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第3章 石灰燃火,初建威信

发表时间: 2025-11-12
城西的流民安置点,与其说是营地,不如说是一片被绝望笼罩的泥泞之地。

歪歪扭扭的窝棚挤在一起,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食物***和人体污物的混合气味,令人作呕。

孩童的啼哭、病人的***与大人的呵斥交织,构成一幅乱世流离的悲惨图景。

林越在王统领及几名郡兵的护卫下踏入这里,立刻感受到了无数道麻木、警惕甚至隐含敌意的目光。

他这身虽然破旧但明显是“读书人”的打扮,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刘度太守的命令己下,划出了营地边缘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但具体执行的人——几个被指派来的老弱胥吏和一脸不情愿的民夫——都懒洋洋地站着,显然没把这位头上还缠着布带的年轻“先生”放在眼里。

“林先生,您看,这人手和材料……”为首的胥吏搓着手,面露难色,“府君虽下了令,可这烧水的柴火、建隔离棚的木材、还有您说的那什么‘石灰’,都还没着落啊。”

林越心知肚明,这是下马威,也是官僚体系的惯常推诿。

他没有动怒,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统领身上。

“王统领,麻烦派几位兄弟,持太守手令,去城中药铺、富户家中,先行筹措一些生石灰,若没有,能找到蚌壳、牡蛎壳煅烧而成的‘蜃灰’也可,先行用于消毒。

数量不需多,但要快。”

这是应急之策,汉代己有使用蜃灰作为建筑材料和干燥剂的记录,更容易获取。

王统领如今对林越多了几分信服,抱拳道:“末将领命!”

立刻点人去了。

接着,林越看向那胥吏和民夫,语气不容置疑:“柴火之事,组织营地内尚有气力者,去附近丘陵捡拾枯枝,以工代赈,捡拾足量柴火者,今日可多领一份粥。

至于建棚木材……”他目光投向营地外围一些倒塌的窝棚和废弃的物料,“就地取材,先将就能用的拆解过来,搭建简易隔间,务必做到能遮风避雨,彼此隔离。”

他的指令清晰具体,打破了胥吏们惯常的拖延套路。

民夫们见有额外粥食,也动了起来。

然而,最大的难题还是石灰。

零陵郡并非后世著名的石灰产区,寻找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岩石)需要经验和运气。

林越找来的向导是本地一位老猎户,姓周,满脸风霜,眼神却依旧锐利。

他带着林越和王统领几人,在零陵城周边的山岭间跋涉。

“先生,您说的那种‘用刀划一下有白痕,滴醋会冒泡’的石头,老汉我好像在西边野猪岭那边见过。”

周老猎户一边用柴刀劈开荆棘,一边回忆道。

野猪岭地势险峻,一行人费了半天功夫,才在半山腰一处***的岩壁上,找到了符合林越描述的灰白色岩层。

林越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刮下粉末,又从一个皮囊里倒出一点醋(这是他特意准备的),滴上去,立刻泛起细小的气泡。

“就是它!”

林越心中一阵激动。

找到了原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是建窑。

随行的只有一个老窑工,对林越提出的“首焰窑”结构将信将疑。

“先生,这窑膛这么设计,火能烧透吗?

老祖宗传下来的窑可不是这样的……”林越没有时间从头解释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他只能凭借工程图纸的记忆和说服力:“老师傅,按我说的建,我担保能成。

若不成,所有工料损耗,我一力承担!”

他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

在老窑工嘟嘟囔囔的抱怨和民夫们的劳作下,一座结构相对原始但原理更先进的简易石灰窑,在野猪岭下搭建起来。

开采石灰石、垒砌窑体、准备燃料(主要是木材和煤炭混合),整个过程花了三天。

这三天里,林越几乎寸步不离,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脸上沾满了煤灰和泥土,哪还有半点秀才的斯文。

王统领看着这个与工匠民夫同吃同住的“读书人”,眼神中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点火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浓烟从窑顶冒出,火光在窑膛内跳跃。

林越的心也悬着,他知道,理论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

温度控制、通风、烧制时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前功尽弃。

烧制持续了一天一夜。

当窑温逐渐冷却,林越命令打开出料口。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想中的雪白块状生石灰,而是一大片灰白相间、部分还带着黑芯的烧结物。

“看!

我说不行吧!”

老窑工立刻嚷了起来,带着一种“早知如此”的埋怨。

周围的民夫也露出了失望和怀疑的神色。

林越的心沉了一下,但他没有慌乱。

他走上前,不顾高温,用铁钳夹起一块烧得较好的部分,仔细观察。

“不是完全失败。”

他冷静地分析,“部分区域烧成了。

原因是矿石大小不均,燃料分布不匀,导致受热不一致。

下次我们将矿石敲得更碎些,燃料铺设更均匀,鼓风再加强些,一定能成!”

他的镇定和精准的问题分析,稳住了即将溃散的人心。

老窑工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第二次烧制,林越改进了流程。

他亲自指导矿石破碎,调整了燃料配比和鼓风方式。

又是一天一夜的煎熬。

当窑口再次打开时,一片耀眼的白色呈现在众人眼前!

“成了!

成了!”

民夫们欢呼起来。

林越拿起一块还带着余温的生石灰,小心地用水淋湿。

“嗤——”的一声,石灰块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水汽,迅速崩解成细腻的粉末。

“这就是石灰!”

林越将粉末展示给众人,尽管脸上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光芒,“王统领,立刻组织人手,将第一批石灰运回城西营地!”

回到流民安置点,林越立刻展开了他的防疫试验。

过程依然充满阻力。

流民对“喝烧开的水”极度不解,认为多此一举,浪费柴火。

对用石灰粉洒在污物上和营地周围更是恐惧,以为是某种毒药。

林越没有强行命令。

他让王统领的兵士先在自己划定的隔离区和取水点严格执行。

他亲自示范,当着众多流民的面,喝下煮沸后放凉的开水。

蔡文姬派来的侍女也适时出现,代表“蔡小姐”表示支持此举。

同时,被隔离的几名轻微腹泻、发热的病患,在得到了相对干净的水和食物,以及简单的草药治疗后(林越尊重并结合了老医官提供的方子),病情竟然真的没有恶化,其中两人甚至开始好转!

而严格执行石灰消毒和垃圾处理的隔离区,蚊虫也确实明显减少。

对比营地其他区域依旧不断出现的新的呕吐、腹泻病例,林越这块“试验田”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十天期限一到,刘度太守带着属官和老医官亲自前来查验。

数据摆在眼前:试验区内,新发疾病人数远低于其他区域,且无一例死亡。

而其他区域,己有数人因类似症状病死。

老医官抚着胡须,看着那些被石灰处理过的干净区域和井然有序的隔离棚,久久不语,最终对刘度拱手道:“府君,林生之法……虽看似离经叛道,然,确有效验!

老朽……服了。”

刘度看着虽然疲惫但眼神清亮的林越,又看了看营地中那些望向林越时,眼神中己带上感激和信任的流民,他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的第一个笑容。

“林越,你果然未让本官失望。”

刘度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即日起,擢你为郡府 ‘工曹掾史’ ,主管郡内工程、匠作及……此番防疫事宜。

所需人手、钱粮,可具文上报!”

“谢府君!”

林越深深一躬。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官职。

这代表着他终于在这个时代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和初步的信任,拥有了调动资源的权力。

站在初具雏形的“防疫示范区”内,看着远处正在冒烟的石灰窑,林越握紧了拳头。

第一步,站稳了。

接下来,就该用这石灰燃起的火,去烧制更坚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