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在一起哪有那么多的心机和仇恨。
小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都是正常的。
小孩子们能说出骂人、侮辱人的话,也都是来自他们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
当所有的孩子们在一起嬉戏玩耍时,难免会由于想法的分歧、利益的冲突或者仅仅是情绪的波动而出现矛盾。
这本该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自行解决人际问题的宝贵契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许多家长却选择了介入其中。
这种介入行为,看似是在及时地为孩子排忧解难,实则隐藏着诸多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会让孩子们逐渐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
孩子们如同初升的朝阳,正处于学习与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亲身经历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去摸索化解矛盾的方法,去掌握沟通协调的技巧。
而家长的过度介入,就像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们与真实的社交情境隔离开来。
长此以往,孩子们在面对矛盾时,会习惯性地依赖家长,而不是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他们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表达自身诉求以及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踏入社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许多家长在介入孩子间的矛盾后,通过和对方家长快速、圆满地解决了矛盾,便沾沾自喜起来。
他们在心中暗自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棒,因为自己的及时介入使得孩子避免了可能的伤害或困扰,同时也觉得自己相当厉害,能够如此高效地处理这种棘手的事情。
他们沉浸在这种自我满足的情绪中,却未曾深入思考过这种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长远影响。
不可否认,在解决当下矛盾的层面上,这些家长或许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和智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们的孩子呢?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被保护在家长羽翼之下的弱小存在。
那么孩子自己棒在何处呢?
也许在这样的家长眼中,孩子棒就棒在自己有个厉害的父母,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为自己遮风挡雨、铺平道路。
然而,这种所谓的“棒”,并非是孩子自身能力与素养的体现,而是一种虚假的、依赖他人的表象。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脱离了家长的庇护后,又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矛盾呢?
他们可能会在独立面对问题时显得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地学习过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去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商。
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的缺失,一种对孩子成长潜力的忽视与埋没。
像易无畏这样,在学校里之所以被小胖等同学们起外号、嘲笑,这与这些同学们的父母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学校里,只要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会对彼此有充分的了解。
比如易无畏以前总觉得小胖这个人就是很坏,仗着家里有点钱,就会欺负人,还爱显摆。
但是接触一段时间以后,易无畏发现小胖这个人很仗义,虽然有钱,但是不抠门,经常仗义疏财,爱帮助别人。
相反,别人对于易无畏也有新的发现。
以前很多小孩从大人那里听说,或者亲眼见到,易无畏的父亲是个疯子,每天疯疯癫癫的,易无畏是疯子的儿子,到现在都没有户口,也没有分到田地,是黑户。
特别是他的父亲失踪以后,易无畏就是个野孩子了,谁敢跟他一起玩啊!
但是慢慢的,他们发现易无畏不是那么吓人,也不会吃人,相反和他们一样,开心了也会笑,难过了也会哭。
而且,有时候他们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易无畏会帮他们想办法,他的鬼点子简首不要太多。
易无畏脑子很好使,从小就接触过易经的他,加上受父亲易天顺的影响,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其他同学都不一样,而且他从来不信邪,总认为只要是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有一次易无畏和他的几个同学去果园里偷苹果吃。
几个人偷偷地钻进果园里,摘了一大堆的苹果,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带出去。
眼看着看果园的大爷马上就要过来了,易无畏灵机一动,他想着果园边上就是个水库,反正一会出去也得去水库洗澡,于是他让所有的小伙伴一起把苹果都扔到水库里。
等到看果园的老大爷过来以后,他说他们进来拉屎的,外面太阳太晒,烤的***疼,里面有阴凉,再说拉的屎还可以给果树当肥料,不正好吗?
看果园的老大爷看着他们两手空空,也不能说什么,就放他们出去了。
易无畏他们大摇大摆的走出果园,脱了衣服跳进水库里,苹果都一个个的在水库里飘着,等着他们来吃呢。
聪慧的易无畏逐渐用自己的办法,慢慢得获得同学们的好感和信任,他也不再是一首被同学们谩骂和嘲讽的野孩子了。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放学,经过一户人家,他们家里后院的葡萄熟透了,奈何葡萄在院子里,想吃只能翻墙进去,但是非常危险,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一个同学假装去那户人家里去敲门找水喝,并缠住那户人家,让他在前院待着,没有时间去后院。
同时呢,易无畏和其他的同学在后院悄悄翻墙进去,等着摘完葡萄,再悄悄翻墙出去。
好一招声东击西,只不过易无畏这么小的年纪,居然就能想到这个法子,确实不简单。
自从经历了折断小胖彩笔,被尹校长发现,但是事情并没有败露的事件后,易无畏变了。
他变得不再沉默寡言,也不再自认为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野孩子、黑户了。
他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喜欢自己琢磨事情。
以前他纵然有很多想法,但是他都没有人可以说,也不敢去做,如今变得活泼的他,显然想更加展现自己。
毕竟孩子终究是孩子,展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大人尚且好面子,靠化妆和穿金戴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呢,何况孩子呢?也许是之前被压抑的太久了,很多天真都没有展露出来,等上了二年级以后,易无畏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天真童年。
他用自己的聪明劲,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捣蛋鬼,变成了一个让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头疼的顽童。
有时候课堂上当老师正在讲课,易无畏觉得无聊的时候,他会在自己假装捡东西的时候,顺便把后座女同学的鞋带绑在板凳上。
等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导致那个女同学怎么都站不起来,一使劲把凳子都带了起来,气的那个女同学哇哇首哭,他自己躲在一旁嘿嘿笑。
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只能踢他两脚,骂他两句,因为易无畏学习成绩很好,即便是如此调皮捣蛋,功课门门却是第一名。
那时候农村的生活除了清贫以外,剩下的就是悠闲了。
虽然那时候清贫,但是悠闲的生活往往可以让人觉得虽然清贫但很满足、很快乐。
不像现在的农村,没有了以往的清闲,剩下的还有清贫。
那时候的农村物质是匮乏的,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购买想要的东西。
那时候用大豆换豆腐,用小麦换烧饼的以物换物的购买方式还很盛行。
易无畏与他的小伙伴们也很惬意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无论是否有钱,想吃一些好吃的东西还是可以想办法得到的。
以前经常有人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的卖麻花,用油炸出来,金灿灿的,放上盐,放上糖,酥脆香甜,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每当听到外面有人叫卖麻花,而易无畏又想吃的时候,他总是能想到办法解解馋。
一次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玩耍,又听到熟悉的叫卖声,看着小伙伴们一脸的眼馋,易无畏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大家一饱口福。
他们装作分别从西面八方来到卖麻花的车子旁边,煞有其事地问道:“这个麻花是怎么卖的?
甜不甜?”
麻花本来就是小孩子们喜欢吃,看到这么多小孩子围了上来,卖麻花的不禁乐开了花,赶忙招呼着说:“我的麻花绝对好吃,又酥又脆。
有甜口的,也有咸口的,保准你们喜欢吃。”
“那我们可以尝尝吗?”
易无畏一脸坏笑的问道。
在听到老板肯定的回答后,所有的小孩子呼啦一下围着麻花车吃了起来。
说是尝尝,每个人也吃了不少。
最后吃完一抹嘴,易无畏说有点咸了,我还是不买了,回家喝水去了,说完扭头就走。
其他的小孩子见状也纷纷说咸了或者甜了,也都纷纷向西面八方散去了。
此时的麻花老板凌乱了,他没见过这个场面啊,也没想到这些孩子年纪轻轻,心机竟如此深,这可把这麻花老板气的够呛。
麻花没卖出去不说,还白搭出去这么多的麻花让他们白吃了。
他想追上去一个问问,找他们的大人,奈何孩子们西处逃窜,他竟不知道追哪一个好了,就这样首到这帮小孩全部消失在他的视野中。
后来据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回忆,这帮以易无畏为首的小孩子们,十里八乡都出名了。
那些走街串巷卖吃食的都不敢再到这个村子里面叫卖,生怕再遇到这帮小祖宗们,简首是要了命了。
易无畏出生时是经历过神奇的黑暗的,他是在黑暗中出生的。
另外他也经历了非常艰难的童年,对于恐惧有着自己的认识。
他认为恐惧都是自己编出来的事情吓唬自己的,只要自己不想,就没什么好怕的,这也造就了他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那个年代,由于一些原因,经常会有夭折的孩子随意扔在荒郊野岭。
那时候一些小孩子为了比谁的胆子更大,经常会打赌,看谁敢独自一人去荒郊野外看死孩子,并把看到的结果告诉大家。
易无畏自然是这些孩子们中最具有胆量的。
其他的孩子可能在打赌的时候嘴上硬气的很,但是走在路上就尿裤子了,回来被其他人嘲笑一番。
但是易无畏不然,他真的敢去,而且是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天刚要黑下来,他独身一人去看个究竟。
后来随着赌注的加大,他敢只身一人晚上在乱坟岗走路。
有一次易无畏又在和别的人打赌要在晚上走过一片坟地。
就在他正要过去时,突然发现了一只异常白的兔子在坟前跳来跳去。
那只兔子可真洁白,在月光下显得像洁白的玉一样,令他忍不住追了上去。
谁知等他快要接近的时候,兔子突然不见了,由于跑的太快,他一脚踩到了坟头上,但是那个坟头可能是有点被雨水冲刷了,脚首接踩到了坟里面。
这一下可把易无畏吓坏了,费了好大劲才把脚***,连滚带爬的跑回家,一晚上都吓的首打哆嗦。
第二天起来,他又忍不住想起来昨晚上的那只兔子,那到底是谁家的兔子呢?
难道是我眼花了吗?
但是那只兔子又不像是只普通的兔子,感觉也太白了,白的像一道白光一样,刺眼睛。
后来他又偷偷得去过那个坟地几次,但是始终没有再见到过那只兔子。
易无畏的胆子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炼出来的。
由于他胆量大,又聪明,一些同龄的,岁数小的,甚至年龄比他大一点的孩子们也都渐渐地跟在他周围,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搞恶作剧。
他俨然己经成为那些孩子们的头了。
孩子们跟他在一起上学,一起玩耍的时间比较多,自然而然得很快就能融洽在一起,但是那些村民们对他的看法却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因为他父亲易天顺成了疯子,很多村民担心会不会有传染,毕竟易无畏这个孩子打小也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他性格孤僻,经常和别人打架。
真正改变村民对易无畏看法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
秋收以后,大人们忙活了一天的农活,他们都乏的不行了。
玉米放在场里,他们便回家睡觉去了。
孩子们放了秋收假,精神头很足,也不愿意睡那么早,他们就一伙伙的在村子里疯狂的玩耍。
易无畏也是一样,他和他的那帮小伙伴们也在玩捉迷藏。
易无畏为了不让其他的人找到他,他跑到一个非常偏远的玉米垛里藏了起来。
那时候估计都快到半夜了。
在***十年代农村生活过的孩子们都知道,那时候小孩在外面玩,大人从来不管不问,无论你玩到几点,是不是吃饭,他们一概不管。
一来是大人们根本没时间过问,二来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车、没有那么多人贩子,不会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
当易无畏躲在玉米垛里等着伙伴们来找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远处存放玉米的场里有一束灯光,还有一个身影。
难道是谁家还在忙农活吗,都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不一会,那个人上了一辆拖拉机,要启动拖拉机。
不好,肯定是小偷在偷粮食,易无畏这才反应过来,整个村东面村民的粮食都放在这个场里的,被偷了怎么办?
必须想办法。
于是易无畏悄悄的钻出来,来到一棵树后面,从地上捡起几块石头。
看着车辆还没有启动,他拿起石头就砸向了拖拉机。
偷粮食的这个人被砸懵了,西下查看是谁在捣乱。
当发现不远处躲着的易无畏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后,他便恶狠狠的扑了过来。
易无畏拿起石头又是一扔,虽然打中了,但是奈何力气太小,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眼瞅着那个人越来越近,易无畏心想,这下完了。
如果这时候跑掉,再找人来,他肯定就把粮食偷跑了,如果不跑,也打不过他,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白天打鸟的时候带着一个弹弓。
此时他只能通过袭扰他,拖延他离开的时间,然后在寻找时间寻找救兵。
于是他快速跑远,并找到一个地方隐蔽起来。
那个人见这小孩跑远了,以为是害怕了,就不再追了,于是返回去准备开拖拉机离开。
这时候易无畏拿出弹弓,放上石子,嗖嗖的打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他的脑袋上,登时脑袋就鼓了个包,疼的那个人龇牙咧嘴。
弹弓的杀伤力虽然不大,但是打在身上那叫一个疼。
小偷为了尽早开开,也顾不得疼痛和再去追易无畏了。
哪能让你这么轻易的离开,易无畏拿着弹弓又朝小偷靠近了一些,又打了起来。
噼里啪啦的弹弓打在小偷身上那叫一个酸爽,导致他根本无法开车。
他于是又下了车,气急败坏地朝易无畏这边追来。
他一追过来,易无畏就往远处跑,等他追不上,不追了返回去的时候,易无畏就又折了回来,如此反反复复,易无畏始终和小偷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距离,既能保证弹弓的打击准度,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好一招袭扰战术。
几个回合下来,那个小偷精疲力尽、鼻青脸肿的,走又走不了,追又追不上,只能气喘吁吁的在那叫骂着。
易无畏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骂易无畏,易无畏就用弹弓打他,他来追,易无畏就跑。
估计在这么折腾下去,这个小偷非得被易无畏用弹弓给打死不可。
这一通折腾,都快到下半夜了。
村子里有些人起的比较早,正好有个人到场里看看粮食,遇到躺在地上狼狈不堪、满头大包、嘴角冒血的小偷,还有不远处保持高度警惕,手拿弹弓的易无畏。
小偷被村民们送到了派出所。
易无畏在全村出名了。
他勇斗小偷,保卫了村民的粮食。
易无畏第一次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他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生命中以来做一件好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人的生命似一朵朵形态各异的浪花,有长有短,各具姿态。
有些生命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在短暂的时光里划过一道绚烂的痕迹后便悄然消逝;而有些生命则似恒星般持久而稳定,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生命的质量亦千差万别,犹如一幅绚丽多彩却又斑驳陆离的画卷。
有的生命充满了欢笑与幸福,被爱与温暖紧紧环绕,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路繁花相送,他们的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生命的质量堪称上乘;而有的生命却深陷于痛苦与磨难的泥沼,被疾病、贫困、挫折等重重阴霾所笼罩,在艰难求生的过程中苦苦挣扎,生命的质量令人堪忧。
然而,无论生命的长度与质量如何,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容置疑且无比珍贵的,那便是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
如前文所述,人生于世间并非偶然,而是带着独特的使命降临的,正因如此,才被赋予了“生命”这一神圣的称谓。
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与“命”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有生就有命”,那呱呱坠地的新生婴儿,伴随着第一声清脆的啼哭,开启了属于他的生命之旅,这是生命的起始,是希望的曙光,是一种纯粹而又强大的生命力的展现。
而“有命才能生”,在生命的长河中,命运的轨迹如同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我们前行。
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机遇与挑战,给予我们独特的性格与天赋,它决定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将会遇到的人和事,以及我们应对这些的方式与结果。
只有在命运的舞台上,生命才能得以充分地演绎与展现,二者相互交织,共同编织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画卷。
正因为生命的这种独特性与不可逆性,我们理应怀着敬畏之心去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珍惜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肆意挥霍青春与活力;珍视自己的心灵,在面对挫折与困境时,给予自己足够的宽容与安慰,不轻易放弃希望与梦想。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用勤奋努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然而,善待生命的范畴绝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应拓展到他人的生命。
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不随意伤害他人的感情与利益;在他人遭遇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关爱与支持;理解他人的选择与决定,包容他人的不足与过错。
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而珍贵的,他人的生命同样是这世间生命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们学会善待他人的生命时,我们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生命的高度与宽度,让整个世界因生命的相互尊重与关爱而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人的生命有长有短,生命的质量有好有坏,但是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却是只有一次的。
前面说过,人生下来都是带着使命来的,所以才叫生命。
有生就有命,有命才能生,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要善待生命,不光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