脂的详细成分分析。蜂蜡比例太高,而植物油脂太少,所以才会干。而且,
里面的红色染料是从一种叫“红蓝花”的植物里提取的,萃取手法很粗糙,留有很多杂质,
难怪颜色发黑。我需要调整一下配方。但是,我没有钱买新的原料。我目光扫过整个铺子,
最后停在了那盏油灯上。灯油是普通的菜籽油。虽然杂质多,但好歹是油。
我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点灯油,用一块细纱布过滤。然后,
我把那半块卖不出去的口脂放进一个小陶碗里,加热。它慢慢地融化开来,
变成一汪暗红的液体。那股蜡味更浓了。我屏住呼吸,
按照脑子里“灵犀工坊”给出的新比例,一滴一滴地往里面加过滤后的灯油。
这是个精细活儿。多一滴则稀,少一滴则硬。我的手很稳,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竟然还在。
加到一定比例,我用一根小竹签搅拌起来。暗红的液体在碗里旋转,
颜色似乎比之前亮了一些。我把它从火上拿开,让它慢慢冷却。里屋的咳嗽声停了。
我走到门口,轻轻推开一条缝。爹爹躺在硬板床上,脸色蜡黄,呼吸微弱。
他是个老实巴交的手艺人,一辈子只会按着老方子做胭脂,可世道变了,
他的老方子不顶用了。我关上门,回到柜台前。碗里的口脂已经凝固。
我用指腹再次捻了一下。滑溜溜的,不再干涩。颜色也均匀了许多,是那种很正的朱红色。
虽然闻着还有点菜籽油味,但比起之前,已经是天壤之别。我把它装回那个粗陶罐里。
看着这罐小小的口脂,我心里没有底。这只是一个临时的补救,能不能卖出去,
还是个未知数。天快亮了。巷子里传来鸡叫声。我听见外面有门板被一块块卸下来的声音,
是隔壁的茶馆和包子铺开门了。我知道,我的战斗,从今天才刚刚开始。第 2 章天亮了,
我把铺子的门板卸下来。清晨的阳光照进来,驱散了一点屋里的霉味。
百花巷也开始热闹起来。卖花的、卖早点的、挑着担子收破烂的,人来人往,
咭咭呱呱的说话声混成一片。我把那罐改良过的口脂放在柜台上最显眼的位置。可我知道,
守在铺子里是没用的。知夏堂在百花巷的最里头,位置偏,铺面又小,
没人会特意逛到这里来。我得出去。我把口脂揣进怀里,又拿了一张硬纸板,
用炭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好用不贵的口脂,三文钱。”然后我抱着纸板,走到了巷子口。
这里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我在一个墙角蹲下,把纸板立在面前。
来往的姑娘媳妇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百花巷里,卖胭脂的哪家不是有个像模像样的铺子?
哪有像我这样蹲在地上卖的。我不管,低着头,假装在看地上的蚂蚁。
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婶路过,停了下来。“小姑娘,你这口脂怎么卖?”我心里一喜,抬起头。
“三文钱,大婶。您试试?”大婶撇撇嘴:“三文钱?能有好东西吗?别是骗人的吧。
”她说着就要走。我赶紧说:“大婶,您先别走。这东西好不好,您试一试就知道了。
不收钱。”我打开罐子,用指腹蘸了一点,递到她面前。那朱红色在晨光下显得很亮。
大婶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去,往手背上抹了一下。她搓了搓,咦了一声。
“这……这还挺滑的嘛。不干。”她又凑近闻了闻。“就是有点油味儿。”我点点头:“是,
这是用最普通的油做的,所以便宜。但保证好用,不掉色。”大婶看着手背上的那抹红色,
有点动心。她是个过日子的实在人,知道三文钱买不到什么金贵东西。“行,给我来一罐。
”她从篮子里摸出三个铜板。我赶紧接过,把罐子包好递给她。这是我开张的第一笔生意。
三个铜板,沉甸甸的。我捏在手心,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在以前的世界,
我随便一支口红的研发经费,都够买下这条街了。现在,三个铜板就让我觉得是笔巨款。
大婶走后,生意慢慢来了。都是些平民家的姑娘媳妇,她们图的就是个便宜实惠。
我的口脂虽然用料普通,但好用不假,颜色也正。很快,我就卖出了五六罐。
正当我高兴的时候,麻烦来了。两个穿着统一短衫的伙计走了过来,是“顾氏妆奁”的人。
顾氏是百花巷最大的胭脂铺,也是这条巷子的地头蛇。为首的伙计叫王三,他斜着眼看我。
“哟,这不是知夏堂的丫头吗?怎么,铺子开不下去了,跑来路边要饭了?”我站起身,
不卑不亢地说:“我卖东西,怎么是要饭?”王三冷笑一声,一脚踹翻了我的纸板。
“百花巷是我顾家罩着的,你想在这儿摆摊,问过我们东家了吗?
”他身后的另一个伙计也跟着起哄:“就是!也不看看自己卖的什么破烂,
敢跟顾家的胭脂摆在一块儿,真是丢人!”周围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我咬着牙,
把地上的纸板捡起来。“我卖我的东西,碍着你们什么事了?”“碍着我们的事了!
”王三指着我的鼻子,“你卖这么便宜,不是砸我们百花巷的招牌吗?今天你要是不敢走,
我们就把你这破罐子给砸了!”说着,他扬起了手。我盯着他,心里又气又急。我知道,
硬碰硬是没用的。我深吸一口气,突然提高了嗓门:“大家来评评理!我卖东西,
卖的是货真价实!三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买的是一抹亮色!
顾家大少爷卖的是几百上千两的妆奁,我们穷人高攀不起,
难道就连用个三文钱的口脂的资格都没有了吗?”我的声音清亮,
一下子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王三没想到我敢顶嘴,愣了一下。
围观的人群里也开始窃窃私语。“这姑娘说得也有道理。”“是啊,顾家的东西是好,
可也太贵了。”王三脸上挂不住了,脸色涨得通红。他正要发作,
一个声音从人群后面传了过来。“住手。”人群分开一条路,
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年轻男人走了过来。他长得清秀,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王三一见他,
立刻换上一副笑脸:“苏先生,您怎么来了?”苏先生没有理他,目光落在我身上,
温和地问:“你就是知夏堂的凌姑娘?”我点点头。他笑了笑:“我刚才都听见了。
你说得对,百花巷百花齐放,才是好事。王三,你们回去吧,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王三虽然不服气,但也不敢违抗苏先生的话,悻悻地带着人走了。苏先生转过头,
对我拱了拱手:“在下苏文清,在对面开了家小小的书斋。凌姑娘,今日之事,多有得罪了。
”我看着他,心里感激。“多谢苏先生出手相助。”苏文清摇摇头,
看了一眼我手里的口脂罐。“凌姑娘,你这口脂,似乎有些特别。
”第 3 章苏文清的话让我心里一动。我问他:“苏先生也懂这个?
”他笑着说:“不懂不懂,只是家妹喜欢这些,耳濡目染罢了。只是你这口脂,颜色很正,
不像寻常三文钱的货色。”我想了想,干脆把话挑明:“苏先生是读书人,明事理。
我这口脂,就是用最寻常的料子,改良了一下做法,让它更好用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我把“改良”两个字说得很重。苏文清眼里的赞赏更浓了。“寻常料子,
做出不寻常的效果。凌姑娘,你是个聪明人。”他顿了顿,又说:“顾家在百花巷势大,
你今日得罪了他们,日后恐怕少不了麻烦。你若信得过我,
不如把你的口脂放在我的书斋里寄卖。如何?”我愣住了。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苏文清的书斋在巷子口,位置绝佳,来往的都是些文人墨客和家境不错的女眷。
我的口脂能摆在那里, exposure 绝对比自己蹲在墙角高得多。
可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苏先生,为何要帮我?”我问。苏文清温和地笑了:“不为什么。
我只是觉得,百花巷不该只有一种声音。而且,我看好你。”他的眼神很真诚,
不带一丝杂质。我不再犹豫,对他深深一拜:“那便多谢苏先生了。”就这么着,
我的口脂在苏文清的“墨韵斋”上架了。标价还是三文钱。墨韵斋里卖的是笔墨纸砚,
我的口脂摆在角落里,倒也别致。苏文清的妹妹苏文雅是个活泼的姑娘,
她第一次见到我的口脂,就喜欢得不得了。她用那朱红色抹了嘴唇,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咭咭呱呱地夸好看。“知夏姐姐,你这口脂真神奇!比我那盒十文钱的还润呢!”她的嘴甜,
又识货,很快就把来书斋的姑娘们都吸引了过来。大家纷纷试用,口碑一下子就传开了。
“知夏堂的口脂,三文钱,用着真不错!”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整个百花巷。
我的口脂开始供不应求。我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改良那半卖不出去的旧货。
爹爹的病也渐渐好了些,他能下床走动了,看我忙里忙外,眼里满是心疼和欣慰。有一天,
他拉着我的手,说:“夏儿,爹知道你辛苦。可咱家那点灯油,都快被你用完了。
这……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我安慰他:“爹,你放心。等我们攒够了钱,就去买好的原料。
”我心里清楚,靠卖这种廉价口脂,只能解决温饱,还不了债,更谈不上发展。
我需要新的产品,好的产品。而“灵犀工坊”就是我最强的后盾。这天晚上,
我盘算着这几天的收入,总共卖出了五十多罐口脂,一百五十多文钱。去掉成本,
赚了差不多一百文。这点钱,连买一斤好点的蜂蜡都不够。我正发愁,苏文清来了。
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夏姑娘,还没吃饭吧?我妹妹让你尝尝她做的点心。
”他把食盒放下,又拿出一个小布包,放在桌上。“这是卖口脂的钱。”我接过布包,
沉甸甸的。我数了数,一百五十文,一文不少。“苏先生,
你和文雅的抽成……”苏文清摆摆手:“抽成就免了。你这点东西,赚的都是辛苦钱。不过,
我有个想法。”他看着我,神情严肃起来。“你总用灯油不是办法。我知道城外有一处地方,
出产一种野生的白芷,根块肥大,油性十足。若是用它来代替菜籽油,
你的口脂品质会提升一大截,而且味道也好闻。”我眼睛一亮。“白芷?那可是好东西!
有美白养颜的功效。”苏文清点点头:“是。只是那地方有些偏僻,平日里没什么人去。
我明天刚好要去城外拜访一位故友,可以顺路带你去。”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一个劲地道谢。苏文清看着我,眼神温和:“不用谢我。
我只是希望,百花巷能多一枝像你这样,开在墙角,却香气扑鼻的花。”第二天一早,
我跟着苏文清出了城。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清新,带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苏文清指着前面一片小山坡说:“就在那里。”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山坡上开着一丛丛白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那就是白芷。我心里充满了期待。这一次,
我不仅要带回好原料,我还要做出一款真正能打响“知夏堂”名号的新产品。
第 4 章那片白芷长得极好。叶子绿油油的,一朵朵小白花聚在一起,像一把把小伞。
我蹲下身,轻轻刨开一点泥土,就看到了那粗壮的根块,带着一股子清冽的药香。
我挖了一块出来,用鼻子闻了闻,味道纯正。“就是它了。”我高兴地对苏文清说。
苏文清也笑了:“看来你找对地方了。你在这里挖,我去前面的村子里找我的朋友,
半个时辰后回来找我。”我点点头,拿出随身带着的小铲子,开始忙活起来。
这具身体虽然瘦弱,但干起活来倒也有股子劲头。我专挑那些长得大的挖,
不一会儿就挖了满满一小布袋。我正擦着汗,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警觉地回头,看见不远处的一片灌木丛里,有什么东西在动。是野兔子吗?我拿起铲子,
悄悄地靠了过去。灌木丛后面,是一片低洼地,那里没有白芷,
却长着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有的开着紫色的花,有的结着红色的浆果,形态各异,
色彩斑斓。而那个移动的“东西”,是一个人。他背对着我,蹲在一株奇特的植物前。
那植物约莫半人高,叶子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他伸出手,
似乎想要触摸那片叶子。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非常干净。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碰到叶子时,我突然喊了一声:“别碰!”那人的手猛地顿在半空中。
他缓缓地转过身来。那一瞬间,我有点恍惚。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粗布衣衫,
却难掩一身清贵的气度。他的眉眼很深,像古画里走出来的人,眼神淡漠,
仿佛不染一丝尘埃。他看着我,眉头微蹙,声音清冷:“为何出声?”我被他看得有点心虚,
但还是硬着头皮走过去,指着那株植物说:“这东西有毒。”他挑了挑眉,似乎不信。
“有毒?此乃‘月见银’,我只在古籍中见过图样,从未听闻有毒。”古籍?我心里嘀咕,
这家伙什么来头?但我脑子里的“灵犀工坊”可不会骗我。那淡蓝色的界面上,
这株植物的图像旁边,明明白白地标注着:月见银,全株有毒,尤其以叶汁为甚,
触之可致皮肤红肿溃烂。我肯定地说:“我没骗你。你看它的叶柄连接处,是不是有点发紫?
那是毒素聚集的地方。你碰了,手会烂掉的。”他顺着我的指引看去,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
他收回手,对我拱了拱手:“是在下冒昧了。多谢姑娘提醒。”他的态度很客气,
但依然带着一种疏离感。“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这里?”我问。他淡淡地说:“路过而已。
姑娘又是什么人?似乎对这些植物很了解。”我总不能说我脑子里有个化学实验室吧。
我只能含糊地说:“我……我家里是做胭脂水粉的,所以认得一些花草。”他“哦”了一声,
没再追问。他的目光又落回那片奇特的植物上,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惋惜,
也有好奇。“可惜了,如此奇特的植物,竟是有毒的。”我看着他,忽然觉得他有点眼熟。
好像在哪里见过?我想不起来。我提起我的布袋,说:“我该走了。”他点点头,没有挽留。
我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他还站在那里,像一尊玉雕,与周围的山野格格不入。
我摇摇头,把这个奇怪的男人抛在脑后,赶紧去找苏文清。苏文清已经在村口等我了。
我把挖好的白芷给他看,他也很高兴。我们回城的路上,我忍不住问起那个男人。“苏先生,
你认识一个长得……嗯,很好看,穿得却很朴素的人吗?就在那片山坡上。”苏文清想了想,
摇摇头:“没听说过。那附近没什么人家,可能是外来的采药人吧。”采药人?不像。
他身上那股子气质,可不是个采药人能有的。回到知夏堂,我立刻开始研究我的新产品。
有了上好的白芷油,我决定做一款润唇膏。京城气候干燥,很多姑娘嘴唇都会起皮,
一款好的润唇膏绝对有市场。我打开“灵犀工坊”,开始模拟配方。白芷油做基底,
加上蜂蜡增加黏性,再配上一点点具有修复功能的紫草提取物。我一遍遍地调整比例,
直到虚拟界面上的成品呈现出完美的质地和滋润度。然后,我开始动手制作。
融化、搅拌、冷却……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
当那支淡粉色、带着清雅药香的润唇膏在我手中成型时,我知道,知夏堂翻篇的机会,来了。
我给它取名叫“知夏润唇膏”。我准备了一小批,第二天就送到了墨韵斋。
苏文雅看到这精致的小东西,又是一阵惊呼。她试用了一下,更是爱不释手。“知夏姐姐,
这东西太棒了!涂上嘴唇润润的,一点都不干!多少钱?”我深吸一口气,
报出了一个价格:“二十文。”苏文雅吓了一跳。“这么贵?”我看着她,
认真地说:“文雅,好东西,就该有好价钱。这一次,我不想再贱卖我的手艺了。
”第 5 章二十文一支的润唇膏,在百花巷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这个价格,
几乎是普通口脂的七倍。一开始,很多人只是围着看,没人买。她们议论纷纷。
“一支润唇膏,卖得比一盒胭脂还贵,疯了吧?”“就是,不知夏堂那个丫头,
是不是以为上次赚了点钱,就飘了?”苏文雅也替我着急:“知夏姐姐,
要不……还是便宜点吧?”我摇摇头,很坚定:“不。相信我。”我知道,这不是冲动。
我的“知夏润唇膏”,用料和功效都远非那些廉价货可比。它值这个价。我需要的,
只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我还在墨韵斋的柜台上,放了一面小铜镜,
旁边写了一张纸条:“试用不伤唇,无效可退。”我赌的是效果。果然,到了下午,
一个穿着讲究的夫人带着丫鬟走了进来。她是吏部侍郎的夫人,也是苏文清的远房亲戚,
姓李。李夫人嘴唇干得起了皮,涂什么口红都不好看。她听说了我的润唇膏,特地来看看。
“这就是那个二十文的润唇膏?”她拿起一支,端详着。我走上前,微笑着说:“正是,
夫人。您不妨试试?”李夫人有些犹豫。二十文不是小钱。苏文雅在旁边劝道:“李夫人,
您试试吧,知夏姐姐的东西真的很好用。”李夫人想了想,让丫鬟付了钱。她打开盖子,
轻轻在唇上抹了一点。那淡淡的粉色和清雅的药香,让她眼神一亮。她对着铜镜照了照,
又用指腹抿了抿嘴唇。“嗯……是很润。不油腻,味道也清爽。”她买下了。
这是“知夏润唇膏”的第一单。我心里比卖了五十支廉价口脂还激动。李夫人走后,
观望的人群开始动摇。有一个胆大的姑娘也买了一支。然后,是第二个,
第三个……到了晚上,我带来的十支润唇膏,全都卖光了。更重要的是,第二天,
李夫人亲自带着好几个官家夫人来了墨韵斋。她成了我的活广告。“凌姑娘,
你的润唇膏真是神了!我昨晚用了一次,今天嘴唇上的死皮就全没了!”她的脸上满是惊喜。
其他几位夫人也纷纷购买。一时间,“知夏润唇膏”在京城贵女圈里传开了。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我每天熬夜赶工,还是供不应求。爹爹看着我,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我们把欠下的债都还清了,铺子也重新粉刷了一遍。知夏堂,终于活了过来。生意好了,
麻烦自然也跟着来了。这天,我正在铺子里调配新方子,顾长风来了。
他就是顾氏妆奁的少东家。我之前只在远处见过他。他穿着一身锦袍,面容俊朗,
但神情倨傲,带着一股天生的优越感。他走进来,看了一眼我桌上瓶瓶罐罐的东西,
眉头就皱了起来。“你就是凌知夏?”他问,语气里带着审视。我放下手里的活儿,站起身。
“我是。顾公子有何指教?”他冷哼一声:“指教不敢当。我只想问问,
你那些旁门左道的玩意儿,还要卖到什么时候?”我看着他,不说话。
他继续说:“我们百花巷的匠人,靠的是祖传的手艺,是实实在在的功夫。你呢?
用些歪门邪道,把廉价的东西卖高价,这是欺世盗名!”他这话,说得很难听。
我气极反笑:“顾公子,何为旁门左道?何为歪门邪道?我的东西好用,客人愿意买,
这就是道理。难道非得守着一成不变的老方子,把生意做垮了,才叫手艺吗?
”他被我堵得说不出话,脸色更难看了。“你……强词夺理!我顾氏做胭脂,
讲究的是古法炮制,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你那点东西,上不了台面!
”我针锋相对:“那顾公子敢不敢比一比?就用各自最拿手的产品,看客人更认谁的。
”顾长风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更多的是不屑。“比?你还不配。”他丢下这句话,
转身就走。看着他高傲的背影,我握紧了拳头。我知道,我和他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他代表的是传统,而我,是革新。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我不会退缩。因为我知道,
我走的路,是对的。晚上,我正在灯下研究新的配方,苏文清来了。他脸色有些凝重。
“知夏姑娘,我今天在茶馆里,听到一些关于你的不好的传闻。”我心里一沉。“什么传闻?
”“他们说……你的润唇膏里,加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能有那么好的效果。
还说你……你用妖术。”妖术?我差点气笑了。这古代的女人,真是输不起就只会泼脏水。
这招数,跟我原来世界里的商业诋毁,也没啥区别。“苏先生,你信吗?”我问。他看着我,
摇摇头:“我自然不信。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事儿,你得想个办法应对。”我点点头。
我知道,光靠解释是没用的。我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我证明自己,
彻底打碎这些谣言的机会。第 6 章谣言像野草一样,在京城里疯长。版本越传越离谱。
从“加了不干净的东西”,变成了“用少女的指血做引”,
甚至还有人说我“在子午时分炼丹”,简直荒唐可笑。墨韵斋的生意受到了一些影响,
有些胆小的客人不敢来了。苏文雅气得直跺脚,要去跟人理论,被我拦住了。“没用的,
清者自清。我们得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我冷静地说。我心里已经盘算好了。
我要开一场“品鉴会”。就在我的知夏堂。我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开我的制作过程,
让他们亲眼看看,我用的到底是什么“旁门左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苏文清。
他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万一那些人当场发难……”我笑了笑:“富贵险中求。
躲是躲不掉的。不如把他们都请过来,一次性说清楚。”苏文清看我决心已定,
便答应了帮忙。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向京城里一些有头有脸的夫人和小姐送了请帖。当然,
也少不了“请”上顾长风。品鉴会那天,知夏堂里里外外挤满了人。百花巷的同行们,
看热闹的百姓,还有那些被请来的贵妇名媛,把小小的铺子挤得水泄不通。顾长风也来了,
他抱着手臂,站在人群后面,一副看好戏的表情。我清了清嗓子,走到铺子中央。
“感谢各位今天赏光,来到我这小小的知夏堂。”我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最近,
关于凌某的流言很多,说我的东西用了妖术,用了不干净的物事。今天,我就当着大家的面,
把我这支润唇膏,从头到尾,再做一遍。”我让人搬来一张桌子,
上面摆着我准备好的原料:白芷油、蜂蜡、紫草,还有一些辅助的草药。
我一样一样地展示给他们看。“这是我托人从城外刚挖来的新鲜白芷,这是上好的蜂蜡,
这是有修复功效的紫草。全都是天然无害的东西。”我把白芷油倒进一个干净的瓷锅里,
用小火慢慢加热。然后,我放入切成小块的蜂蜡,用一根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盯着我手里的动作。空气中,
渐渐弥漫开一股混合着药香和蜜香的甜味。这个过程很简单,很透明,没有任何神秘可言。
顾长风看着,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待蜂蜡完全融化,我把过滤好的紫草药汁加了进去。
原本透明的液体,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色。最后,我熄了火,
把温热的液体倒入一个个事先准备好的小巧的竹管里。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好了。”我把一支刚刚凝固好的润唇膏举起来,“这就是我的‘妖术’。
”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一个妇人忍不住问:“姑娘,就这么简单?
那……那为什么效果那么好?”我笑了。“秘密就在配比和火候上。什么药材先放,
什么后放,火候是大是小,油和蜡的比例是多少,差一点,效果就天差地别。这,
才是真正的技术。”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顾长风身上。
“我凌知夏没有祖传的秘方,我所凭借的,不过是无数次失败的尝试,
和一点点对植物药理的了解。这算不上旁门左道吧?”顾长风的脸色有些复杂。
他是个真正的匠人,他能看得出,我刚才的操作看似简单,
实则对火候和时机的把握精准到了极致。这不是靠小聪明能做到的。这时,李夫人站了出来,
她大声说:“我信凌姑娘!她的东西好不好,我们用过的心里有数!那些传谣言的人,
就是见不得人好!”她一开口,其他几个用过润唇膏的贵妇也纷纷附和。“是啊,就是!
我看就是某些人眼红,故意使坏!”这话意有所指,大家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顾长风。
顾长风的脸一下子涨成了猪肝色。他一个世家公子,何曾受过这种指责。
他怒喝一声:“你……你们血口喷人!”他气得拂袖而去,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我赶紧打圆场:“顾公子也是一片爱惜羽毛之心,大家误会了。今天请各位来,
只是为了澄清事实,并非为了树敌。”一场风波,就这么过去了。谣言不攻自破,
我的名声反而更响了。大家都说,知夏堂的凌姑娘,不光手巧,人还坦荡。品鉴会结束后,
苏文清留下帮我收拾。他由衷地说:“知夏姑娘,你今天做得很好。有勇有谋。
”我笑了笑:“这都是被逼的。”他看着我,眼神里多了一些我读不懂的东西。
“那个……城外的白芷,你还需要吗?我……我还可以帮你去找。”我正要说话,忽然,
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白芷,我这里有。最好的。”我回头一看,愣住了。门口站着的,
是那天在山坡上遇到的那个神秘男人。他还是穿着一身粗布衣,但气质依旧清冷出尘。
他手里提着一个布袋,正静静地看着我。第 7 章那个男人走了进来。他把布袋放在桌上,
解开绳子,一股比我自己挖的浓郁十倍的清冽药香,瞬间充满了整个铺子。里面的白芷,
每一根都肥硕饱满,色泽莹润,一看就是极品。“你……”我看着他,惊讶得说不出话。
他怎么会来?他怎么知道我需要白芷?苏文清也愣住了,
他警惕地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阁下是?”男人没有看他,目光一直落在我身上。
“这些白芷,你用得着吗?”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清冷,但似乎比那天多了一丝温度。
我回过神来,点点头:“用得着。当然用得着!这……这太好了。请问,你要多少钱?
”我正愁白芷的来源不稳定,他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他摇摇头:“不要钱。”我更懵了。
“不要钱?那你……”他打断我的话:“我有一个条件。”我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我需要你,帮我一样东西。”他说。我更奇怪了。我一个小小的胭脂铺老板,能帮他什么?
他从怀里拿出一小截枯萎的藤蔓,放在桌上。那藤蔓已经完全干枯,颜色灰败,
看起来毫无生气。“这是什么?”我问。“‘龙血藤’。”他说,“它死了。我想让你,
让它活过来。”让我让一根死藤蔓活过来?我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我又不是神仙。
我看着那截藤蔓,脑子里“灵犀工坊”的界面自动弹了出来。上面显示着:龙血藤,
极其罕见的药用植物,已枯萎,细胞活性为零。无法复活。我皱起眉头:“这不可能。
它已经完全死了,没有复活的可能。”他似乎早就料到我会这么说,眼神里没有失望,
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我知道。但在你来之前,一切都有可能。
”他这句话说得没头没尾,但我却听出了一丝深意。他似乎对我抱有一种不寻常的期待。
“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觉得我能做到?”我追问。他沉默了片刻,
才缓缓开口:“我叫萧亦舟。那片山坡,是我的。你叫凌知夏,对吗?我观察你很久了。
”我心里一惊。他观察我很久?萧亦舟。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听过。他继续说:“你那天,
能一眼看出月见银有毒。你今天,能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最精妙的效果。你对植物的理解,
超出了我所知的任何人。所以,我想,你或许就是那个能创造奇迹的人。”他这番话,
说得既真诚又诡异。我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神秘的故事里。苏文清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他拉了拉我的衣袖,小声说:“知夏姑娘,这人看起来有点奇怪,你别信他的。”我摇摇头,
示意他安心。我看着萧亦舟,又看了看桌上那截枯藤。我知道,这对我而言,
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麻烦,但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萧亦舟的白芷,是全世界最好的原料。
如果能和他合作,我的事业将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而让他开口的条件,就是复活这截藤蔓。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灵犀工坊”……我忽然想到,
“灵犀工坊”虽然显示“无法复活”,但它是一个化学实验室。化学,
不就是创造奇迹的科学吗?或许,有别的办法?我深吸一口气,对萧亦舟说:“萧公子,
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但我可以试试。”萧亦舟的眼中,终于掠过一丝波澜。
他点点头:“好。我等你。这些白芷,你先拿去用。不够,再来找我。
”他把那袋上好的白芷留给我,自己则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走了。他走后,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