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唱酒吧的日子平淡无奇,带着一种让她矛盾的安稳。
白天练歌、调琴,晚上唱着那些或耳熟能详、或少有人知的曲子,日子像一首无限循环的老歌,没有波澜,也没有***。
然而,那个夜晚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宁静。
新面孔的注视那天晚上,她如常在酒吧演唱,舞台下的客人不多,偶尔有人随着旋律点头,有人低声交谈,但整体气氛算得上和谐。
她唱的是一首自己改编的民谣歌曲,柔和的节奏在酒吧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唱到副歌部分时,她注意到靠近舞台的座位上,坐着一个陌生的女孩。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扎着高高的马尾,目光始终注视着她,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却专注的笑意。
她和周围随意的客人不一样,没有交谈,也没有分心,甚至让她觉得,她的眼里只有她。
歌声结束后,她鼓起掌来,声音比其他人都响亮。
这在酒吧里很少见。
驻唱的氛围一般不会太热烈,大多数人更愿意将音乐当作背景音。
“谢谢。”
她微微鞠躬,心里带着些许疑惑和意外的喜悦。
一份简单的留言演出结束后,她收拾好吉他准备离开,却发现吧台上放了一张折好的便签纸。
“苏凉姐姐,今天是第一次听你唱歌,我很喜欢你的声音。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让我很感动,能告诉我是哪一首吗?
还有,我很喜欢你的真实与温柔。”
便签的署名是“林然”,看得出她用心写下了每一个字,字迹工整却略显稚嫩,像一个大学生。
酒吧老板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是刚才那个小姑娘留下的。
她点了一杯饮料,说希望你能看到这张纸条。”
我看着便签,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意。
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很轻,很微妙,却真实地填补了心中空缺的一角。
我把纸条小心地收好,回到家后翻出了自己的歌单,把那首民谣的名字记下来。
我不知道她是否会再来,但这种被人倾听、被人认同的感觉,提醒了我为什么会选择唱歌这条路。
许钦的惊喜第二天晚上,刚结束排练的我收到一条来自许钦的信息。
“今天工作怎么样?
有收到粉丝表白吗?”
他附带了一个坏笑的表情。
我无奈地回复:“还真的有一个小粉丝。
不过你可别乱吃醋。”
没想到几分钟后,他发来一张快递单的照片:“刚给你买了点东西,你快递到了记得收。”
几天后,快递果然到了。
打开箱子,里面是一支新款的麦克风,还有一封手写的信:“凉凉,听说你的小酒吧设备不太行,我怕你的声音被埋没,所以送你这个。
你的歌声很特别,值得最好的。”
我看着信,鼻子一阵发酸。
许钦总是这么细心,不需要说什么承诺,行动本身就是最坚定的支持。
回到舞台的渴望那支麦克风的音质果然不同,当晚,我第一次用它在酒吧里演唱。
歌声在空气中流淌时,我的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是否还在逃避?
这些日子,我用“平静”掩盖了内心深处的渴望。
可事实上,我始终渴望站上真正的舞台,面对更多的观众,唱出属于自己的歌。
但下一步该如何走?
这个念头像一道轻轻的涟漪,在我的内心扩散开来,却迟迟找不到答案。
林初的话、林然的纸条、许钦的支持,都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或许,己经有人开始期待我的声音了。
而我自己,是否该更勇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