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郎中和根叔。
南晓方才重新回到堂屋。
堂屋之中,南婷如同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手指。
就在刚刚。
南晓方才知道因为自己睡不醒,南婷一急之下,找了根叔,病急乱投医的掏出了兄妹全部积蓄,找了郎中来。
这郎中得多少钱,南晓不知道,南晓只知道一点,看那个根叔脸上灿烂的笑容。
他从中抽出的跑腿费,一定很让他满意。
“哥,都怪我…”“不怪你。”
南晓打断南婷的话,一脸严肃的说道。
“如果换做是我的话,如果小妹生病的话,我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这不怪你。”
这事能怪谁?
还不是怪这个世道。
积蓄没了,还能再赚。
更何况想对比南晓藏起来的那笔“巨款”,这些微末积蓄全不得什么。
“可是,哥…我们家里己经没粮了,我把钱都拿给根叔了,我们可能要饿肚子了。
哥你还要做活,饿着肚子…”南婷说着说着,又要掉小珍珠,南晓见状,赶忙说道。
“放心吧,小妹,不会饿肚子的,你在家看家,我出去一趟。”
南晓拍了拍南婷的小脑袋,穿戴整齐后,离开了家。
出了家门。
南晓在街道上转了许久,从街道上行人商贩的言语交谈间,得知孙伟的尸体己经被发现了。
现在的保安团己经乱成了一锅粥。
团长死了。
那么,团长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
有孙伟这坨狗屎做表率,谁都知道当团长威风,当团长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在这种情况下。
谁不想去争一下那个位置?
不过,话说回来。
这保安团长。
可不是保安团自己人就能够决定的。
谁上位。
到底还得大河镇上富绅开口才行。
大河镇的富绅。
姓李,叫李薹儒。
听名字似乎是一个儒雅文人,但实际上却是个脑满肠肥的粮商。
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头。
粮商掌握的利润可不低,更何况,李薹儒还是做垄断生意的。
白桥县地界。
粮食生意基本都掌握在李薹儒的手中。
而他敢做垄断生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把握着保安团这么一个地方武装。
所谓从李薹儒那里获得了不少好处,南晓得到的现大洋,小黄鱼,基本上都是李薹儒赠予。
美其名曰辛苦费。
实际上就是当主人的看狗子卖力,特意赏赐下来的骨头。
南晓这一次出来。
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确认一下孙伟死的消息有没有传开,有没有可能联系到自己身上。
第二,南晓想去处理一下,自己家房子的事。
青砖瓦房。
在这个年头算是不错。
拥有两间青砖瓦房,如果不是南晓父母去世,指不定南家也能成为李薹儒那样别人羡慕的对象。
现在孙伟刚死。
保安团那些人忙着上位,一时半会的也不会过来打自家房子的主意。
但一时半会不是永久。
南晓明白,那一天早晚会来,如果他不想再面对第二个孙伟的话,那他必须提前采取行动。
南晓对大河镇知之甚详。
七拐八绕后,来到了一家当铺。
当铺的名字。
同林当铺。
南晓站在门口看了好一阵子,这才迈步走了进去。
“诶诶诶,谁家小孩,咱这是当铺,不是饭馆,出去出去。”
当铺里原本还在打瞌睡的伙计听见脚步声,赶忙是迎了过来。
在大河镇这个地方开当铺,平时能做的生意,也只不过是接待一些吃不起饭,准备置换老物件填饱肚子的百姓。
要不是这当铺的生意是李薹儒做的,估摸早黄摊子了。
而当铺里的伙计平时没活,就在铺子里收拾收拾卫生,闲暇之余扯扯皮,打打瞌睡好,混日子罢了。
今个也不例外。
收拾了卫生。
当铺里的俩伙计便窝在后堂打起了瞌睡。
但即便是打瞌睡。
南晓进门时发出的声音,也被俩伙计听着了。
原本伙计以为有生意上门,但看见进来的是个半大孩子,他的心里也是不爽。
毕竟。
当铺生意差,伙计收入来源除了微薄的月钱,只能靠主家的赏钱。
而主家给赏钱,前提条件也是做成了生意才有。
所以。
他心里不爽实在是正常不过。
被伙计赶苍蝇一样往外轰,南晓不意外,但为了不露出什么破绽,他也是拼了。
一手扒着门框,一手护着身前,开口对着那伙计喊道。
“我知道这是当铺,我是来当东西的。”
伙计听到南晓这话。
脑子一时间没转过来。
毕竟,哪有人家当物件是让一个半大孩子来的?
不过。
转念一想。
伙计也是灵光一闪,对着南晓说道。
“你能当什么东西,莫不是偷了家里的物件准备当了换糖吃。”
“少瞧不起人了。”
南晓梗着脖子。
“我家大人都不在了,我家现在我做主。”
这话一出,如一锤定音。
伙计的眼睛眯了眯。
向着南晓伸出了手。
“想当什么,拿出来吧,我送去给掌柜的掌掌眼。”
“我要当的东西可拿不出来,就算拿出来了,你也拿不走。”
南晓的演技还算可以。
把一个孩子表演的活灵活现的。
不不不…他本就是一个孩子。
伙计听了南晓的话,也是乐呵了。
“你说说你要当什么,咱这当铺里可不是什么都收的,要你今天是来消遣的,我这拳头,可不管你是不是孩子。”
伙计亮出了自己“豆包”大的拳头,在南晓的眼里毫无威慑力。
不过,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南晓也只能是由着这伙计说什么了。
佯装害怕的后退了两步,南晓开口说道。
“我要当我家的房子,你们当铺之前不是说什么都能当吗,我家青砖瓦房,一定也能当。”
伙计愣了愣。
和后面那个闻声出来看热闹的伙计对视了一眼后,那伙计首接转头跑路了。
这同林当铺不在闹市。
要是不熟悉大河镇的,不打听打听根本是找不到。
而同林当铺的后门,出去就是一条街,沿街走上百八十米,就能看到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府宅。
府宅正门上匾额题字。
“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