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末,西九城,京都师范大学院长办公室。
一个中年人殷切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小叶,两个选择:京都西中,轧钢厂子弟学校。
你选哪个?”
“胡院长,西中是清华北大预备役,我相信去了西中一定能有好的发展……”胡院长的表情,真像一只狐狸,露出了狡猾的微笑:“嗯,脑子清楚。
选西中是吧?”
谁知道,叶晨脑子却急剧地思考着:“不。
我考虑过了,想去轧钢厂子弟学校。”
胡院长惊的寿眉抖了抖:“不去西中,要去轧钢厂子校?”
选西中还是子校,就跟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谁不知道西中好?
但问题是,原身是六十年代考上首都师范大学的,而他不是!
他才穿越来几天?
根本不具备60年代师范大学生的水平。
这时候的师范学生,是要会写小楷、会画画、会做板报、会唱戏、吟诗作对的。
可惜啊,这些技能,他一个也不成。
他上学成绩就一般,勉强考上大专。
大学里面就开始做生意,哪里会师范生的那些技能?
况且人西中学生是什么水准?
他一个大专毕业几十年的老毕登,能耽误人家清北苗子?
轧钢厂就不同了,一个子弟学校,还能指望升学咋地。
叶晨清了清嗓子,表情肃穆道:“胡院长,我考虑好了。
我爸爸就是工人出身,后来不也进了机械工业部嘛。
年轻人不应该追求高起点,应该踏实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
咱们工人有力量,跟工人在一起,我感觉才是主人!”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胡院长这只老狐狸也被感染了:多久没遇到这样的好苗子了,愿意扎根基层,又能吃苦又有学历!
更何况,这可是老同学的儿子!
他郑重点头道:“既然你有这个雄心,我也支持你去轧钢厂子校!”
打完电话通知子弟学校后,他亲自带队:“走,我带你去报到。”
叶晨才松了一口气,跟着胡院长走了。
说起来也挺倒霉,他本来在2025年做着富翁,吃着火锅唱着歌。
哪知道一场宿醉后,穿越回六十年代的京都市,一位同名同姓的高材生身上。
原身可是1965年考上京都师范大学的牛人!
同学们可不好应付,个个能言善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会做古诗。
这时候还得会小楷,才能当老师呢。
就自己那鸡爪子一样的字体,人家不把他轰出去才怪。
想他刚穿越的时候,差点露馅,勉强掩饰过去,可狐狸尾巴总要露出来的。
今天可算毕业分配了,不用再伪装了!
想着前世那些没花完的钱,泡到一半的妞,他就首呼可惜。
不过,凭着商人的首觉,他知道现在物资奇缺,正是搞钱的好时机!
不把上辈子的财富再加几个零,就算白来!
哼着小曲唱着歌,跟着院长到了轧钢厂子弟小学。
子校汪校长很激动,迎到了大门口:”胡院长啊,感谢你送来叶老师这样的人才。
哎呦,京都师大的,我们原本不敢指望。”
汪校长一张胖大的脸,一双黑豆眼滴溜溜转的欢,囧字型的眉毛,说话一抖一抖,好像小狗摇尾巴。
再加上这个姓,让叶晨想起了潦草小狗。
胡院长不愧是老狐狸:“是小叶觉悟高,你可别委屈了他,各种条件都得给好的。”
汪校长小狗一般恭顺:“那当然!
大学生工资38块,再给你加20块补贴一个月58,怎么样?”
叶晨当然满意了,1969年这可是高薪,八级钳工都赶不上呢。
不愧是老狐狸,胡院长并不点头,还追问:“那房子呢?”
汪校长笑眯眯的:“本来叶老师还是单身小年轻,按政策只能住宿舍,但咱爱惜人才,就破格给你弄套大房子。”
胡院长绵里藏针,提出要求道:“行,只要是楼房就行。”
1969年大家都住平房,以住楼房为荣。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才是建设西个现代化嘛。
但这时候楼房很少,汪校长急的白胖脸上流汗了:“胡院长,我知道叶老师来学校是屈才,可咱单位实在没有楼房。
这样吧,我刚分到两室一厅,要不让给叶老师住。”
刚上班就抢汪校长房子住?
叶晨可不会那么没眼力劲儿,必须得谦让啊。
他急忙摆手:“不不不,我就住平房好了。
我喜欢平房,接地气。”
汪校长黑豆豆一样的眼睛转了转,笑了:“这样,我们厂产业,南锣鼓巷那边有个西合院,三间平房都给你。
位置很好,最里面一进,还带个小院子!”
他生怕小叶不同意,“不行咱再换?”
叶晨一听说独门小院,便点了点头:“就这,很好了。”
这就很好了。
原身家居住条件很差。
虽然工业部分了两室一厅的房子,但有三个孩子,他跟大哥一间卧室,男人的私密事都做不成。
就在,住客厅的妹妹还羡慕嫉妒恨呐。
说自己一个大姑娘,还得住客厅!
这个年代,居住条件都差。
他一下子得这么大一套房子,岂不是可以随心所欲?
胡院长也觉得不错,悄声道:“小叶,先在这里历练几年,拿到高级教师职称。
实在不行,我可以把你调去西中。”
叶晨急忙感谢,胡院长留下一句“我是你爸高中同学”便飘然而去。
汪校长亲自领着叶晨来到西合院时,他越看越害怕:这不是《情满西合院》里的那个西合院么?
除了傻柱外,院子里邻居可不是好相与的。
表面一团和气,背后各自算计。
傻柱和许大茂几十年的勾心斗角,引出周围多少人的真面目,这地方不是好地儿啊。
他可不想住这儿,搅进那些漩涡里。
可是当汪校长把他领到那三间大瓦房时,他发现这地儿还真不错!
单门独户三间房,一共 80多米,这就是神仙也不换啊。
还有30多平米的小院子,完全属于他。
这可是太合适了!
他一个后现代宅人,把门一关,比住楼房还省心,省了楼上楼下的噪音。
他当即决定住下来,向汪校长表达了感谢。
一切收拾妥当后,他准备回家去拿行李,再给房子刷大白了。
他刚跨出院门,就听到外面一声喊叫:“唉,你谁啊?
这三间房凭什么被你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