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业五年,大齐-京都-城北比武场,正进行着武举比试,在一声声的喝彩中,比试来到最后三场,己经淘汰大部分举子,现在场上还剩十六人。
“浩天,恭喜了,贵公子好生了得,己经进入十六强了。”
只见一名身着西爪青龙服的老者向身边的一员武将说道。
“哪里哪里,犬子只是侥幸罢了,端王爷客气了,犬子哪有小王爷厉害,一首居在首位。”
那员武将急忙回道。
“你就别谦虚了,我家那小子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也就现在能排个榜首,各家后辈都还没发力呢,往后能不能进下一轮比试都还不一定。”
那名老者笑着摆摆手说道,“子业,这孩子,我是知道的,能文能武,现在只是藏拙罢了,我看这次的状元大概率在他和老程家那小子之间比出。”
“那就蒙您吉言。”
那员武将笑着回道。
二人正说着,突然被一阵喝彩声打断,二人便望向比武场。
只见一名身着白衣劲服的青年,左手沉稳的拿着弓,右手来开弓弦,目光坚毅的看着前方的箭靶,“嗖”的一声,只见那只离弦的箭稳稳的射中靶心。
在十轮过后。
考官喊道“开始报靶。”
“一号张高鑫,十发十中,九十五环。”
“二号秦子业,十发十中,九十环。”
...“九号程易丰,十发十中,八十九环。”
...在报靶结束后,考官说道“请各位举子上马,准备第二项骑射”。
只见一位举子,骑着骏马,首先上场,纵马飞驰,左手拿弓,右手搭箭,眼光瞄准箭靶,“嗖”的一声,将箭射出。
不待众人反应,便接二连三的将箭囊中的箭尽数射出,只见射出的箭都稳稳射在靶子上。
“好、好、好”惹得众人连连叫好。
“易丰那小子果然厉害,这骑射功夫了得,十发十中。”
秦将军看到靶上的箭矢,由衷说道。
“确实厉害,程家这一辈中就易丰小子有当年老程的风范。”
端王在一旁也赞叹着。
不多会,在一声声喝彩中,骑射结束。
“开始报靶。”
“一号张高鑫,十发十中,九十六环。”
“二号秦子业,十发十中,九十五环。”
...“九号程易丰,十发十中,九十五环。”
...“黄太尉,今年的举子,实力都还不错。”
“回陛下,今年的举子实力确是在往年之上,特别是端王世孙张高鑫、秦将军公子秦子业、程尚书之子程易丰这三人实力最强,满朝文武,都看好这次的武状元会落在这三人中。”
“嗯,都是青年才俊,未来的国之栋梁。”
景业帝点了点头。
“现在宣布入选下一轮名单,请听到姓名的考生,进入擂台。”
“一号张高鑫,二号秦子业,五号郭旭,七号方江,九号程易丰,十二号梁禀文,十五号何超,十八号蔡锦正。”
“第二轮比试抽签开始。”
随着考官话声落下,只见一名内官拿着一个红色的箱子走上擂台,后面跟着的两名内官抬着一个黄布蒙着的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