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世.战火中的离别民国十二年春,江南小城的蓝花楹开得正好。
沈砚抱着几册新得的古籍从书局出来时,天空正飘着细雨。
他本欲径直回学堂,却被一阵清冽的药香勾住了脚步。
转头望去,书局旁的医馆廊下,一个身着月白衫子的姑娘正在翻晒药材。
她手指纤长,动作利落,雨丝沾湿了她的鬓角也浑然不觉。
"姑娘,雨大了。
"沈砚不自觉地走近,递过自己的油纸伞。
那姑娘抬头,露出一张素净的脸。
她的眼睛很特别,像是盛着整个江南的烟雨,朦朦胧胧的,却又有种说不出的清亮。
她看了看沈砚手中的伞,又看了看他怀里护得严实的书册,忽地笑了:"书生的伞,还是留给书吧。
"沈砚耳根一热,却执意将伞倾向她那边:"在下沈砚,在城南学堂教书。
姑娘是...""苏绫。
"她简短地回答,手上不停地将药材收进竹匾,"家父是这间医馆的大夫。
"雨丝渐密,在两人之间织成一道朦胧的帘。
沈砚注意到她手腕上有一处淡紫色的胎记,形状奇异,像是一朵未开的花。
"苏姑娘手上的胎记..."他脱口而出,又立刻懊悔自己的唐突。
苏绫却不在意,反而抬起手腕给他看:"生来就有的,家父说像蓝花楹的花苞。
"她指向远处,"城西那棵百年蓝花楹,开的花就是这种颜色。
"沈砚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雨幕中隐约可见一抹紫色云霞般的树冠。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方素笺:"正巧,昨日读到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偶得几句拙作,不知姑娘可愿指教?
"苏绫接过素笺,只见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一树紫云压小城,半含春雨半含晴。
若教此物堪持赠,何必明珠暗投明。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纸面,忽然抬头,眼中烟雨散去,露出明亮的笑意:"沈先生好诗才。
不过..."她顿了顿,"蓝花楹的花语是在绝望中等待爱情,可不是什么吉利的意象。
"沈砚一怔,随即笑道:"那便改作不信春风唤不回如何?
"雨停了。
苏绫将药材收好,把素笺仔细折起放入袖中:"明日未时,城西蓝花楹下,我等你改好的诗。
"沈砚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