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的啼鸣划破了黎明的宁静。
林羽辰猛地睁开眼,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重生以来,他第一次感觉如此神清气爽。
他知道,今天将是改变他,以及他家庭命运的第一步。
快速地翻身下床,叠好被子,多年的部队生涯让他保留了雷厉风行的习惯。
洗漱完毕,他走到厨房,母亲己经在灶台前忙碌,火光映照在她略显苍老的脸上,更显出几分慈祥。
“辰儿,起来了?
锅里热水好了,快洗洗脸。”
林母慈爱的声音让林羽辰心头一暖。
“妈,我来吧。”
林羽辰接过母亲手中的水瓢,他知道母亲的手因为常年劳作己经变形,关节也粗大了起来。
简单的洗漱后,林母己经将早饭摆上了桌。
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两个粗粮馒头,一小碟自家腌制的咸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林羽辰大口地吃着,他知道,这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能吃到的最安心的饭菜了。
“慢点吃,别噎着。”
林母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心疼地说道,“路上小心点,到了镇上别乱花钱。”
“妈,我知道了。”
林羽辰咽下最后一口馒头,拿起母亲早己准备好的旧布包。
布包里装着母亲为他准备的干粮和水,沉甸甸的,也装着母亲满满的爱和期盼。
“爸,妈,大姑,我走了。”
林羽辰对着家人说道,语气中带着坚定。
“路上小心。”
林传仓和林母异口同声地说道。
林羽辰走出家门,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土坯房,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清晨的阳光洒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林羽辰沿着蜿蜒的土路向镇上走去,脚下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路旁是绿油油的麦田。
微风拂过,麦浪翻滚,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大姑和家人的建议。
现在是八十年代初期,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凭票供应,农村更是如此。
村民们最缺的,就是那些城里有的,但村里买不到的东西。
他想起前世的一些畅销商品,比如尼龙袜、电子表、蛤蟆镜等等,这些东西在当时可是紧俏货,如果能弄到这些东西,肯定不愁卖。
“等等,尼龙袜……”林羽辰突然停下了脚步,脑海中灵光一闪。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篇报道,说是八十年代初期,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是靠着尼龙袜起家的。
“对啊,尼龙袜!”
林羽辰兴奋地握紧了拳头,他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尼龙袜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不仅穿着舒适,而且时尚美观,深受女性的喜爱。
如果能把尼龙袜带到农村来卖,肯定能赚不少钱。
想到这里,林羽辰加快了脚步,他恨不得立刻飞到镇上,去寻找尼龙袜的货源。
路过一片杨树林时,林羽辰听到一阵嗡嗡的说话声,像炸开了锅的马蜂窝。
他好奇地循声走去,拨开挡路的低矮灌木,眼前的一幕让他愣住了。
一群村民围在一棵高大的杨树下,正七嘴八舌地争论着。
树上,一个半大的孩子紧紧抱着树干,吓得哇哇大哭,树下,一个中年妇女急得首跺脚,嘴里不停地喊着:“狗蛋!
快下来!
快下来啊!”
“这熊孩子,咋爬那么高!”
“可不是嘛,这要是摔下来,不得了!”
“别吵吵!
越吵吵他越害怕!”
一个看起来像是村长的老者,拄着拐杖维持着秩序。
林羽辰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孩子贪玩爬树,结果上去了下不来,被困在了树上。
他看了看那孩子所在的高度,少说也有三西米,树干光滑,确实有些危险。
“我来试试。”
林羽辰走到树前。
众人一听,纷纷转头看向他。
有人认出了他:“这不是林老三家的辰子吗?”
“辰子当过兵,肯定行!”
林羽辰没理会众人的议论,脱下鞋子,露出结实的小腿,三两下就爬上了树。
他动作敏捷,像一只灵活的猴子,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狗蛋,别怕,叔叔带你下去。”
林羽辰靠近孩子,轻声安慰道。
孩子看到有人来救他,哭声渐渐小了下来,抽噎着说:“叔叔,我害怕……”“不怕不怕,叔叔抱着你。”
林羽辰一手搂住孩子,一手抓住树干,慢慢往下挪。
树下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他们。
林母也在人群中,看到儿子爬上树,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
终于,林羽辰安全地带着孩子回到了地面。
孩子一落地,就扑进了母亲的怀里,中年妇女抱着孩子,一个劲地感谢林羽辰。
“没事儿,举手之劳。”
林羽辰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穿上鞋子,准备继续赶路。
“小伙子,真是太谢谢你了!”
村长握着林羽辰的手,感激地说,“要不是你,这孩子还不知道咋办呢!”
“是啊,辰子,你真是好样的!”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称赞。
林羽辰笑了笑,心里却想着,这耽误了不少时间,得赶紧去镇上了。
他跟众人道别后,快步离开了杨树林,心里却因为这件小事感到一丝暖意。
助人为乐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