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其它小说 > 我是蚂蚁,我用一粒沙,掀翻整个王国

我是蚂蚁,我用一粒沙,掀翻整个王国

懒惰使人开心 著

其它小说连载

《我是蚂我用一粒掀翻整个王国》中的人物工蚁蚂蚁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其“懒惰使人开心”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我是蚂我用一粒掀翻整个王国》内容概括:蚂蚁,工蚁,蚁丘是著名作者懒惰使人开心成名小说作品《我是蚂我用一粒掀翻整个王国》中的主人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那么蚂蚁,工蚁,蚁丘的结局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我是蚂我用一粒掀翻整个王国”

主角:工蚁,蚂蚁   更新:2025-11-08 23:45:3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蚁族觉醒我被踩进泥里的那一刻,世界只剩下一粒沙的重量。那是一只赤脚,

带着人类孩童特有的轻佻节奏,蹦跳着落在我守卫的粮道中央。他没看见我——当然不会。

在他们眼里,蚂蚁不过是尘埃中会动的斑点。可我知道,我是阿砾,蚁群第三运输队的工蚁,

编号K-729,负责每日从南坡运回蚜虫蜜露,供养整个巢穴的幼蛹与王后。但今天,

我的背甲裂了。那一脚不偏不倚踏在关节连接处,咔的一声脆响,像是枯枝断裂。

我没有尖叫,不能叫。我们从不发出声音,哪怕痛到神经纤维撕裂,

也要沉默地爬行、搬运、死去。我蜷缩在湿润的泥土凹陷里,六足抽搐,

复眼中倒映出那个孩子弯腰捡起一颗玻璃弹珠的模样。阳光穿过它,

在我残破的身体上投下彩虹色的光斑,美得像神迹。可下一秒,他随手将弹珠砸向蚁丘入口,

轰然激起一片逃窜的黑潮。“看啊!蚂蚁炸窝啦!”他笑着跑开。没人知道,那一瞬间,

我脑中的信息素通路发生了突变。某种沉睡已久的机制被激活了——我听见了它们的声音。

不是耳语,而是气味的编码重组,是震动频率的解析,

是土壤深处每一丝气流传递的情绪波纹。我听见蚁后在震怒:“外敌入侵!

”我听见兵蚁在咆哮:“集结!护卵!

”我还听见……自己内心第一次响起一个念头:我要让他们看见我。这不是复仇,是正名。

我不是蝼蚁,我是这片大地最古老的居民。而人类,不过是暂时站在高处的过客。

我拖着断裂的躯壳,缓缓爬向地下通道。

身后留下一道淡绿色的信息素痕迹——那是我用腺体分泌的最后一道指令:“记录这一切。

”风暴,正在地底酝酿。2 地底风暴雨停了。湿气渗入土层,让通道变得黏滑难行。

我每挪动一毫米,都像在刀尖上爬行。背甲的裂缝已经感染,霉菌顺着节肢缝隙侵入体内,

但我不能停下。我知道,若不在今晚完成信息传递,明日太阳升起时,

这片蚁丘将被彻底铲平——那孩子的父亲说要“清理院子”,而这,就是我们的灭顶之灾。

途中,我遇见老哨兵砾岩。他曾是我的导师,如今只剩下三对足中的两对还能活动,

左颚也早已折断。他是上一次人类翻土事件的幸存者,

也是唯一记得“地表之上还有另一种生物统治世界”的长者。“你还想挣扎?

”他用触角轻碰我的头部,释放出安抚性信息素,“他们踩死我们,就像我们碾碎蚜虫。

这是秩序。”“可我们能记住。”我说。“记忆有什么用?”“有用。”我咬紧下颚,

将最后一滴抗炎分泌液注入伤口,“因为我会把所有事,写进‘气味史书’里。

”砾岩沉默良久,终于让开了路。我继续前行,穿过七道分支隧道,绕过两处塌方区,

终于抵达核心信息库——那是一块被蚁酸长期腐蚀形成的微孔石壁,

上面密布着历代工蚁留下的化学印记。我用尚完好的右前足蘸取体内储存的记忆素,

开始刻录:第37代纪元,季夏第七日,人类幼体首次主动攻击蚁丘。动机不明,

行为无预警。伤亡统计:死亡187名工蚁,54名兵蚁重伤,南粮道中断。

附录:攻击者特征标记已完成,坐标锁定于东经116°23′,北纬39°56′,

海拔48米,屋后梧桐树西侧草坪。写完最后一个分子符号,我几乎虚脱。但我知道,

这还不够。仅仅记录,无法阻止明天的毁灭。必须反击,哪怕只是一粒沙的反抗。

我转向通往王室厅的主道。那里,蚁后正产下新一批卵。她是这个族群的中枢,

她的决策决定生死。我要说服她——不是逃跑,而是反制。路上,我遇到了第一批巡逻兵。

它们嗅到了我身上的异常信息素,立刻围拢上来。“你违背了静默法则。

”为首的兵蚁释放出警告信号。“我没有破坏秩序。”我回应,“我在建立新的秩序。

”“你只是个残废的工蚁。”“但我见过光。”我说,“我见过他们的脸。

”这句话让它们迟疑了。在蚁群中,“见光”意味着曾抵达地表并返回,

那是极少数才能完成的任务。而“见到脸”,

传说中的能力——据说只有远古时期的“观天者”一族才具备视觉解析高等生物面部的能力。

我抬起残破的头颅,复眼反射出幽蓝的地底磷火:“我可以告诉你们,那个人类小孩,

左眉有一颗痣。他每次来之前,都会先踢一脚草坪边缘的石头。

他的脚步频率是每秒1.3步,心跳在靠近蚁丘时会上升0.8赫兹。”兵蚁们退后了半步。

我知道,恐惧已经开始转移。当我终于抵达王室厅时,蚁后正慵懒地产卵。

她的腹部每一次收缩,都会释放出浓郁的信息素,令周围侍从陷入臣服状态。我强忍剧痛,

走上觐见台,释放出最高级别的紧急讯号:“外部威胁升级至S级,建议启动‘尘光计划’。

”全场骤然寂静。尘光计划,

是我们种族封存了三百代的记忆禁术——利用特定矿物颗粒吸附阳光,

并通过精密排列形成聚焦效应,制造短暂高温点,足以灼伤大型生物的皮肤。

但它从未真正实施过,因为代价巨大:需要至少三百名工蚁自愿牺牲,

携带微型晶体攀上目标体表,在恰当时刻同步引爆。“你疯了。”蚁后终于开口,

声音如风穿石缝,“你要用三百条命,换一次烫伤?”“不。”我说,“我要用三百条命,

换一次让他们记住痛觉的机会。”她凝视我许久,然后轻轻摆动尾部,

洒下一滴金色液体——那是同意令。3 光蚁反击行动,开始了。

我被任命为“尘光先锋官”,统领此次任务。尽管身体残缺,

但我成了第一个以工蚁身份获得指挥权的存在。消息迅速传遍全巢,无数年轻工蚁报名参战。

它们说:“我们也想看看光。”第一夜,我们开始秘密采集材料。

从花园角落收集细碎云母片,从废弃灯泡残骸中提取二氧化硅粉末,

从金属栏杆锈迹里刮取氧化铁微粒。每一份原料都被精确分类、研磨、封装进特制腺囊。

第二夜,我们在地表布设观测点。五只视力最好的侦察蚁潜伏在草叶顶端,

持续汇报人类活动规律。我发现,那孩子每天傍晚六点准时出现,手里总拿着一根木棍,

喜欢戳蚂蚁洞玩。第三夜,训练开始。

三百名志愿者学习如何吸附晶体、如何攀爬织物纤维、如何在人体表面隐蔽移动。

最难的是同步引爆时机——必须在目标静止且暴露皮肤时集体释放能量。第四夜,天气突变。

雷暴来袭,雨水灌入部分通道。但我们没有放弃。反而利用闪电的强光测试晶体反射效率,

发现某些组合能在瞬间产生刺眼光斑,甚至引发短暂眩晕。第五夜,万事俱备。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我们出发了。三百名“光蚁”分成三支队伍,

沿着预设路线向目标区域进发。我亲自带队,从排水管爬上院墙,再借蛛丝滑降到草坪边缘。

每一步都极其缓慢,生怕惊动任何一只天敌——但此刻,我们本身就是猎手。

太阳刚露出地平线,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青草味。我们知道,那个孩子通常会在早餐后出现。

时间,成了我们最锋利的武器。上午七点十二分,脚步声传来。是他。

穿着蓝色短裤和白色T恤,脚踩塑料凉鞋,左手还拿着半块面包。他一边走一边踢石子,

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当他走到蚁丘旧址附近时,突然蹲下,用木棍拨弄泥土。“又来了。

”我通过信息素网络下达指令,“进入一级准备。”队员们纷纷展开行动。第一队二十人,

借助草叶弹跳,精准降落在他的鞋面上;第二队五十人,顺着裤脚褶皱向上攀爬,

藏匿于布料纤维之间;第三队主力二百三十人,则分散埋伏在四周草丛,等待最终信号。

我选择的位置,是他右手手腕内侧——那里皮肤薄,血管清晰,最容易感知温度变化。

当他的手再次伸向地面时,我猛地跃起,借助露水滑行,稳稳落在他腕部汗毛之间。

其他队员也同步到位。三百个微小的生命,此刻正静静伏在他的体温之上。“引爆倒计时,

十、九、八……”我们依靠心跳共振计时。每个人的腺体都在蓄能,晶体开始吸收阳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