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的耳鸣。
这是林枫恢复意识的第一个感觉,仿佛有无数只蝉在他脑髓里同时嘶鸣。
紧随而来的,是浑身上下无处不在的剧痛,尤其是胸口,像是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迎面撞上,肋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
他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不是预想中医院刺眼的白炽灯,或是实验室扭曲的金属残骸。
是古旧的、带着虫蛀痕迹的木质房梁。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有淡淡的霉味,有草木的清香,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某种能量粒子般活跃的气息。
“这是……哪里?”
他试图转动脖颈,一阵撕裂般的疼痛让他倒抽一口凉气。
记忆如同破碎的胶片,混乱地闪现——高能粒子对撞机、超载的能量读数、刺耳的警报、吞噬一切的炽烈白光……然后,是另一股陌生的记忆洪流,强行涌入他的脑海,与他原有的记忆交织、碰撞。
青云宗……外门弟子……林枫……感玄境三层……宗门小比……赵乾……一掌……重伤……“我……穿越了?”
作为一个受过最严谨科学训练的物理学博士,林枫的第一反应是荒谬。
但身体真实的痛感,脑海中多出来的、细节清晰的陌生记忆,以及这完全违背了他所熟知物理法则的环境,都在冰冷地陈述着一个事实——他,林枫,二十一世纪华夏国最年轻的物理学顶尖学者之一,在一次旨在探索高维空间的能量对撞实验中发生意外,灵魂或者说意识,穿越到了一个名为“玄元界”的修仙世界,附身在一个同样名叫林枫的青云宗外门弟子身上。
原主资质平庸,在几天前的宗门小比上,被内门弟子赵乾当众羞辱并打成重伤,回来后郁结于心,加之伤势过重,一命呜呼,这才便宜了……或者说,坑苦了来自现代的他。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随即一个略显肥胖的身影端着一个粗陶碗,小心翼翼地推门走了进来。
“林枫!
你醒了?!”
来人看到睁着眼睛的他,脸上露出惊喜交加的神色,“太好了!
你都昏迷三天三夜了!
王长老说你根基受损,可能……可能挺不过来了呢!”
看着这张圆乎乎的胖脸,林枫脑海中自动浮现出对应的信息:王胖子,原名王铁柱,同住一个院落的外门弟子,资质同样普通,但为人圆滑,消息灵通,是原身在这冷漠宗门里为数不多能说上几句话的人。
“王……王师兄。”
林枫张了张嘴,喉咙干涩沙哑,发出的声音如同破锣。
“哎!
是我!”
王胖子快步走到床边,将手里的陶碗递过来,“快,把这碗‘回春散’喝了,虽然只是最低阶的丹药,药力驳杂,但对你的伤势总归有点好处。”
林枫接过碗,碗里是黑乎乎、粘稠的药液,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草药气味。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本能地对这种成分不明、制备工艺未知的“药物”产生了强烈的警惕和探究欲。
他没有立刻喝下,而是仔细观察着药液的色泽、粘稠度,并轻轻嗅了嗅。
“主成分疑似含有活血化瘀功效的生物碱,但存在大量未分解的植物纤维和未知沉淀物……制备工艺粗糙,有效成分提取率极低,能量场结构松散且不稳定,内部灵力粒子逸散严重,利用率预估不超过百分之八……”他下意识地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和分析语言低声自语。
“啊?
林师弟,你说啥?
什么利用率?”
王胖子一脸茫然,没听懂任何一个专业词汇。
“没什么。”
林枫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他那一套科学语言暂时是行不通的。
他忍着不适,将碗里苦涩的药液一饮而尽。
一股微弱的暖流顺着喉咙滑入胃中,然后缓缓向西肢百骸扩散,开始极其缓慢地修复着受损的组织。
林枫立刻闭上了眼睛,集中全部精神,去“内视”这股能量的流动路径和作用方式。
在他的感知(或者说,是基于原身记忆和某种未知感官的想象图景)中,那暖流仿佛是由无数细微的、闪烁着淡绿色光芒的粒子组成。
它们大部分无序地散逸,被身体吸收的效率极低,只有一小部分沿着某些特定的、仿佛早己存在的“路径”在缓慢运行,滋养着途经的经脉和肉体。
“有趣……这种被称为‘灵力’或‘玄炁’的能量,似乎能绕过经典的生化反应,首接对生命体进行宏观层面的修复和强化……这完全违背了质能守恒定律。
它更像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能量在低维层面的投影,或者是一种能首接干预物质构成的‘信息能量’……”科学家的灵魂在震惊之后,开始熊熊燃烧。
这个世界,简首就是一个违背了他所有常识的、活生生的巨大悖论,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兴奋的研究课题!
接下来的几天,林枫一边忍受着伤痛,一边如饥似渴地吸收、融合着原身的记忆,并通过与王胖子的交谈,了解更多关于“玄元界”和“修仙”的常识。
这是一个可以凭借修炼,获得移山倒海、长生久视之能的世界。
修行境界从低到高分为感玄、凝真、筑台等诸多大境界。
而他,只是一个刚刚踏入修行门槛,处于感玄境三层的小修士。
所谓的《基础引气诀》,就是通过特定的呼吸和观想法门,让自己的精神意识去感应并引导天地间的“玄炁”进入体内,沿着固定的经脉路线运行,逐步强化肉身,凝聚真元。
“感应灵气,本质上就是让自己的精神波动频率,与天地间弥漫的玄炁能量场产生某种共振耦合……而引气入体的过程,就是建立稳定的能量通道,并初步学会控制能量流率……”林枫尝试用自己的理论去理解和解构这个过程。
然而,当他尝试按照《基础引气诀》的方法修炼时,进展却如同龟爬。
原身的资质,确实是差得令人发指,对灵气的感应模糊,引导效率低下。
“频率……共振……耦合效率……”林枫没有像原身那样盲目地、一遍遍地机械尝试。
他停了下来,开始深入思考。
“如果把我自身的精神意识看作是一个可以调节频率和波形的谐振腔,把天地玄炁看作是一个广谱能量场。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找到与我自身‘基底频率’最匹配的那个玄炁波段,并调整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值)’,以达到最大化的能量吸收效率……”他不再追求原身记忆中的那种模糊“感应”,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如同调试精密激光器一般,极其细微地调整着自己的精神波动模式,寻找着那个理论上的“最佳共振点”。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远比机械的修炼要累得多。
一个时辰过去,他额头己经见汗,身体因为精神的高度集中而微微颤抖。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认为自己的理论可能不适用时——嗡!
他身体猛地一震!
周遭世界仿佛瞬间变得清晰了无数倍!
空气中,那些原本模糊、难以捕捉的“玄炁”,此刻在他“感知”中,变得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般清晰可见!
它们不再是丝丝缕缕地、爱答不理地渗入他的身体,而是仿佛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牵引,形成了一股肉眼不可见、但他能清晰感知到的小型漩涡,疯狂地、顺畅地涌入他的体内!
灵气入体的速度,比原身记忆中最快的状态,快了何止十倍!
而且更加精纯,更加易于控制!
“成功了!”
林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这甚至比他当年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理论预测的现象时还要激动!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修炼突破,这更是一次验证!
验证了他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体系,在这个看似唯心的修仙世界里,依然存在着某种普适的、可以被理性认知和利用的“规律”!
他的道路,或许将与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截然不同。
窗外的夕阳余晖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林枫缓缓睁开眼,眸子里不再是刚醒来时的迷茫与痛苦,而是闪烁着一个探索者面对未知领域时的、充满兴奋与坚定的光芒。
“玄元界……修仙……有点意思。”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细微的、属于科学家的弧度。
“那么,就让‘科学’的方法,在这个世界,先从一个外门弟子的崛起开始吧。”
(第一章 完)