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亦江南,亦同满

第二章,莲灯寄梦

发表时间: 2025-04-15
晨雾未散时,清漪便叩响了客栈雕花木门。

她怀里抱着个青竹篾编的提篮,新采的荷花还凝着露珠,粉白花瓣扫过门环上的铜绿,落下几粒晶莹的碎玉。

"今日带你去认认水巷里的猫。

"她将一朵半开的荷别在我襟前,指尖残留的莲香在晨风里打了个旋儿。

石板路上蒸着薄雾,她的绣鞋踏过青苔时,鞋面缀着的银铃便摇碎一巷寂静。

转过双桥,果然有只三花猫蹲在染坊门墩上舔爪子。

清漪从竹篮里取出个油纸包,里头是裹着鳝鱼茸的糯米团子。

"这是云姑,去年寒食节在杏花井边捡的。

"猫儿蹭着她手腕上的银镯,镯子内圈刻着"平安"二字,在朝阳下泛着柔光。

我们沿河岸给每只猫儿送吃食,她竟能叫出所有猫的名字。

"玳瑁叫织娘,是住在缫丝厂的老太太养的;橘白那个叫金锭,最爱偷酒坊的醪糟..."她说话时,对岸忽然传来摇橹声,老船公唱着采菱歌,惊起白鹭掠过她簪着茉莉的发髻。

行至镜湖时,她忽然拉着我钻进芦苇荡。

小船惊起的水波里,我瞧见成双的翠鸟掠过水面,衔走她鬓边将坠的茉莉。

"快看!

"她指着远处浮动的光斑,竟是数百盏莲灯随波而来,每盏都用新鲜荷叶托着,烛火在露珠折射下化作七彩星辰。

"这是镇上孩子们放的祈愿灯。

"她解下腰间锦囊,掏出两盏精巧的莲花灯。

桑皮纸糊的灯罩上描着并蒂莲,烛芯浸过桂花蜜,点燃时甜香氤氲。

"把心愿说给流水听,河伯会把它们刻在龙宫的玉璧上。

"我看着她垂眸写愿的模样,睫毛在烛光里投下蝶翼般的影。

放灯时我们的指尖在水面轻触,涟漪荡开处,两条红鲤忽然跃出水面,将写着她生辰八字的那盏灯轻轻顶向月轮升起的方向。

暮色西合时,她带我爬上藏书楼的飞檐。

远处炊烟与晚霞缠绵,她变戏法似的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竟是还温热的定胜糕。

"小时候总爱躲在这儿看书。

"她指着檐角铁马,"每当风吹响这些铜片,我就当是夫子催我回家的铃。

"月光漫过青瓦时,她忽然轻声哼起评弹。

水磨腔婉转如春溪,唱的是陆游与唐琬在沈园重逢的典故。

我见她眼中有水光闪动,便取下随身玉笛相和。

笛声惊动楼角栖着的白鸽,扑棱棱飞向缀满莲灯的河面,恍若银河碎作漫天流萤。

更鼓初响时,她往我掌心放了枚青玉莲蓬。

"这是沈家女儿及笄时雕的护身符。

"玉髓里天然生着九孔,对光可见其中游丝般的金线,"阿娘说莲心通慧,能照见真心。

"归途经过酒坊,老板娘硬塞给我们两盏新酿的荷花醉。

清漪抿嘴一笑,就着我的手饮了半盏,面颊顿时飞起霞色。

醉意朦胧间,她发间的茉莉落在我肩头,而我的影子正悄悄覆上她的裙裾,在月光里开成一株连理枝。

五更天我便被窗外的捣衣声唤醒,推开雕花木棂,正见清漪蹲在河埠头漂洗蓝印花布。

晨光吻着她绾起的青丝,木槌起落间,水面漾开的涟漪将她身影揉碎成跳动的光斑。

"来试试这个。

"她甩着水珠跑来,腕间新换了串碧玺珠链,里头凝着云雾般的絮状纹。

那是沈家染坊特制的捶草染料,用蓼蓝叶与晨露调配而成。

我学着她的模样将白绢浸入青釉大缸,布料出水瞬间由黄转碧,恍若将一截春色封存其中。

午后她带我去看绣娘们制緙丝。

金线穿梭的声音如细雨叩窗,七十岁的苏嬷嬷正在绣一幅《莲塘乳鸭图》。

"这要耗三年光景呢。

"清漪抚过缎面上栩栩如生的雏鸭,"每根丝线都得用玫瑰露养过,这样梅雨天也不会生霉。

"忽然她眼睛一亮,从绣绷底下抽出条月白帕子。

素绢上赫然用金线绣着昨夜的莲灯景象,角落里还藏着我们姓名的首字。

"上元节要送给有缘人的。

"她耳尖泛红地将帕子塞给我,转身时发梢扫过绣架,惊起几缕游丝在光柱中起舞。

傍晚我们在茶楼听《牡丹亭》。

说书人拍到"惊梦"处,清漪忽然扯着我衣袖往外跑。

暮春的柳絮沾满她鬓角,她气喘吁吁停在石拱桥上,眼中有星河荡漾:"带你看个比游园惊梦更妙的景致。

"只见她取出支银簪轻叩桥栏,水面忽的浮起千万点荧光。

原是早有人在水底布了琉璃盏,此刻被机关牵动逐次亮起,竟在河面拼出《洛神赋》的辞句。

画舫适时从桥洞驶出,船头伶人挥动水袖,将曹植与宓妃的相逢演作满河星斗。

"这水幕戏是沈家祖上传下的。

"她倚着桥栏轻笑,发间茉莉落在水面,惊散的光点又聚成比翼鸟的形状。

夜风送来她袖中藏着的甜香,是今晨我们共染的蓝布在月下散发的草木气息。

打更时分,她往我怀里塞了本手札。

泛黄的宣纸上用蝇头小楷抄满诗词,页脚却画着戴斗笠的小人儿垂钓,细看竟是我的模样。

"这是曾祖父记的《江南风物志》,往后空白页..."她突然噤声,提着裙角跑进深巷,唯有心跳声在青石板上咚咚回响。

我在灯下翻至末页,见新添的墨迹未干:"乙未年西月十七,与君初逢于双桥烟雨。

自此云月有信,青鲤传书。

"压在书间的并蒂莲干花突然散开,一瓣恰好落在"君"字上,像是给未完的诗句印了枚朱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