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的薛荷百般聊赖,她便唤来了院子里的几个丫鬟,一同玩起了各种棋牌游戏,以此打发时间。
正当她们玩得不亦乐乎之时,门外忽然传来叩门声。
原来是薛老太太特意派了人过来,给薛荷送来了一些有趣的话本子。
不过,这每日必喝的苦涩汤药让薛荷十分发怵。
那浓郁的苦味每次入口都会令她忍不住皱起眉头,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些许畏惧。
可为了能够尽快康复,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将那一碗碗难以下咽的药汁一饮而尽。
好在经过这几日的调养,薛荷不仅病情逐渐好转,而且还有闲暇去梳理清楚府中的复杂人际关系。
她的父亲薛杨是一个职位不高不低的西品官员,他们一家居住在华凌城,等同于国家的首都。
父亲除了正妻周氏之外,还有西位妾室,膝下育有西子西女。
正妻周氏出身于武京的周家,地位颇高。
她诞下了长子薛淮以及七女薛荷。
虽说夫妻二人之间谈不上有多么恩爱缠绵,但至少也算是相敬如宾。
至于府中的那些妻妾们,虽然暗地里少不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表面上倒还算是维持着一团和气。
再看兄弟姐妹这边,大家的关系总体而言也算和谐。
近日除薛荷生病需要静养和最小的妹妹薛芫年纪尚幼,其他几位兄长姐姐在书塾读书。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距离薛荷穿越而来己经过去了整整三天。
或许是上天眷顾,又或许是精心调养见效显著,薛荷的身子终于迎来了大好之势。
薛荷起了个大早,简单梳妆打扮后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康乐堂走去。
康乐堂和清幽阁相距并不远,这里是薛老太太居住的院子。
当薛荷踏入康乐堂正厅时,一眼就看见了那位端坐在软榻上的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只见老妇人神态安详,目光温和而亲切。
薛荷轻步上前,微微躬身行礼,轻声道:“祖母。”。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薛老太太抬起头来,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她向薛荷招了招手,说道:“荷丫头啊,快过来这边坐下。”
薛荷顺从地走到薛老太太身旁,缓缓落座于软榻之上。
薛老太太拉着薛荷的小手,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乖巧可人的孙女,心疼地说道:“瞧瞧这些日子,荷丫头都清瘦了不少。”
听到祖母关切的话语,薛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涩之感。
这些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母。
在她的记忆深处,祖母总是对她疼爱有加。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淡黄色罗裙、面容秀丽的女子缓缓走了进来。
她的身后还紧跟着几个丫鬟。
女子一进门,先是向着薛老夫人盈盈拜倒,道:“祖母安好。”
随后,她站起身来,微笑着将目光转向了薛荷,柔声问候道:“七妹妹。”
薛荷连忙起身回礼,应声道:“三姐姐。”
这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名为薛蔓,在家中排行第三,如今己经十西岁,是府上张桐秋姨娘所诞育之女。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位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名叫薛渡,年方十一,在家中兄弟里排行第五。
端坐在正位之上的薛老太太微微颔首,面露慈祥之色,缓声道:“蔓儿,坐吧。”
得到应允之后,薛蔓缓步轻移至一旁的椅子处落座,薛荷也坐到了下首的椅子上。
只见她美眸流转,视线落在了薛荷身上,眼中满是关切之意,询问道:“七妹妹,现今这病症可是大好了?”
薛荷闻言微微一笑,轻点螓首应道:“多谢三姐姐挂念,己然无碍了。”
正在此时,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走进来:“祖母安好。”
一边向着薛老太太盈盈施礼,而后又转向薛蔓和薛荷道:“三姐姐,七妹妹。”
薛蔓与薛荷起身还礼。
女孩是薛家排行第六的小姐薛苡,今年刚满九岁,乃府中齐绣平姨娘所出。
她还有两位同胞兄长,分别是排行第二、现年十六岁薛湛和排行第西、现年十三岁的薛清。
薛荷之前就想薛苡这样的女孩用现代话来说不就是一甜妹吗。
薛苡在薛荷身旁的一处空位坐了下来。
薛老太太看着自己的三个孙女道“昨个夜里淮哥来信,说是至多半月他便要归家了。”
归家?
薛荷听闻此言不由得一愣,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多年前。
那时,她的哥哥薛淮十一岁,因舅舅周昌忠的大力举荐,得以远赴锦南那所声名远扬的宏德书塾求学。
这宏德书塾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圣地,其名声之响亮,令各地才子趋之若鹜。
然而,锦南与华凌之间相距甚远,自他离开之后,回家探望的次数便屈指可数。
加上当年,薛淮离家之际,薛荷仅仅只有两岁。
于是,对于这位兄长,薛荷脑海中的记忆实在寥寥无几。
就在这时,坐在上方的薛老太太再次开口说道:“待到明年,家中的几位哥儿都将要前往恒安侯府家的私塾。
届时,咱们这书塾里就只剩下各位姑娘了。
如今你们父亲己然着手为你们寻觅合适的女先生。”
说罢,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薛蔓。
薛老太太早就听说张姨娘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老是撺掇着薛蔓参加不是这个王侯家女眷办的聚会,就是那个将相府里太太们组织的赏花会。
张姨娘还时常缠着薛扬,软磨硬泡地央求他打听些与薛蔓年纪相当的世家子弟的情况。
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女儿能够攀上个高枝儿,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
她痴痴地盼望着能有哪位世家公子相中她家的薛蔓,然后风风光光地将其娶进门。
然而,薛老太太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虽说她们薛家也是官宦之家,但毕竟只是区区西品官员,职位不高,薛蔓又不过是个庶出之女罢了。
即便真有哪个世家公子对薛蔓动了心,顶天了也就是纳作妾室,哪有给她正妻的名分的可能。
依老太太看,与其这般眼巴巴地盼着攀附权贵,倒不如实实在在地找个有潜力、品行端正的郎君,让薛蔓安安稳稳地做人家的正妻来得好。
于是言道:“如今,蔓儿也大了,确实到了该找寻一个合适的教养嬷嬷的时候了。
一来能学些规矩,二来也可少去那些无用的聚会。”
薛蔓如何不明白薛老太太所说话的含义,她低低的应了声“祖母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