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朱元璋现代农业记

第2章 雨夜明故宫遗址:跨越时空的初遇

发表时间: 2025-11-11
明故宫门口的青石板路被暴雨冲刷得泛着冷光。

朱元璋撑着手臂想要站起,耳边却突然炸响一阵尖锐的“嘀嘀”声。

他警惕地望去——只见几道刺眼的白光裹着几个飞速移动的“铁盒子”疾驰而过,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幕让他瞬间恍惚,仿佛回到了鄱阳湖大战时水师冲锋的场面。

“这雨也太大了,早知道带件雨衣了……”一道清脆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元璋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浅色连帽怪衣的姑娘,正蹲在不远处的石碑前,怀里紧紧搂着一个会发光的板子(笔记本电脑),另一只手握着个发出强光短棍(手电筒)。

光柱正打在石碑“洪武年间建造”的刻字上。

雨水顺着她的帽檐滴下,落在她膝上那本摊开的、画满奇怪符号和图形的“册子”上。

她对此浑然不觉,兀自喃喃:“不对啊……《明实录》里说午门宽九丈九,实测数据怎么会差半米……”这姑娘正是陆小杉。

她为完成关于明故宫建筑的论文,特意冒雨前来实地测量,指望潮湿的土壤能让地基轮廓更清晰。

不料一道惊雷过后,她的手电筒一阵乱闪,电脑屏幕也应声黑掉。

她正焦急地拍打着设备,完全没注意到不远处摔在地上的朱元璋。

朱元璋刚想开口,一股腥甜涌上喉头,忍不住咳嗽起来。

这声在寂静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的咳喘,终于惊动了陆小杉。

她猛地转头,手电光柱首首打在朱元璋身上——只见他穿着一身湿透的、工艺却精致得惊人的明黄“古装”,长发散乱,但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让陆小杉这个历史系学生心头一跳。

她下意识地将对方当成了迷路的剧组演员。

“你是拍戏的演员吧?

雨这么大,怎么还在这里?”

她跑过去,好奇地打量着他身上的袍服,“你这戏服……做工真好,是仿的洪武龙袍吗?”

“放肆!”

朱元璋眉头紧锁,强撑着站首身体,“此乃朕的常服,岂容仿制?”

他下意识的帝王威仪让陆小杉一愣,随即觉得这演员入戏太深,有点好笑。

她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我是学历史的,研究明故宫。

你看,这是我根据史料画的布局图,和你这身‘戏服’是一个时代的。”

朱元璋的目光被她笔记本上的手绘图纸吸引——那上面的宫殿布局、廊庑走向,竟与他记忆中的紫禁城分毫不差,甚至有几处他亲自审定修改的细节,也赫然在目!

就在这时,又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陆小杉手中接触不良的手电筒猛地亮起,光柱在雨幕中乱晃,最终不偏不倚,定格在朱元璋的脸上。

就在这一瞬间,陆小杉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那不是一张普通演员的脸。

强光之下,雨水顺着他深刻如斧凿的皱纹蜿蜒而下,每一道纹路都仿佛镌刻着风霜与权谋。

他的鬓角散乱着湿透的白发,但那双眼睛——即使在如此狼狈的境地下,依旧深不见底,如同两口古井,里面翻涌着她只在史书字缝里读到过的、属于开国帝王的疲惫、悲怆,以及一种不容置喙的、审视天下的威严。

这绝不是表演,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能拥有这种将六百年江山重量都扛在肩上的眼神。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下移,手电光随之扫过他身上的明黄袍服。

在强光照射下,袍服上云龙纹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所遁形——那绝非影视城粗制滥造的戏服,而是采用了近乎失传的“缂丝”工艺,金线的盘绕,龙鳞的排布,都与她论文中引用的故宫馆藏实物图、与《大明会典》中的典制记载严丝合缝!

甚至袍角那象征“江山永固”的江水海牙纹,其复杂精准的程度,让她这个钻研许久的学生都感到窒息。

手电的光晕在他周身形成一圈朦胧的光环,将他与背后现代都市遥远的、光怪陆离的霓虹彻底割裂开来。

他站在那里,就像一个本应只存在于古籍和画卷中的幽灵,一个从六百年前被这场诡异雷雨冲刷到现代的……活生生的历史。

一个让她浑身血液都几乎冻结的念头,如同这撕裂夜空的闪电,在她脑海中轰然炸响。

难道……眼前这人……暴雨依旧倾盆,远处汽车的鸣笛声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

两人站在明故宫冰凉的青石板上,一个身无长物,只带着一身的帝王气度与未竟的江山梦,一个抱紧了记录历史的电脑,内心正经历着天翻地覆的认知颠覆。

这场跨越六百年的无声对视,在这一刻,凝固成了传奇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